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马度+丙凝法隧道变形缝防水结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89904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马度+丙凝法隧道变形缝防水结构及方法,其中飞马度+丙凝法隧道变形缝防水结构包括沿标准变形缝延伸方向设置的闭环结构的飞马度密封件,所述飞马度密封件完全嵌入所述标准变形缝内部,所述飞马度密封件与所述标准变形缝过盈配合,所述飞马度密封件的内侧设有亲水性的丙凝浆液,所述丙凝浆液终凝成遇水膨胀的胶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飞马度和丙凝浆液相结合的方式对变形缝进行防水处理,飞马度和丙凝浆液两者与隧道外部墙面均为物理接触,保证了隧道区间标准变形缝的使用功能,而且两者均可自适应标准变形缝发生的形变,使标准变形缝始终处于高效的密封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施工效率高,防水效果持久、突出,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马度+丙凝法隧道变形缝防水结构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防水
,尤其涉及一种飞马度+丙凝法隧道变形缝防水结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为防止不均匀沉降、热胀冷缩或偶然外力作用对隧道的破坏,通常都在隧道结构中设置变形缝。隧道变形缝主要用来适应竖向的沉降变形和轴向的伸缩变形,作为隧道与地下结构的一个细部,变形缝渗漏现象常有发生。随着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的发展,隧道变形缝渗漏的问题日益突出,形势日益严峻。通常采用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配合环氧树脂进行变形缝渗漏水处理,但是这种施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水泥-水玻璃双液浆配合环氧树脂堵漏施工方法比较适合接缝或裂缝等狭小的空间,难以实现均匀密实的灌浆填充一环大腔体的变形缝,防水时效不佳;2、变形缝灌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后适应再次变形的能力较差,降低了隧道区间变形缝的使用功能;3、变形缝灌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后反复渗漏经常可见,施工质量不佳、效率较低且环保难以控制,大幅度增加了质量保修成本和运营后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隧道变形缝渗漏水问题的飞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马度+丙凝法隧道变形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标准变形缝延伸方向设置的闭环结构的飞马度密封件,所述飞马度密封件完全嵌入所述标准变形缝内部,所述飞马度密封件与所述标准变形缝过盈配合,所述飞马度密封件的内侧设有亲水性的丙凝浆液,所述丙凝浆液终凝成遇水膨胀的胶体。/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819 CN 20201083851201.一种飞马度+丙凝法隧道变形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标准变形缝延伸方向设置的闭环结构的飞马度密封件,所述飞马度密封件完全嵌入所述标准变形缝内部,所述飞马度密封件与所述标准变形缝过盈配合,所述飞马度密封件的内侧设有亲水性的丙凝浆液,所述丙凝浆液终凝成遇水膨胀的胶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马度+丙凝法隧道变形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飞马度密封件的外侧设有密封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马度+丙凝法隧道变形缝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与所述飞马度密封件之间设有保护膜。


4.一种飞马度+丙凝法隧道变形缝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飞马度+丙凝法隧道变形缝防水结构对标准变形缝进行防水,所述飞马度+丙凝法隧道变形缝防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在所述标准变形缝的侧部钻斜孔;
步骤S2,将所述飞马度密封件嵌入所述标准变形缝内;
步骤S3,将所述丙凝浆液沿所述斜孔注入所述飞马度密封件内侧的腔体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马度+丙凝法隧道变形缝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标准变形缝的侧部钻斜孔前进行标准缝修复,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利锟雍毅陈红开李俊虞巍巍肖国祥张文亮李秋霜李永亮付文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