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密间隙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9294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密间隙检测装置,其能够实现对压力容器筒体与保温层之间的气密间隙进行准确、快速的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密间隙检测方法,采用前述气密间隙检测装置进行气密间隙检测。为实现前述一个目的的气密间隙检测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检测单元以及起吊装置。检测单元具有内检测部以及外检测部,内检测部与外检测部之间具有检测距离;起吊装置在反应堆上方吊起检测单元,起吊装置允许检测单元沿压力容器筒体的轴线方向移动;其中,气密间隙检测空间沿周向设置有多个检测点,检测单元由起吊装置吊起并移动至检测点上方,以使起吊装置能够沿轴线方向将检测单元放下至气密间隙检测空间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密间隙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密间隙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M310压水堆型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保温是以压力容器主冷却剂管嘴为支撑,在安装时,首先安装保温支架,在支架上安装保温挂架,最后安装保温层,随着压力容器一起吊运进压力容器腔室,并就位在安装位置,因而不需要对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保温与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间隙的检查。而AP1000型压水堆型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保温采用的是“壁挂式”安装工艺。在压力容器就位前,在压力容器腔室钢墙壁上安装保温支架,安装保温层,最终安装导流衬板。因而当压力容器吊运就位后,需要检查导流衬板与压力容器筒体间气密间隙。申请号为:201110456967.7的专利技术专利记载了一种核岛压力容器金属反射式保温层安装工艺;申请号为201711144968.1的专利技术专利记载了AP1000反应堆压力容器中部保温层安装方法,两份专利技术申请均记载了压力容器筒体保温的“壁挂式”安装工艺,但是都没涉及保温层与压力容器筒体直段气密间隙检查的工艺。利用现有的激光跟踪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密间隙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与其保温层之间的气密间隙,保温层环设于压力容器筒体外壁的外周测,所述保温层内周侧与所述压力容器筒体外壁之间围出环形的气密间隙检测空间;/n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间隙检测装置包括:/n至少一个检测单元,具有内检测部以及外检测部,所述内检测部与所述外检测部之间具有检测距离,所述检测距离为所述气密间隙空间中所述保温层内周侧与所述压力容器筒体外壁之间的允许最小距离;以及,/n起吊装置,在反应堆上方吊起所述检测单元,所述起吊装置允许所述检测单元沿所述压力容器筒体的轴线方向移动;/n其中,所述气密间隙检测空间沿周向设置有多个检测点,所述检测单元由所述起吊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密间隙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与其保温层之间的气密间隙,保温层环设于压力容器筒体外壁的外周测,所述保温层内周侧与所述压力容器筒体外壁之间围出环形的气密间隙检测空间;
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密间隙检测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检测单元,具有内检测部以及外检测部,所述内检测部与所述外检测部之间具有检测距离,所述检测距离为所述气密间隙空间中所述保温层内周侧与所述压力容器筒体外壁之间的允许最小距离;以及,
起吊装置,在反应堆上方吊起所述检测单元,所述起吊装置允许所述检测单元沿所述压力容器筒体的轴线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气密间隙检测空间沿周向设置有多个检测点,所述检测单元由所述起吊装置吊起并移动至所述检测点上方,以使所述起吊装置能够沿所述轴线方向将所述检测单元放下至所述气密间隙检测空间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间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呈圆柱体,所述内检测部、所述外检测部分别为所述圆柱体外周面的一部分,其中,当所述检测单元处于所述气密间隙检测空间中时,所述内检测部距离所述压力容器筒体外壁的外周侧最近,所述外检测部距离所述保温层内周侧最近,所述检测距离为所述圆柱体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密间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的顶面设置有吊环,所述起吊装置通过所述吊环与所述检测单元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间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的数量为一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间隙检测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苟锐李建孔丽朵黄昊初邵华张文余陈可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