一种单元式玻璃幕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9499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元式玻璃幕墙,包括矩阵排布的多块中空玻璃,中空玻璃包括外侧玻璃以及内侧玻璃,中空玻璃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附框,附框固定连接在框架上,框架包括立柱和横梁,附框与框架在二者的连接处具有一对彼此对应的弧面,在相邻的两个框架中,其中一个框架上开设有内外间隔排布的两个密封插槽,另一个框架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密封插槽一一对应的插板,插板至少部分伸入密封插槽内并与密封插槽密封连接,均位于外侧的插板与密封插槽共同形成水密线,均位于内侧的插板与密封插槽共同形成气密线,水密线与气密线通过等压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可使单元式幕墙的具有更大的夹角变化,降低了单元式幕墙在建筑立面应用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元式玻璃幕墙
本技术涉及幕墙的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单元式玻璃幕墙。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不断涌现出创意新颖的高层,超高层或者综合性建筑服务于人民生产、创新和生活的需要,节能、重量轻、工厂化组装、质量好的单元式玻璃幕墙作为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成了这些复杂、异形、造型新颖、独特建筑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满足了建筑节能环保的需要,满足了实用、美观、安全的要求。现有的单元式玻璃幕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单元式玻璃幕墙由于构造限制当遇到角度变化时,需要重新设计不同角度的型材适应不同的角度,这种方式不但增加了加工安装的难度,相关的钢模的费用,延长了生产周期,而且不利于节能、节材和环保,同时限制了单元式幕墙的使用范围。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单元式玻璃幕墙,其通过在附框与框架的连接处设置弧面,可使单元式幕墙的具有更大的夹角变化,降低了单元式幕墙在建筑立面应用的难度,同时保持了单元式幕墙的关键特征,拓展了单元式幕墙的应用范围,并对社会产生了经济、节能、环保的效益,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单元式玻璃幕墙,包括矩阵排布的多块中空玻璃,所述中空玻璃包括外侧玻璃以及内侧玻璃,所述中空玻璃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附框,所述附框固定连接在框架上,所述框架包括立柱和横梁,所述附框与所述框架在二者的连接处具有一对彼此对应的弧面,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框架中,其中一个所述框架上开设有内外间隔排布的两个密封插槽,另一个所述框架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所述密封插槽一一对应的插板,所述插板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密封插槽内并与所述密封插槽密封连接,均位于外侧的所述插板与所述密封插槽共同形成水密线,均位于内侧的所述插板与所述密封插槽共同形成气密线,所述水密线与所述气密线通过等压腔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外侧玻璃为夹胶玻璃。进一步地,所述中空玻璃为弧形或平板形。进一步地,所述内侧玻璃的外侧面通过结构胶粘接所述外侧玻璃的内侧面。进一步地,所述附框与所述框架的材质均为铝合金。进一步地,所述外侧玻璃的边缘固定连接有铝型材,所述铝型材的内侧固定连接尼龙挡板的外侧,所述尼龙挡板的内侧固定连接在对应的所述框架上,相邻两所述尼龙挡板密封接触并共同形成防尘线。进一步地,所述附框通过连接螺钉和密封胶来固定连接所述框架。进一步地,所述插板与所述密封插槽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胶条,所述第一密封胶条固定连接在所述插板上。进一步地,所述等压腔内设置有第二密封胶条,所述第二密封胶条靠近所述气密线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结构胶为硅酮结构胶,所述第一密封胶条与所述第二密封胶条的材质均为三元乙丙橡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使单元式幕墙可以适应175º~180º,180º~185º之间的各种夹角,减低了在多角度变化的建筑立面应用的难度,同时保持了等压腔、防尘线、气密线、水密线等单元式幕墙的关键特征,使雨幕原理得到充分的应用,保证了该单元式幕墙的正常工作性能,大大的拓展了单元式幕墙的应用范围,同时减小了钢模的种类,缩短了生产周期,具有良好的经济性能,为社会从经济和节能、节材、环保等方面带来了效益。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单元式玻璃幕墙的示意图一;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单元式玻璃幕墙的示意图二;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单元式玻璃幕墙的示意图三;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单元式玻璃幕墙的示意图四;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单元式玻璃幕墙的示意图五。图中:1、中空玻璃;2、附框;3、立柱;4、横梁;5、水密线;6、气密线;7、等压腔;8、铝型材;9、尼龙挡板;10、连接螺钉;11、结构胶;12、第二密封胶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5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单元式玻璃幕墙,包括矩阵排布的多块中空玻璃1,所述中空玻璃1包括外侧玻璃以及内侧玻璃,所述中空玻璃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附框2,所述附框2固定连接在框架上,所述框架包括立柱3和横梁4,所述附框2与所述框架在二者的连接处具有一对彼此对应的弧面,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框架中,其中一个所述框架上开设有内外间隔排布的两个密封插槽,另一个所述框架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所述密封插槽一一对应的插板,所述插板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密封插槽内并与所述密封插槽密封连接,均位于外侧的所述插板与所述密封插槽共同形成水密线5,均位于内侧的所述插板与所述密封插槽共同形成气密线6,所述水密线5与所述气密线6通过等压腔7连通。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外侧玻璃为夹胶玻璃。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中空玻璃1为弧形或平板形。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内侧玻璃的外侧面通过结构胶11粘接所述外侧玻璃的内侧面。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附框2与所述框架的材质均为铝合金。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外侧玻璃的边缘固定连接有铝型材8,所述铝型材8的内侧固定连接尼龙挡板9的外侧,所述尼龙挡板9的内侧固定连接在对应的所述框架上,相邻两所述尼龙挡板9密封接触并共同形成防尘线。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附框2通过连接螺钉10和密封胶来固定连接所述框架。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插板与所述密封插槽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胶条,所述第一密封胶条固定连接在所述插板上。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等压腔7内设置有第二密封胶条12,所述第二密封胶条12靠近所述气密线6设置。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结构胶11为硅酮结构胶,所述第一密封胶条与所述第二密封胶条12的材质均为三元乙丙橡胶。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单元式玻璃幕墙包括中空夹胶玻璃、硅酮结构胶、三元乙丙橡胶胶条、铝合金附框2、铝合金横梁4、铝合金立柱3、固定在钢结构或者混凝土结构上的铝合金挂件等。中空夹胶玻璃包括内侧玻璃以及夹胶玻璃,三元乙丙橡胶胶条包括第一密封胶条和第二密封胶条12。两个立柱3与两个横梁4共同构成一个矩形的框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元式玻璃幕墙,包括矩阵排布的多块中空玻璃(1),所述中空玻璃(1)包括外侧玻璃以及内侧玻璃,所述中空玻璃(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附框(2),所述附框(2)固定连接在框架上,所述框架包括立柱(3)和横梁(4),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框(2)与所述框架在二者的连接处具有一对彼此对应的弧面,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框架中,其中一个所述框架上开设有内外间隔排布的两个密封插槽,另一个所述框架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所述密封插槽一一对应的插板,所述插板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密封插槽内并与所述密封插槽密封连接,均位于外侧的所述插板与所述密封插槽共同形成水密线(5),均位于内侧的所述插板与所述密封插槽共同形成气密线(6),所述水密线(5)与所述气密线(6)通过等压腔(7)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元式玻璃幕墙,包括矩阵排布的多块中空玻璃(1),所述中空玻璃(1)包括外侧玻璃以及内侧玻璃,所述中空玻璃(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附框(2),所述附框(2)固定连接在框架上,所述框架包括立柱(3)和横梁(4),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框(2)与所述框架在二者的连接处具有一对彼此对应的弧面,在相邻的两个所述框架中,其中一个所述框架上开设有内外间隔排布的两个密封插槽,另一个所述框架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所述密封插槽一一对应的插板,所述插板至少部分伸入所述密封插槽内并与所述密封插槽密封连接,均位于外侧的所述插板与所述密封插槽共同形成水密线(5),均位于内侧的所述插板与所述密封插槽共同形成气密线(6),所述水密线(5)与所述气密线(6)通过等压腔(7)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式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玻璃为夹胶玻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式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玻璃(1)为弧形或平板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式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玻璃的外侧面通过结构胶(11)粘接所述外侧玻璃的内侧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洪旭岳志峰杨纪民崔泓澄
申请(专利权)人:同创金泰建筑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