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河道无障碍监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河道无障碍监测系统及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河道无障碍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河流不仅是人类文明的源泉,同时,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基,目前,一些地方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如向河内任意排放污水造成河流的污染、非法采砂等,对流域两岸人们的生活及河内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还有人任意吸取河水进行灌溉,严重影响了下部流域人们的生活和河内生态平衡等,因此,为了河道的安全以及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对河道进行全面的信息监控,为人们治理和使用河道打下基础是完全必要的。其次,河流是上天对人类的“恩赐”,利用好河道不仅可以维护生态平衡,为人类的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同时,河流也是一个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虽然有很多关于河流监测的装置或方法,但大多数是针对某一种或几种指标进行单独监测,如水质监测、水位监测、流量监测、河水含沙量监测等,而且一般是在河道中将监测设备固定或者悬浮移动安装,或者是单纯的固定在岸边进行远程识别监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为208223480U,专利名称为《一种摄像式河道悬移质含沙量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道无障碍监测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过程:/n(1)、预制观测台主体:通过观测台制作模型(g)制造观测台主体,具体是将第一模板(g1)取出,然后安装内衬板(g2),取样池内衬(g18)、压力测试池内衬(g12)、浮动探视池内衬(g13)与底部的连通衬板(g16)连接,并通过第一中心膜定位板(g3)、第二中心膜定位板(g4)、第三中心膜定位板(g5)分别固定在第一模板(g1),底部安装上出水口衬板(g17);然后进行加胶,将丁腈橡胶按照配方,制成3-5mm的薄片,再将成片的胶片进行切割,割成碎片,将碎片填入模型空腔内,并放置在平板硫化机上;然后,再将第二模板(g1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无障碍监测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过程:
(1)、预制观测台主体:通过观测台制作模型(g)制造观测台主体,具体是将第一模板(g1)取出,然后安装内衬板(g2),取样池内衬(g18)、压力测试池内衬(g12)、浮动探视池内衬(g13)与底部的连通衬板(g16)连接,并通过第一中心膜定位板(g3)、第二中心膜定位板(g4)、第三中心膜定位板(g5)分别固定在第一模板(g1),底部安装上出水口衬板(g17);然后进行加胶,将丁腈橡胶按照配方,制成3-5mm的薄片,再将成片的胶片进行切割,割成碎片,将碎片填入模型空腔内,并放置在平板硫化机上;然后,再将第二模板(g11)沿着定位销(g7)插入连接到第一模板(g1)上侧,并通过固定螺丝(g14)连接,将第一模板(g1)与第二模板(g11)进行合模成型,合模后,进行加热使硫化温度保持在135℃~150℃之间,压力为10MPa,硫化时间为60分钟;最后,开模得到观测台主体,开模时,首先通过启模螺孔,使用螺孔将第二模板(g11)打开,并取下来;将取样池内衬(g18)、压力测试池内衬(g12)、浮动探视池内衬(g13)与底部的连通衬板(g16)取出,然后再取下内衬板(g2),进而得到观测台主体;
(2)、固定安装观测台:将观测台主体运输到河道两侧已经建造的防护墙(1)的外侧,间隔1-3公里的距离安装固定一组观测台,具体方法是:将观测台主体安装在观测台基座(3)上,并将观测台主体与防护墙之间的缝隙通过灌注水泥固定,外圈加设一圈或一圈以上的固定带,将其与防护墙连接牢固;然后,在观测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