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式瓶灌装机的轧盖封口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9096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卡式瓶灌装机的轧盖封口机构,属于轧盖封口技术领域,包括机构主体,所述机构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侧的底端设置有底板,所述支撑架顶部的两侧皆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组支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先缩短第二电动伸缩杆输出端的长度,从而使第二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在销轴的作用下带动活动夹向外旋转,然后缓缓与固定夹分离,然后延长第一电动伸缩杆输出端的长度,从而使其带动顶板、固定夹和活动夹向上移动,从而便于将固定夹和活动夹与轧盖位置分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的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卡式瓶灌装机的轧盖封口机构
本技术涉及轧盖封口
,具体为一种卡式瓶灌装机的轧盖封口机构。
技术介绍
卡式瓶灌装机,主要用于制药行业中的实验室小试生产,对卡式瓶进行加塞、灌装、轧盖封口,其中在轧盖封口中封口后很难将轧件与轧盖位置分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的难度,降低了工作效率,且现有的轧盖封口机构在对卡式瓶进行支撑时,支撑结构较为复杂,从而提高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在轧盖封口中封口后很难将轧件与轧盖位置分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的难度,降低了工作效率,且现有的轧盖封口机构在对卡式瓶进行支撑时,支撑结构较为复杂,从而提高了成本的问题,提供一种卡式瓶灌装机的轧盖封口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卡式瓶灌装机的轧盖封口机构,包括机构主体,所述机构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侧的底端设置有底板,所述支撑架顶部的两侧皆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顶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有固定夹,所述固定夹一侧的顶端皆转动连接有活动夹,所述顶板的底部均匀安装有多组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均匀插设有多组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的内侧皆设置有卡式瓶,所述固定夹和活动夹的内侧皆均匀设置有多组挤压块。优选地,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底部皆设置有销轴,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皆通过销轴与活动夹转动连接,且活动夹以销轴为基点的旋转角度为0°-35°。优选地,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多组卡孔,所述橡胶圈位于卡孔的内侧。优选地,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皆向下倾斜,且第二电动伸缩杆向下倾斜的角度为45°。优选地,所述卡式瓶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外侧的顶端皆设置有凸起环。优选地,所述固定夹一侧的顶部皆转动连接有插销,所述活动夹皆通过插销与固定夹转动连接,所述活动夹以插销为基点的旋转角度为0°-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二电动伸缩杆、活动夹、插销、销轴和固定夹,从而使其在轧盖后,先缩短第二电动伸缩杆输出端的长度,从而使第二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在销轴的作用下带动活动夹向外旋转,然后缓缓与固定夹分离,然后延长第一电动伸缩杆输出端的长度,从而使其带动顶板、固定夹和活动夹向上移动,从而便于将固定夹和活动夹与轧盖位置分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的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橡胶圈,利用橡胶圈本身具有的弹性挤压力,实现对卡式瓶的支撑固定,提高了其与支撑架之间的稳定性,从而使支撑结构更为简单,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A的放大图。图中:1、机构主体;2、支撑架;3、底板;4、橡胶圈;5、第一电动伸缩杆;6、顶板;7、第二电动伸缩杆;8、支撑杆;9、固定夹;10、活动夹;11、插销;12、销轴;13、盖子;14、挤压块;15、凸起环;16、卡式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中提到的第一电动伸缩杆(型号为YNT-03)和第二电动伸缩杆(型号为TJC-C1-50MM)均可在市场或者私人订购所得。请参阅图1-3,一种卡式瓶灌装机的轧盖封口机构,包括机构主体1,机构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2,支撑架2内侧的底端设置有底板3,支撑架2顶部的两侧皆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5,第一电动伸缩杆5的顶部设置有顶板6,顶板6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组支撑杆8,支撑杆8的底部固定有固定夹9,固定夹9一侧的顶端皆转动连接有活动夹10,顶板6的底部均匀安装有多组第二电动伸缩杆7,支撑架2的顶部均匀插设有多组橡胶圈4,橡胶圈4的内侧皆设置有卡式瓶16,固定夹9和活动夹10的内侧皆均匀设置有多组挤压块14。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橡胶圈4,利用橡胶圈4本身具有的弹性挤压力,实现对卡式瓶16的支撑固定,提高了其与支撑架2之间的稳定性,从而使支撑结构更为简单,降低了成本。请着重参阅图1和3,第二电动伸缩杆7的底部皆设置有销轴12,第二电动伸缩杆7皆通过销轴12与活动夹10转动连接,且活动夹10以销轴12为基点的旋转角度为0°-35°,且通过以销轴12为基点,使活动夹10第二电动伸缩杆7,从而对活动夹10的转动提供了适合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使用率。请着重参阅图1和3,支撑架2的顶部均匀设置有多组卡孔,橡胶圈4位于卡孔的内侧,第二电动伸缩杆7皆向下倾斜,且第二电动伸缩杆7向下倾斜的角度为45°,且通过设置的卡孔便于插设卡式瓶16,且通过设置倾斜的第二电动伸缩杆7便于对活动夹10的倾斜位置进行调整,并对其进行支撑,从而提高了使用率。请着重参阅图1、2和3,卡式瓶16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外侧的顶端皆设置有凸起环15,固定夹9一侧的顶部皆转动连接有插销11,活动夹10皆通过插销11与固定夹9转动连接,活动夹10以插销11为基点的旋转角度为0°-35°,且通过设置的凸起环15便于对轧盖后的盖子13进行卡紧固定,从而提高了后期使用的稳定性,且通过以插销11为基点,使活动夹10与固定夹9转动连接,从而便于后期与盖子13之间的分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的难度。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卡式瓶16的底部插设在橡胶圈4的内侧,并延伸至底板3的顶部(延伸过程中需要稍稍用力向下按压卡式瓶16,同时卡式瓶16对橡胶圈4产生挤压力,从而使橡胶圈4对卡式瓶16产生反向的弹性挤压力或阻力),然后向下挤压,然后将盖子13依次搭在卡式瓶16的顶部,然后接通电源,缩短第一电动伸缩杆5输出端的长度,从而使第一电动伸缩杆5带动顶板6、支撑杆8、固定夹9和活动夹10向下移动,直至固定夹9和活动夹10缓缓与盖子13的顶部接触,然后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5持续向下移动固定夹9和活动夹10对盖子13的边缘进行挤压,并通过挤压块14对盖子13进行挤压,使盖子13的边缘变形,并卡在卡式瓶16外侧的顶端,当轧盖完成后,先缩短第二电动伸缩杆7输出端的长度,从而使活动夹10以插销11为基点向外转动,缓缓使活动夹10与固定夹9分离,然后缓缓延长第一电动伸缩杆5输出端的长度,从而带动固定夹9和活动夹10向上移动,然后卡式瓶16从支撑架2上取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卡式瓶灌装机的轧盖封口机构,包括机构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内侧的底端设置有底板(3),所述支撑架(2)顶部的两侧皆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5),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5)的顶部设置有顶板(6),所述顶板(6)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组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的底部固定有固定夹(9),所述固定夹(9)一侧的顶端皆转动连接有活动夹(10),所述顶板(6)的底部均匀安装有多组第二电动伸缩杆(7),所述支撑架(2)的顶部均匀插设有多组橡胶圈(4),所述橡胶圈(4)的内侧皆设置有卡式瓶(16),所述固定夹(9)和活动夹(10)的内侧皆均匀设置有多组挤压块(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式瓶灌装机的轧盖封口机构,包括机构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内侧的底端设置有底板(3),所述支撑架(2)顶部的两侧皆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5),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5)的顶部设置有顶板(6),所述顶板(6)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组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的底部固定有固定夹(9),所述固定夹(9)一侧的顶端皆转动连接有活动夹(10),所述顶板(6)的底部均匀安装有多组第二电动伸缩杆(7),所述支撑架(2)的顶部均匀插设有多组橡胶圈(4),所述橡胶圈(4)的内侧皆设置有卡式瓶(16),所述固定夹(9)和活动夹(10)的内侧皆均匀设置有多组挤压块(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式瓶灌装机的轧盖封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7)的底部皆设置有销轴(12),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7)皆通过销轴(12)与活动夹(10)转动连接,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欧璧医药包装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