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填膏体承压状态下离子污染物迁移的检测装置与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9448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5
一种充填膏体承压状态模拟装置及离子污染物迁移的检测方法,在缸体内部设置有独立的液压杆,其底部连接加压平板。通过接液压供给装置推动液压杆联动加压平板向充填膏体施加应力。同时结合压力表调控应力大小,模拟充填膏体所受施加应力特征。另外,通过接加压水泵向试验缸体内注水并结合压力表控制静水压。从而,准确快速模拟充填膏体不同承压状态下,离子污染物向水中迁移转化过程。通过检测水样中离子浓度,结合受压充填膏体的质量来综合衡量充填膏体中的离子污染物释放量。通过测试相同总质量条件下,不同尺寸充填膏体试块受压过程向水中释放离子污染物情况,实现充填膏体承压状态下离子污染物迁移尺度效应的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填膏体承压状态下离子污染物迁移的检测装置与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炭开采
,特别涉及一种充填膏体承压状态下离子污染物迁移的检测装置与方法。
技术介绍
在当前社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背景下,社会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为实现对环境的有效保护,充填开采技术作为一项优势较强的技术手段,充填技术的出现为压煤问题的解决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了煤矿绿色开采模式的典范。该技术可以最大程度上缓解地表沉降,从而提升煤矿产出率。近些年来,我国各大矿场的煤矿采空区填充方式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充填膏体受到煤层施加的应力以及地下水环境对其产生的静水压力不一致条件,势必会引起充填膏体的离子污染物向水中迁移,从而污染地下水环境。针对充填膏体在受力不一致的条件下,会引起离子污染物向水中迁移的问题,目前还没有模拟充填膏体所受的煤层施加的应力以及地下水产生的静水压力,其离子污染物向水中迁移转化过程的装置以及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填膏体承压状态下离子污染物迁移的检测装置与方法,旨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填膏体承压状态下离子污染物迁移的检测装置,包括带有活动缸盖(13)的缸体(1),其特征在于,在缸体(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充填膏体(4)的试件槽,在充填膏体(4)的正上方设置有加压平板(5),加压平板(5)的底面与充填膏体(4)的顶面相对,顶面通过竖直的液压杆(6)连接液压缸(7)内的活塞(8),在活动缸盖(13)上设置有带阀门一(15)的预留管一(14)和带阀门二(17)的预留管二(16),预留管一(14)用于连通加压水泵和缸体(1)内部,预留管二(16)用于连通液压供给装置和液压缸(7)内部,预留管一(14)连接有液体压力表一(19),预留管二(16)连接有液体液体压力表二(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填膏体承压状态下离子污染物迁移的检测装置,包括带有活动缸盖(13)的缸体(1),其特征在于,在缸体(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固定充填膏体(4)的试件槽,在充填膏体(4)的正上方设置有加压平板(5),加压平板(5)的底面与充填膏体(4)的顶面相对,顶面通过竖直的液压杆(6)连接液压缸(7)内的活塞(8),在活动缸盖(13)上设置有带阀门一(15)的预留管一(14)和带阀门二(17)的预留管二(16),预留管一(14)用于连通加压水泵和缸体(1)内部,预留管二(16)用于连通液压供给装置和液压缸(7)内部,预留管一(14)连接有液体压力表一(19),预留管二(16)连接有液体液体压力表二(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充填膏体承压状态下离子污染物迁移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平板(5)的面积等于或者略大于模拟充填膏体(4)的横截面面积,二者中心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充填膏体承压状态下离子污染物迁移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7)固定在活动缸盖(13)上,液压缸(7)通过柔性液压管(10)与活动缸盖(13)上的预留管二(16)相连,用于外部液压源向液压缸(7)内加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充填膏体承压状态下离子污染物迁移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8)与液压缸(7)缸体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垫一(9),所述活动缸盖(13)与缸体(1)由法兰(11)连接,中间设置有密封垫二(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充填膏体承压状态下离子污染物迁移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件槽由固定圈(3)和支撑架(2)组成,固定圈(3)与充填膏体(4)边长一致,支撑架(2)安置在固定圈(3)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充填膏体承压状态下离子污染物迁移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杆(6)杆径为24mm,行程为100mm,扭力为500~6000N,速度控制为5~30mm/s,所述液压缸(7)总长为175mm,直径为35mm,所述加压平板(5)为厚度5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武昂李龙清唐仁龙柴蓓蓓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技大学西安西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