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扶梯的楼层板防翻转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90491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扶梯的楼层板防翻转结构,包括楼层板和梳齿支撑板,所述楼层板设有第一拼接部位,所述梳齿支撑板设有第二拼接部位,第一拼接部位与第二拼接部位相互连接形成拼接部位,用以使所述楼层板和所述梳齿支撑板形成一平面结构,所述拼接部位设有相互匹配的凹形部和凸形部,用以限制所述楼层板沿垂直于所述平面结构的方向运动。其中,凹形部与凸形部可以形成限位连接,限制楼层板在外力作用下沿垂直于梳齿支撑板的方向运动,进而防止楼层板翻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扶梯的楼层板防翻转结构
本技术涉及自动扶梯安全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扶梯的楼层板防翻转结构。
技术介绍
楼层板是乘客进出自动扶梯所接触的第一个部件,其结构对使用安全影响较大。如图1和2所示,现有的楼层板1采用T型结构,且直接搭接在梳齿支撑板2上,二者之间的搭接面为一个斜面。同时为方便自动扶梯维护保养,楼层板通常不用螺栓固定,而是直接覆盖在驱动站或者转向站上。但是楼层板1与梳齿支撑板2之间的搭接面较小,当乘客恰好踩在搭接面时,将出现楼层板1的翻转现象,乘客将掉入驱动站中,造成伤亡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自动扶梯的楼层板防翻转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楼层板易受踩踏发生翻转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扶梯的楼层板防翻转结构,包括楼层板和梳齿支撑板,所述楼层板设有第一拼接部位,所述梳齿支撑板设有第二拼接部位,第一拼接部位与第二拼接部位相互连接形成拼接部位,以使所述楼层板和所述梳齿支撑板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拼接部位设有相互匹配的凹形部和凸形部,用以限制所述楼层板沿垂直于所述梳齿支撑板的方向运动。进一步地,所述凸形部设置于第一拼接部位上,所述凹形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拼接部位上。进一步地,所述楼层板的其中一个侧面为第一侧面,第一拼接部位为第一侧面,所述凸形部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上并向外凸出;所述梳齿支撑板远离梳齿的侧面为第二侧面,所述第二拼接部位为所述第二侧面,所述凹形部位于所述第二侧面并向内凹陷。进一步地,所述凸形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拼接部位上,所述凹形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拼接部位上。进一步地,所述楼层板的其中一个侧面为第一侧面,第一拼接部位为第一侧面,所述凹形部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上并向内凹陷;所述梳齿支撑板远离梳齿的侧面为第二侧面,所述第二拼接部位为所述第二侧面,所述凸形部位于所述第二侧面并向外凸出。进一步地,所述凸形部的凸出长度为15mm。进一步地,所述凹形部的凹陷深度为40mm。进一步地,所述凸形部的凸出部位形状为长方体;所述凹形部的凹陷部位形状为长方体。进一步地,所述凸形部的凸出长度小于所述凹形部的凹陷深度。由此可知,本技术的自动扶梯的楼层板防翻转结构,在楼层板上设置第一拼接部位,支撑板上设置第二拼接部位,第一拼接部位与第二拼接部位相互拼接形成拼接部位,拼接部位设有相互匹配的凹形部和凸形部,凹形部与凸形部可以形成限位连接,限制楼层板在外力作用下沿垂直于梳齿支撑板的方向运动,进而防止楼层板翻转。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楼层板与梳齿支撑板俯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层板与梳齿支撑板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楼层板与梳齿支撑板局部俯视图;图4为图3所示的层板与梳齿支撑板局部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楼层板与梳齿支撑板局部俯视图;图6为图5所示的层板与梳齿支撑板局部剖视图;图1-2中,1-楼层板,2-梳齿支撑板;图3-6中,11-楼层板,111-第一拼接部位,12-梳齿支撑板,121-第二拼接部位,13-凸形部,14-凹形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动扶梯的楼层板防翻转结构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实施例一结合图3和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扶梯的楼层板防翻转结构,包括楼层板11和梳齿支撑板12,所述楼层板11设有第一拼接部位111,所述梳齿支撑板12设有第二拼接部位121,第一拼接部位111与第二拼接部位121相互连接形成拼接部位,以使所述楼层板11和所述梳齿支撑板12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拼接部位设有相互匹配的凹形部14和凸形部13,用以限制所述楼层板11沿垂直于所述梳齿支撑板12的方向运动。当楼层板11受到垂直于所述梳齿板12的力时,凹形部14和凸形部13可以形成一限位装置,产生阻力防止楼层板11翻转。具体的,所述凸形部13可以设置于第一拼接部位111上,所述凹形部14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二拼接部位121上,其中所述楼层板11的其中一个侧面为第一侧面,第一拼接部位111为第一侧面,所述凸形部13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上并向外凸出;所述梳齿支撑板12远离梳齿的侧面为第二侧面,所述第二拼接部位121为所述第二侧面,所述凹形部14位于所述第二侧面并向内凹陷。安装时,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互贴合,凸形部13插入凹形部14内,可以使得楼层板11和梳齿支撑板12位于同一平面上。一般而言,楼层板11是直接覆盖在驱动站或者转向站上,并由驱动站或转向站的部分结构支撑。乘客在进出自动扶梯时,常常会踩踏所述拼接部位,而此时凸形部13会被凹形部14限位,从而使得楼层板11不会发生翻转。所述凸形部13的凸出长度过大,容易折断凸形部13;所述凸形部13的凸出长度过小,又很难起到限位作用。较优地,凸形部13的凸出长度可以为15mm。另外,自动扶梯在运行过程中梳齿支撑板12可能会产生位移,因此所述凸形部13的凸出长度小于所述凹形部14的凹陷深度。由于梳齿板12的位移在20mm左右,较优地,所述凹形部14的凹陷深度可以为40mm。为了加强凸形部13和凹形部14的限位作用,所述凸形部13的凸出部位形状可以为长方体,所述凹形部14的凹陷部位形状可以为长方体。实施例二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凸形部13设置于所述第二拼接部位121上,所述凹形部14设置于所述第一拼接部位111上。具体参考图5和图6,所述楼层板11的其中一个侧面为第一侧面,第一拼接部位111为第一侧面,所述凹形部14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上并向内凹陷;所述梳齿支撑板12远离梳齿的侧面为第二侧面,所述第二拼接部位121为所述第二侧面,所述凸形部13位于所述第二侧面121并向外凸出。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自动扶梯的楼层板防翻转结构,在楼层板上设置第一拼接部位,支撑板上设置第二拼接部位,第一拼接部位与第二拼接部位相互拼接形成拼接部位,拼接部位设有相互匹配的凹形部和凸形部,凹形部与凸形部可以形成限位连接,限制楼层板在外力作用下沿垂直于梳齿支撑板的方向运动,即防止楼层板翻转。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或“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扶梯的楼层板防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楼层板和梳齿支撑板,所述楼层板设有第一拼接部位,所述梳齿支撑板设有第二拼接部位,第一拼接部位与第二拼接部位相互连接形成拼接部位,以使所述楼层板和所述梳齿支撑板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拼接部位设有相互匹配的凹形部和凸形部,用以限制所述楼层板沿垂直于所述梳齿支撑板的方向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扶梯的楼层板防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楼层板和梳齿支撑板,所述楼层板设有第一拼接部位,所述梳齿支撑板设有第二拼接部位,第一拼接部位与第二拼接部位相互连接形成拼接部位,以使所述楼层板和所述梳齿支撑板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拼接部位设有相互匹配的凹形部和凸形部,用以限制所述楼层板沿垂直于所述梳齿支撑板的方向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扶梯的楼层板防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形部设置于第一拼接部位上,所述凹形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拼接部位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扶梯的楼层板防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楼层板的其中一个侧面为第一侧面,第一拼接部位为第一侧面,所述凸形部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上并向外凸出;所述梳齿支撑板远离梳齿的侧面为第二侧面,所述第二拼接部位为所述第二侧面,所述凹形部位于所述第二侧面并向内凹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扶梯的楼层板防翻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形部设置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