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兰苔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冲沉沉井施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9416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利冲沉沉井施工设备,现有的水利冲沉沉井施工设备对于沉井下沉不够顺利,且对沉井底部淤泥的导出效率不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沉井本体、尖头插筒、套圈、搅拌叶、蓄水箱和淤泥箱;所述沉井本体底部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尖头插筒,所述沉井本体顶端套接安装有套圈,所述套圈中间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中间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轴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延伸至沉井本体的内侧底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沉井本体的底端安装有尖头插筒,由于井筒侧壁上不够平整,导致沉井本体下沉过程中碰到凸出的泥块无法继续下沉,通过安装尖头插筒可以铲除井筒壁上不平整的泥土,从而加快沉井本体快速顺利的下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冲沉沉井施工设备
本技术涉及沉井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冲沉沉井施工设备。
技术介绍
沉井是水中施工常用的一种施工工艺,沉井基础是以沉井法施工的地下结构物和深基础的一种型式,沉井法施工包括沉井制作、沉井下沉和沉井封底等几个主要部分。在沉井下沉过程中,由于井筒壁会出现不平整的现象,导致沉井过程不顺利,在对沉井底部浇注混凝土垫层和混凝土底板之前,需要对沉井底部进行平整操作,然后对沉井底部的泥土导出叫麻烦,且导出效率不高,因此需要一种水利冲沉沉井施工设备解决上述问题。现有专利(公告号:CN107119703A)一种水利冲沉沉井施工设备,包括底座、蓄水池、淤泥泵、井壁和高压喷头,所述底座的上方固定有蓄水池,蓄水池一侧的底座上安装有水泵,所述底座上方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井壁,井壁的顶端固定有横板,所述横板上方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三通节,所述三通节底端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引流管,所述三通节一侧的横板上方固定有淤泥泵。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该水利冲沉沉井施工设备中通过将蓄水池中的水导入沉井底部与底部的泥块混合形成淤泥,后期通过淤泥泵将其底部的淤泥导出,但是水与泥块之间混合形成淤泥需要一段时间,同时对于较大较硬的泥块不易与水混合形成淤泥,较大的泥块容易堵塞淤泥管道,导致整个淤泥导出的过程不够顺利;2.现有的水利冲沉沉井施工设备中对于沉井本体的下沉不够顺利,通过沉井本体自身的重力难以自动下沉,碰到井筒侧壁凸出的地方容易导致沉井本体下沉过程停止。本申请通过尖头插筒和搅拌叶加快了沉井本体快速下沉和底部淤泥的顺利导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利冲沉沉井施工设备,解决了沉井下沉不顺畅、沉井底部淤泥导出不便利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冲沉沉井施工设备,包括沉井本体、尖头插筒、套圈、搅拌叶、蓄水箱和淤泥箱;所述沉井本体底部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尖头插筒,所述沉井本体顶端套接安装有套圈,所述套圈中间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中间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轴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延伸至沉井本体的内侧底端,所述转杆的底端垂直安装有八组搅拌叶;所述沉井本体左侧安装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侧面下端固定安装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的底端延伸至沉井本体内侧下端,所述沉井本体的右侧安装有淤泥箱,所述淤泥箱的左侧下端固定安装有反流管,所述反流管的底端贯穿延伸至沉井本体的内部下端,所述淤泥箱左侧上端固定安装有导泥管,所述导泥管中间安装有水泵,所述导泥管的底端贯穿延伸至沉井本体内侧下端。优选的,所述套圈顶端前后侧固定安装有两组T型杆。优选的,所述淤泥箱的内侧中间固定安装有过滤钢板。优选的,所述淤泥箱的右侧上端倾斜安装有出泥口。优选的,所述尖头插筒上端至下端的厚度逐渐降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沉井本体的底端安装有尖头插筒,一般沉井本体在下沉过程中,由于井筒侧壁上不够平整,导致沉井本体下沉过程中碰到凸出的泥块无法继续下沉,尖头插筒的底端尖锐锋利,通过安装尖头插筒可以铲除井筒壁上不平整的泥土,从而加快沉井本体快速顺利的下沉,在套圈前后端安装有两组T型杆,在沉井本体下沉过程中碰到凸块时,可以按压T型杆给沉井本体有一定的压力,从而加快沉井本体快速顺利的下沉。2、本技术在伺服电机转轴端固定安装有转杆,在转杆底端安装有搅拌叶,一般在沉井底部加入水之后与泥块之间的混合需要一段时间,且部分的泥块不易与水混合形成淤泥,较大的泥块不易于后期的导出操作,通过搅拌叶的搅拌可以加快泥块和水的充分混合形成淤泥,且可以使部分较大较硬的泥块搅拌开来,便于后期淤泥顺利导出,提高了淤泥快速导出的效率。3、本技术通过在沉井本体左侧安装有蓄水箱和导水管,通过导水管便于将蓄水箱中的水导入沉井本体内侧底部,从而将沉井本体底部的泥块与水混合形成淤泥,在沉井本体右侧安装有淤泥箱,便于将沉井本体内侧底部的淤泥导入进去,在淤泥箱中间安装有顾虑钢板,便于将淤泥中的水分与泥土分隔开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之后通过反流管导回沉井本体内侧底部,循环利用水资源并节约了水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利冲沉沉井施工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利冲沉沉井施工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沉井本体;2、尖头插筒;3、套圈;4、连接板;5、伺服电机;6、转杆;7、搅拌叶;8、蓄水箱;9、导水管;10、T型杆;11、淤泥箱;12、过滤钢板;13、水泵;14、出泥口;15、反流管;16、导泥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本技术中提供的用电器的型号仅供参考。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更换功能相同的不同型号用电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2,一种水利冲沉沉井施工设备,包括沉井本体1、尖头插筒2、套圈3、搅拌叶7、蓄水箱8和淤泥箱11;所述沉井本体1底部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尖头插筒2,所述沉井本体1顶端套接安装有套圈3,所述套圈3中间固定安装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中间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5,所述伺服电机5的转轴端固定连接有转杆6,所述转杆6延伸至沉井本体1的内侧底端,所述转杆6的底端垂直安装有八组搅拌叶7;所述沉井本体1左侧安装有蓄水箱8,所述蓄水箱8的侧面下端固定安装有导水管9,所述导水管9的底端延伸至沉井本体1内侧下端,所述沉井本体1的右侧安装有淤泥箱11,所述淤泥箱11的左侧下端固定安装有反流管15,所述反流管15的底端贯穿延伸至沉井本体1的内部下端,所述淤泥箱11左侧上端固定安装有导泥管16,所述导泥管16中间安装有水泵13,所述导泥管16的底端贯穿延伸至沉井本体1内侧下端。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在沉井本体1的底端安装有尖头插筒2,便于通过尖头插筒2铲除井筒壁上不平整的泥土,从而加快沉井本体1快速顺利的下沉,在伺服电机5转轴端固定安装有转杆6,在转杆6底端安装有搅拌叶7,便于通过搅拌叶7加快泥块和水的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冲沉沉井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沉井本体(1)、尖头插筒(2)、套圈(3)、搅拌叶(7)、蓄水箱(8)和淤泥箱(11);/n所述沉井本体(1)底部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尖头插筒(2),所述沉井本体(1)顶端套接安装有套圈(3),所述套圈(3)中间固定安装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中间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5),所述伺服电机(5)的转轴端固定连接有转杆(6),所述转杆(6)延伸至沉井本体(1)的内侧底端,所述转杆(6)的底端垂直安装有八组搅拌叶(7);/n所述沉井本体(1)左侧安装有蓄水箱(8),所述蓄水箱(8)的侧面下端固定安装有导水管(9),所述导水管(9)的底端延伸至沉井本体(1)内侧下端,所述沉井本体(1)的右侧安装有淤泥箱(11),所述淤泥箱(11)的左侧下端固定安装有反流管(15),所述反流管(15)的底端贯穿延伸至沉井本体(1)的内部下端,所述淤泥箱(11)左侧上端固定安装有导泥管(16),所述导泥管(16)中间安装有水泵(13),所述导泥管(16)的底端贯穿延伸至沉井本体(1)内侧下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冲沉沉井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沉井本体(1)、尖头插筒(2)、套圈(3)、搅拌叶(7)、蓄水箱(8)和淤泥箱(11);
所述沉井本体(1)底部外侧壁固定安装有尖头插筒(2),所述沉井本体(1)顶端套接安装有套圈(3),所述套圈(3)中间固定安装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中间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5),所述伺服电机(5)的转轴端固定连接有转杆(6),所述转杆(6)延伸至沉井本体(1)的内侧底端,所述转杆(6)的底端垂直安装有八组搅拌叶(7);
所述沉井本体(1)左侧安装有蓄水箱(8),所述蓄水箱(8)的侧面下端固定安装有导水管(9),所述导水管(9)的底端延伸至沉井本体(1)内侧下端,所述沉井本体(1)的右侧安装有淤泥箱(11),所述淤泥箱(11)的左侧下端固定安装有反流管(15),所述反流管(1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兰苔
申请(专利权)人:郑兰苔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