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材挂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9499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材挂接节点,包括用于与石材面板固定连接且横向间隔排布的若干附框以及用于与建筑物外墙固定连接且横向间隔排布的若干立柱,所述附框与所述立柱均沿竖向方向延伸,所述附框上沿竖向方向开设有若干开口方向向下的挂钩,所述立柱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分别与所述挂钩一一对应的横梁,所述横梁上具有至少部分向上伸入所述挂钩内的凸起。解决了面积达3.5m²的超大石材面板的安装问题,安全、可靠、安装简便,由于采用了铝合金材质,重量轻、耐久性好,特别适合应用于超高层的建筑石材幕墙工程,突破了现有的技术水平,由于超大石材面板的重量大于正常水平,因此通过背栓和附框,成功的解决了超大石材面板应用时的瓶颈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材挂接节点
本技术涉及干挂石材幕墙的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石材挂接节点。
技术介绍
石材面板作为建筑物的外装饰构件,可使建筑呈现出光亮晶莹、高贵典雅、庄重的气质与底蕴,从而使其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我国对石材面板的单块面积做出不大于1.5m²,建筑高度限制在100m以下的规定。并且干挂石材幕墙广泛使用铝合金挂件、镀锌角钢横梁和钢管立柱来与主体结构(即建筑物外墙)连接。现有的材挂接节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难以满足建筑师及各方对大板块石材面板的需求,由于大板块石材面板的重量较重,导致铝合金挂件、镀锌角钢横梁和钢管立柱的耐久性在实际应用中难以满足要求。而国外单个石材面板的面积已经达到3~3.5m²,大大的超过我国现在使用的石材干挂技术水平,同时影响了在干挂石材幕墙领域我国的对外服务和产品加工安装的贸易水平。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石材挂接节点,其通过附框、横梁和立柱可使3.5m²的超大石材面板得以安全、简洁的与建筑物外墙相连,可实现大板块石材面板的安装,石材面板上设置安全背网,可进一步保障天然石材的安全性能,附框、横梁和立柱均为铝合金材质,可进一步提高耐久性,该石材挂接节点可应用于超过300m的超高层建筑,石材面板的面积最大可达3.5m²,从而提高了现有的干挂石材技术,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准。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石材挂接节点,包括用于与石材面板固定连接且横向间隔排布的若干附框以及用于与建筑物外墙固定连接且横向间隔排布的若干立柱,所述附框与所述立柱均沿竖向方向延伸,所述附框上沿竖向方向开设有若干开口方向向下的挂钩,所述立柱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分别与所述挂钩一一对应的横梁,所述横梁上具有至少部分向上伸入所述挂钩内的凸起。进一步地,所述附框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附框通过矩阵排布的四个背栓来固定连接所述石材面板。进一步地,所述石材面板上固定连接有安全背网,所述安全背网位于所述附框与所述石材面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立柱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竖向间隔排布的若干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立柱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壁被所述螺栓贯穿,所述连接件通过若干T型螺栓固定连接在槽式埋件上,所述槽式埋件预埋在所述建筑物外墙上。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与所述螺栓滑动配合的滑槽,所述滑槽朝靠近或远离所述建筑物外墙的方向延伸。进一步地,所述螺栓上套设有两个垫块,所述连接件位于两个所述垫块之间,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垫块具有一对彼此对置的防滑面,所述防滑面上设置有锯齿形的防滑纹。进一步地,所述挂钩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竖直设置并位于所述凸起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附框、所述立柱以及所述连接件的材质均为铝合金。进一步地,所述石材面板的面积为3.5m²。进一步地,所述横梁上沿横向方向分别滑动连接有两个可锁定的限位块,所述挂钩位于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解决了面积达3.5m²的超大石材面板的安装问题,安全、可靠、安装简便,由于采用了铝合金材质,重量轻、耐久性好,特别适合应用于超高层的建筑石材幕墙工程,突破了现有的技术水平,由于超大石材面板的重量大于正常水平,因此通过背栓和附框,成功的解决了超大石材面板应用时的瓶颈问题,同时打破了一个石材面板使用4个背栓的传统设计方法,将背栓的数量合理配置成了八个,使结构受力更加合理并达到最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石材挂接节点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石材挂接节点的分解图一;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石材挂接节点的分解图二;图4是根据图3的石材挂接节点的A处放大图;图5是根据图3的石材挂接节点的B处放大图。图中:1、石材面板;2、附框;3、建筑物外墙;4、立柱;5、横梁;6、背栓;7、安全背网;8、连接件;9、T型螺栓;10、槽式埋件;11、螺栓;12、调节螺栓;13、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5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石材挂接节点,包括用于与石材面板1固定连接且横向间隔排布的若干附框2以及用于与建筑物外墙3固定连接且横向间隔排布的若干立柱4,所述附框2与所述立柱4均沿竖向方向延伸,所述附框2上沿竖向方向开设有若干开口方向向下的挂钩,所述立柱4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分别与所述挂钩一一对应的横梁5,所述横梁5上具有至少部分向上伸入所述挂钩内的凸起。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附框2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附框2通过矩阵排布的四个背栓6来固定连接所述石材面板1。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石材面板1上固定连接有安全背网7,所述安全背网7位于所述附框2与所述石材面板1之间。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立柱4分别通过螺栓11固定连接有竖向间隔排布的若干连接件8,所述连接件8上设置有与所述立柱4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壁被所述螺栓11贯穿,所述连接件8通过若干T型螺栓9固定连接在槽式埋件10上,所述槽式埋件10预埋在所述建筑物外墙3上。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8上开设有与所述螺栓11滑动配合的滑槽,所述滑槽朝靠近或远离所述建筑物外墙3的方向延伸。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螺栓11上套设有两个垫块,所述连接件8位于两个所述垫块之间,所述连接件8与所述垫块具有一对彼此对置的防滑面,所述防滑面上设置有锯齿形的防滑纹。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挂钩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栓12,所述调节螺栓12竖直设置并位于所述凸起的上方。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附框2、所述立柱4以及所述连接件8的材质均为铝合金。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石材面板1的面积为3.5m²。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横梁5上沿横向方向分别滑动连接有两个可锁定的限位块13,所述挂钩位于两个所述限位块13之间。为了方便理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通过具体使用方式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所述的石材挂接节点包括附框2、立柱4、横梁5和连接件8,附框2、立柱4、横梁5和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材挂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石材面板(1)固定连接且横向间隔排布的若干附框(2)以及用于与建筑物外墙(3)固定连接且横向间隔排布的若干立柱(4),所述附框(2)与所述立柱(4)均沿竖向方向延伸,所述附框(2)上沿竖向方向开设有若干开口方向向下的挂钩,所述立柱(4)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分别与所述挂钩一一对应的横梁(5),所述横梁(5)上具有至少部分向上伸入所述挂钩内的凸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材挂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石材面板(1)固定连接且横向间隔排布的若干附框(2)以及用于与建筑物外墙(3)固定连接且横向间隔排布的若干立柱(4),所述附框(2)与所述立柱(4)均沿竖向方向延伸,所述附框(2)上沿竖向方向开设有若干开口方向向下的挂钩,所述立柱(4)上固定连接有若干分别与所述挂钩一一对应的横梁(5),所述横梁(5)上具有至少部分向上伸入所述挂钩内的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材挂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附框(2)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附框(2)通过矩阵排布的四个背栓(6)来固定连接所述石材面板(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材挂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材面板(1)上固定连接有安全背网(7),所述安全背网(7)位于所述附框(2)与所述石材面板(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材挂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分别通过螺栓(11)固定连接有竖向间隔排布的若干连接件(8),所述连接件(8)上设置有与所述立柱(4)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壁被所述螺栓(11)贯穿,所述连接件(8)通过若干T型螺栓(9)固定连接在槽式埋件(10)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洪旭杨纪民段定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同创金泰建筑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