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沉井法的预制装配式地下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沉井法的预制装配式地下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地下工程领域基于明挖法的预制装配式结构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1、在明挖基坑中进行管片式拼装。此类装配式结构全部由预制管片拼装而成,预制管片一般分为7块,管片采用工厂化预制,管片环向及纵向采用榫槽与榫头连接,并采用精轧螺纹钢张拉连接锁紧。施工时首先施工围护结构、开挖基坑(如遇地下水还需进行降水施工),基坑开挖完成后,在基坑中进行预制装配式结构的拼装。由于在基坑中进行预制构件拼装,支撑体系需采用锚索,同时为便于锚索施工及管片拼装,围护结构与预制装配式结构间设置了肥槽,预制装配式结构拼装完成后进行回填。2、在明挖基坑中进行构件式拼装+现浇。此类装配式结构由预制部分和现浇部分两部分组成,结构侧墙、中柱全部采用预制构件,结构顶板、中板、顶纵梁、中纵梁采用叠合板、叠合梁结构(部分现浇、部分预制),结构底板、底纵梁全部采用现浇,预制构件间均采用现浇接头。施工时首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沉井法的预制装配式地下结构,包括刃角(11)、侧墙(12)、中柱(14)、牛腿(16)、环向加强梁、预制板(18)、现浇板(19)和纵梁(20),其特征在于:所述刃角(11)插入基坑底部,所述环向加强梁放置于所述刃角(11)顶部和侧墙(12)端部,所述侧墙(1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环向加强梁之间,所述中柱(14)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纵梁(20)之间,所述纵梁(20)放置在所述中柱(14)上,并与所述中柱(14)固定连接,所述牛腿(16)设置在所述环向加强梁和纵梁(20)上,并与所述环向加强梁和所述纵梁(20)固定连接,所述预制板(18)安装在所述牛腿(16)上,并与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沉井法的预制装配式地下结构,包括刃角(11)、侧墙(12)、中柱(14)、牛腿(16)、环向加强梁、预制板(18)、现浇板(19)和纵梁(20),其特征在于:所述刃角(11)插入基坑底部,所述环向加强梁放置于所述刃角(11)顶部和侧墙(12)端部,所述侧墙(1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环向加强梁之间,所述中柱(14)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纵梁(20)之间,所述纵梁(20)放置在所述中柱(14)上,并与所述中柱(14)固定连接,所述牛腿(16)设置在所述环向加强梁和纵梁(20)上,并与所述环向加强梁和所述纵梁(20)固定连接,所述预制板(18)安装在所述牛腿(16)上,并与所述牛腿(16)可拆卸连接,所述现浇板(19)浇筑在所述预制板(18)的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沉井法的预制装配式地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刃角(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刃角(11)分别插入基坑底部,并沿所述基坑底部等距分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沉井法的预制装配式地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12)呈矩形板状结构,所述侧墙(12)的大小与基坑内壁大小相适配,并沿基坑四侧与基坑内壁贴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沉井法的预制装配式地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向加强梁分为底部环向加强梁(13)、中部环向加强梁(15)和顶部环向加强梁(17),所述底部环向加强梁(13)、中部环向加强梁(15)和顶部环向加强梁(17)从下向上依次排列,且两个相邻的所述环向加强梁之间均设有侧墙(1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沉井法的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月光,陈学峰,蒋小锐,吕刚,王瑾,刘建友,陈慧,陈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