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敬文专利>正文

河道无障碍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93040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河道无障碍监测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在河道两侧设有防护墙,在防护墙上间隔一段距离设有观测台,观测台主体安装在观测台基座上,信号放大器的接入端分别连接动态河面探视器和安设在观测台主体内腔的压力传感器;所述观测台主体包括取样池、压力测试池、浮动探视池,三者的底部连通,所述取样池通过取样虹吸管连通到河道的底部,压力测试池的底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浮动探视池的内腔安装有浮动器和浮动扶正器。有益效果是:虹吸现象的运用,使得河道内无测试障碍,这样更有利于船舶等的通行,取样池与压力测试池、浮动探视池的分离相通,使整个测试台占用面积更小,维护管理更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河道无障碍监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河道无障碍监测系统及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河道无障碍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河流不仅是人类文明的源泉,同时,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目前,一些地方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如向河内任意排放污水造成河流的污染、非法采砂等,对流域两岸人们的生活及河内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还有人任意吸取河水进行灌溉,严重影响了下部流域人们的生活和河内生态平衡等,因此,为了河道的安全以及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对河道进行全面的信息监控,为人们治理和使用河道打下基础是完全必要的。其次,河流是上天对人类的“恩赐”,利用好河道不仅可以维护生态平衡,为人类的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同时,河流也是一个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虽然有很多关于河流监测的装置或方法,但大多数是针对某一种或几种指标进行单独监测,如水质监测、水位监测、流量监测、河水含沙量监测等,而且一般是在河道中将监测设备固定或者悬浮移动安装,或者是单纯的固定在岸边进行远程识别监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为208223480U,专利名称为《一种摄像式河道悬移质含沙量测定装置》,包括激光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无障碍监测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过程:/n(1)、预制观测台主体:通过观测台制作模型(g)制造观测台主体,具体是将第一模板(g1)取出,然后安装内衬板(g2),取样池内衬(g18)、压力测试池内衬(g12)、浮动探视池内衬(g13)与底部的连通衬板(g16)连接,并通过第一中心膜定位板(g3)、第二中心膜定位板(g4)、第三中心膜定位板(g5)分别固定在第一模板(g1),底部安装上出水口衬板(g17);然后进行加胶,将丁腈橡胶按照配方,制成3-5mm的薄片,再将成片的胶片进行切割,割成碎片,将碎片填入模型空腔内,并放置在平板硫化机上;然后,再将第二模板(g11)沿着定位销(g7)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无障碍监测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过程:
(1)、预制观测台主体:通过观测台制作模型(g)制造观测台主体,具体是将第一模板(g1)取出,然后安装内衬板(g2),取样池内衬(g18)、压力测试池内衬(g12)、浮动探视池内衬(g13)与底部的连通衬板(g16)连接,并通过第一中心膜定位板(g3)、第二中心膜定位板(g4)、第三中心膜定位板(g5)分别固定在第一模板(g1),底部安装上出水口衬板(g17);然后进行加胶,将丁腈橡胶按照配方,制成3-5mm的薄片,再将成片的胶片进行切割,割成碎片,将碎片填入模型空腔内,并放置在平板硫化机上;然后,再将第二模板(g11)沿着定位销(g7)插入连接到第一模板(g1)上侧,并通过固定螺丝(g14)连接,将第一模板(g1)与第二模板(g11)进行合模成型,合模后,进行加热使硫化温度保持在135℃~150℃之间,压力为10MPa,硫化时间为60分钟;最后,开模得到观测台主体,开模时,首先通过启模螺孔,使用螺孔将第二模板(g11)打开,并取下来;将取样池内衬(g18)、压力测试池内衬(g12)、浮动探视池内衬(g13)与底部的连通衬板(g16)取出,然后再取下内衬板(g2),进而得到观测台主体;
(2)、固定安装观测台:将观测台主体运输到河道两侧已经建造的防护墙(1)的外侧,间隔1-3公里的距离安装固定一组观测台,具体方法是:将观测台主体安装在观测台基座(3)上,并将观测台主体与防护墙之间的缝隙通过灌注水泥固定,外圈加设一圈或一圈以上的固定带,将其与防护墙连接牢固;然后,在观测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李敬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