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式幕墙的转角立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9498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单元式幕墙的转角立柱,其中,转角立柱的外侧用于连接单元式幕墙的第一、第二幕墙转角板,转角立柱的上端用于连接楼板的第一、第二楼板转角板;转角立柱包括第一、第二立柱板,第一、第二立柱板的外侧分别连接第一、第二幕墙转角板,第一、第二立柱板的上端分别连接第一、第二楼板转角板;转角立柱的第一密封连接件包括第一、第二安装块及第一防水连接件,开设有第一安装槽的第一安装块设于第一立柱板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的第二安装块设于第二立柱板上,第一防水连接件的第一、第二防水胶块分别设于第一连接板的两端,第一、第二防水胶块分别过盈插接于第一、第二安装槽内。上述转角立柱具有较好的连接牢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元式幕墙的转角立柱
本技术涉及幕墙
,特别涉及一种单元式幕墙的转角立柱。
技术介绍
单元式幕墙是悬挂在主体结构上的框架式结构,单元式幕墙受到的荷载有重力荷载、风荷载、撞击荷载等荷载,其中风荷载产生的效应最大。当单元式幕墙受到荷载的作用后,荷载首先传给单元式幕墙的立柱和横梁,立柱是单元式幕墙的主要受力构件,横梁是单元式幕墙的次要受力构件。由于单元式幕墙自身的特点,它的横梁由两个横框插接而成,它的立柱由两个竖框插接而成,所以相邻两个幕墙单元的横梁与立柱的连接比较薄弱,尤其是转角处的幕墙单元,所以单元式幕墙的转角立柱的设计非常重要,它不仅决定单元式幕墙结构的安全性、工艺性,还决定单元式幕墙的其他物理性能,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单元式幕墙的转角立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单元式幕墙的转角立柱,旨在提高单元式幕墙的转角立柱的连接牢固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单元式幕墙的转角立柱,所述转角立柱的外侧用于连接所述单元式幕墙的第一幕墙转角板及第二幕墙转角板,所述转角立柱的上端用于连接楼板的第一楼板转角板及第二楼板转角板;所述转角立柱包括正对间隔设置的第一立柱板及第二立柱板,所述第一立柱板的外侧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幕墙转角板,所述第二立柱板的外侧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幕墙转角板,所述第一立柱板的上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楼板转角板,所述第二立柱板的上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楼板转角板;所述转角立柱还包括第一密封连接件,所述第一密封连接件密封连接所述第一立柱板与所述第二立柱板,所述第一密封连接件包括第一安装块、第二安装块及第一防水连接件,所述第一安装块设于所述第一立柱板上,且所述第一安装块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块设于所述第二立柱板上,且所述第二安装块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防水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防水胶块及第二防水胶块,所述第一防水胶块及所述第二防水胶块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所述第一防水胶块过盈插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防水胶块过盈插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角立柱还包括第二密封连接件,所述第二密封连接件密封连接所述第一立柱板与所述第二立柱板,所述第二密封连接件及所述第一密封连接件在所述转角立柱的外侧至内侧的方向上依次排布。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连接件包括第三安装块、第四安装块及第二防水连接件,所述第三安装块设于所述第一立柱板上,且所述第三安装块开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四安装块设于所述第二立柱板上,且所述第四安装块开设有第四安装槽,所述第二防水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板、第三防水胶块及第四防水胶块,所述第三防水胶块及所述第四防水胶块分别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端,所述第三防水胶块过盈插接于所述第三安装槽内,所述第四防水胶块过盈插接于所述第四安装槽内。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角立柱还包括第三密封连接件,所述第三密封连接件密封连接所述第一立柱板与所述第二立柱板,所述第三密封连接件、所述第二密封连接件及所述第一密封连接件在所述转角立柱的外侧至内侧的方向上依次排布。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密封连接件为O型挤压胶条,所述第三密封连接件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板及所述第二立柱板抵触。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角立柱还包括第一收口板及第二收口板,所述第一收口板与所述第一立柱板靠近所述第一幕墙转角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收口板与所述第二立柱板靠近所述第二幕墙转角板的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收口板朝向所述第二立柱板倾斜,所述第二收口板朝向所述第一立柱板倾斜,所述第一收口板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幕墙转角板,所述第二收口板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幕墙转角板,所述第三密封连接件挤压于所述第一收口板靠近所述第二收口板的端部和所述第二收口板靠近所述第一收口板的端部之间。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角立柱还包括第二倾斜板及第三倾斜板,所述第二倾斜板位于所述第一收口板的外侧,所述第三倾斜板位于所述第二收口板的外侧,且所述第三倾斜板与所述第二倾斜板正对间隔,且所述第二倾斜板与所述第一收口板靠近所述第二收口板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三倾斜板与所述第二收口板靠近所述第一收口板的端部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单元式幕墙的转角立柱还包括上端连接组件,所述上端连接组件包括第一钝角板及第二钝角板,所述第一钝角板与所述第二钝角板背对设置,且所述第一钝角板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幕墙转角板,所述第二钝角板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二幕墙转角板,所述第一钝角板的一边角板位于所述第一幕墙转角板与所述第一立柱板之间,并与所述第一立柱板连接,所述第一钝角板的另一边角板与所述第一楼板转角板连接,所述第二钝角板的一边角板位于所述第二幕墙转角板与所述第二立柱板之间,并与所述第二立柱板连接,所述第二钝角板的另一边角板与所述第二楼板转角板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端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一L形板及第二L形板,所述第一L形板的一边角板与所述第一楼板转角板连接,所述第一L形板的另一边角板与所述第一钝角板连接,所述第二L形板的一边角板与所述第二楼板转角板连接,所述第二L形板的另一边角板与所述第二钝角板连接。在上述转角立柱中,第一立柱板及第二立柱板的上端与楼板的第一楼板转角板及第二楼板转角板连接,从而使得转角立柱连接牢固,能更好的抗重力荷载、风荷载、撞击荷载等荷载。而且转角立柱还包括密封连接第一立柱板与第二立柱板的第一密封连接件,从而使得上述转角立柱的水密性能、气密性能更优越。而且采用上述结构的第一密封连接件,不仅可以使得第一立柱板与第二立柱板密封连接,而且更便于组装第一立柱板与第二立柱板(因为当第一立柱板与第二立柱板采用插接的方式密封连接时,需要区分第一立柱板与第二立柱板的公母,影响组装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单元式幕墙的转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一密封连接件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第一密封连接件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第二密封连接件与第三密封连接件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第一密封连接件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号说明: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元式幕墙的转角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立柱的外侧用于连接所述单元式幕墙的第一幕墙转角板及第二幕墙转角板,所述转角立柱的上端用于连接楼板的第一楼板转角板及第二楼板转角板;/n所述转角立柱包括正对间隔设置的第一立柱板及第二立柱板,所述第一立柱板的外侧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幕墙转角板,所述第二立柱板的外侧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幕墙转角板,所述第一立柱板的上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楼板转角板,所述第二立柱板的上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楼板转角板;/n所述转角立柱还包括第一密封连接件,所述第一密封连接件密封连接所述第一立柱板与所述第二立柱板,所述第一密封连接件包括第一安装块、第二安装块及第一防水连接件,所述第一安装块设于所述第一立柱板上,且所述第一安装块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块设于所述第二立柱板上,且所述第二安装块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防水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防水胶块及第二防水胶块,所述第一防水胶块及所述第二防水胶块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所述第一防水胶块过盈插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防水胶块过盈插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元式幕墙的转角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立柱的外侧用于连接所述单元式幕墙的第一幕墙转角板及第二幕墙转角板,所述转角立柱的上端用于连接楼板的第一楼板转角板及第二楼板转角板;
所述转角立柱包括正对间隔设置的第一立柱板及第二立柱板,所述第一立柱板的外侧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幕墙转角板,所述第二立柱板的外侧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幕墙转角板,所述第一立柱板的上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楼板转角板,所述第二立柱板的上端用于连接所述第二楼板转角板;
所述转角立柱还包括第一密封连接件,所述第一密封连接件密封连接所述第一立柱板与所述第二立柱板,所述第一密封连接件包括第一安装块、第二安装块及第一防水连接件,所述第一安装块设于所述第一立柱板上,且所述第一安装块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块设于所述第二立柱板上,且所述第二安装块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防水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防水胶块及第二防水胶块,所述第一防水胶块及所述第二防水胶块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所述第一防水胶块过盈插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防水胶块过盈插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式幕墙的转角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立柱还包括第二密封连接件,所述第二密封连接件密封连接所述第一立柱板与所述第二立柱板,所述第二密封连接件及所述第一密封连接件在所述转角立柱的外侧至内侧的方向上依次排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元式幕墙的转角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连接件包括第三安装块、第四安装块及第二防水连接件,所述第三安装块设于所述第一立柱板上,且所述第三安装块开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四安装块设于所述第二立柱板上,且所述第四安装块开设有第四安装槽,所述第二防水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板、第三防水胶块及第四防水胶块,所述第三防水胶块及所述第四防水胶块分别设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两端,所述第三防水胶块过盈插接于所述第三安装槽内,所述第四防水胶块过盈插接于所述第四安装槽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元式幕墙的转角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立柱还包括第三密封连接件,所述第三密封连接件密封连接所述第一立柱板与所述第二立柱板,所述第三密封连接件、所述第二密封连接件及所述第一密封连接件在所述转角立柱的外侧至内侧的方向上依次排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冰韵胡凡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维业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