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软土区域的自沉式钢沉井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下建筑结构施工
,具体是一种用于软土区域的自沉式钢沉井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沉井是水中施工常用的一种施工工艺。在桥梁基础施工中居多,有方形、圆形、椭圆形等形式,施工时提前浇筑首节,凝固后掏空下方,混凝土块开始下沉,随后继续浇筑上方,完成后再掏空,依次循环,直至开挖到基础底部,由壁、隔墙、支撑组成。现有的自沉式钢沉井安装时,需要将模板内的土壤挖出,人工挖掘时,外界的气候会影响施工环境,不易于施工人员工作的进行,影响了施工进度。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软土区域的自沉式钢沉井支护结构,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软土区域的自沉式钢沉井支护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软土区域的自沉式钢沉井支护结构,包括井下地面、第一混凝土层、第二混凝土层,第一混凝土层与第二混凝土层外侧分别设有模板一、模板二,井下地面上端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杆,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软土区域的自沉式钢沉井支护结构,包括井下地面(1)、第一混凝土层(2)、第二混凝土层(3),其特征在于,第一混凝土层(2)与第二混凝土层(3)外侧分别设有模板一(4)、模板二(5),井下地面(1)上端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杆(13),支撑杆(13)上端固定有防护板(14),防护板(14)设有若干个出料槽(17),防护板(14)上端设有若干个扇叶(15),扇叶(15)设置为弧形,扇叶(15)尺寸略大于出料槽(17)尺寸,通过扇叶(15)与旋转轴(16)转动连接,旋转轴(16)与电机(19)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软土区域的自沉式钢沉井支护结构,包括井下地面(1)、第一混凝土层(2)、第二混凝土层(3),其特征在于,第一混凝土层(2)与第二混凝土层(3)外侧分别设有模板一(4)、模板二(5),井下地面(1)上端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支撑杆(13),支撑杆(13)上端固定有防护板(14),防护板(14)设有若干个出料槽(17),防护板(14)上端设有若干个扇叶(15),扇叶(15)设置为弧形,扇叶(15)尺寸略大于出料槽(17)尺寸,通过扇叶(15)与旋转轴(16)转动连接,旋转轴(16)与电机(19)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土区域的自沉式钢沉井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一(4)与模板二(5)通过固定板(6)、螺栓(7)、螺母(8)固定连接,螺母(8)内侧安装有防渗止水片(9),模板一(4)与模板二(5)平行分布,防渗止水片(9)位于模板一(4)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软土区域的自沉式钢沉井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伟祥,张怀竞,吴玉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典汉濠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