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光纤流量测量装置、系统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897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下光纤流量测量装置、系统及方法,壳体内密封设置有磁传感器和光纤,光纤连接磁传感器输入端,光纤从壳体末端伸出;旋转叶片的转动轴末端位于壳体前端,与壳体转动连接,旋转叶片的转动轴末端上设置有永磁块,永磁块与磁传感器检测端间隙设置,旋转叶片伸出壳体前端。井下光纤流量测量装置位于井下,井口处设置有滑轮装置和测井车,滚筒设置在测井车上,井下光纤流量测量装置的光纤经过滑轮装置和滚筒后,与测井车上的地面解调设备连接。封装简单,能够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对流量进行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下光纤流量测量装置、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勘探测井领域,涉及一种井下光纤流量测量装置、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在石油勘探和开发的过程中,确定生产井中各分层产量及注入井各分层注入量,可给油气水井堵水、调剖提供技术支持数据,并评价油气水井作业效果;根据流量数据的变化情况,确定井下有无井液漏失及漏失量的大小,评价套管损坏状况及程度,流量测井对提高油气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电法测井的组合测井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在很多特殊环境下如高温(170℃以上)高压组合测井,常规电子式组合测井仪器受温度、电磁干扰、电缆传输衰减等限制,无法实现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测量,甚至无法完成测井。在现有技术中,相关流量及氧活化测井等方法受滑脱速度的影响较大、电磁流量测井受制于持率,因而这些测量方法的适用井况受限、应用范围较窄。光纤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高精度、体积小、抗电磁干扰、以及耐高温、高压等显著技术优势,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国内外都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压差式流量传感器,涡流冲击流量传感器,激光多普勒速度传感器,基本都是地面流量计,大都没有受到高温高压环境影响,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光纤探头耐温耐压封装测量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井下光纤流量测量装置、系统及方法,封装简单,能够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对流量进行测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井下光纤流量测量装置,包括壳体和旋转叶片;壳体内密封设置有磁传感器和光纤,光纤连接磁传感器输入端,光纤从壳体末端伸出;旋转叶片的转动轴末端位于壳体前端,与壳体转动连接,旋转叶片的转动轴末端上设置有永磁块,永磁块与磁传感器检测端间隙设置,旋转叶片伸出壳体前端。优选的,壳体前端设置有扶正器,旋转叶片设置在扶正器内部。优选的,光纤通过光纤分路器分为两条,两条光纤各连接有一个磁传感器。优选的,光纤从壳体末端伸出部分,包裹有管状的光缆。优选的,壳体采用17-4PH不锈钢制成。一种井下光纤流量测量系统,包括测井车、滚筒、滑轮装置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井下光纤流量测量装置;井下光纤流量测量装置位于井下,井口处设置有滑轮装置和测井车,滚筒设置在测井车上,井下光纤流量测量装置的光纤经过滑轮装置和滚筒后,与测井车上的地面解调设备连接。优选的,滑轮装置包括地滑轮和天滑轮;天滑轮固定在井口正上方,地滑轮固定在井口旁,地滑轮高度低于天滑轮;井下光纤流量测量装置的光纤伸出井口后,依次经过天滑轮和地滑轮。优选的,光纤穿过滚筒的转动轴,穿过转动轴部分设置有光纤滑环。一种基于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系统的井下光纤流量测量方法,滚筒转动,通过滑轮装置将井下光纤流量测量装置下井,流体流动带动旋转叶片转动,旋转叶片带动永磁块转动,永磁块旋转产生磁场,磁传感器将转动频率转化为光纤的频率、波长、幅度或相位变化,将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到测井车中的地面解调设备,磁传感器的检测值通过计算获得流速,根据井筒内径、壳体外径和流速计算出井下流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与壳体转动连接的旋转叶片,其转动轴上设置有永磁块,旋转叶片带动永磁块旋转,会产生磁场,磁传感器将转动速度转化为光纤的频率、波长、幅度或相位变化,将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到装置外部,从而获知到井下流量信息;永磁块的磁阻效应较小,可以有效降低旋转叶片的启动排量,提高测量精度,通过非接触方式,将旋转转化为磁场,因此磁传感器和光纤能够密封在壳体中,从而极大的降低了封装难度和测量难度。进一步,扶正器根据井眼尺寸自适应调节支撑臂张开大小,并用于将测量装置居中和叶片的收拢和张开。进一步,光纤分路器将两个磁传感器的信号合并在一路光纤上,提高测量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光纤井下流量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井下光纤流量测量系统示意图。其中:1-旋转叶片;2-扶正器;3-永磁块;4-磁传感器;5-井下光纤流量测量装置;6-光纤分路器;7-电缆头;8-光纤;9-测井车;10-滚筒;11-地滑轮;12-天滑轮;13-井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井下光纤流量测量装置,包括旋转叶片1、扶正器2、永磁块3、磁传感器4、光纤分路器6、电缆头7、光纤8。壳体内密封设置有磁传感器4和光纤8,光纤8连接磁传感器4输入端,将磁传感器4测得的转速信号转换成光纤8相关的参数;光纤8通过光纤分路器6分为两条,壳体末端设置有电缆头7,光纤8与电缆头7连接,光纤8用于将光纤8信号传输到测井车9。电缆头7用于承载井下仪器和密封。两条光纤8各连接有一个磁传感器4,光纤分路器6将两个磁传感器4的信号合并在一路光纤8上,提高测量精度。磁传感器4采用的光纤8光栅测量方式,可以与其他磁传感器4组合实现单芯测量,减少光纤8根数,避免使用多通道光纤滑环带来的信号衰减。旋转叶片1的转动轴末端位于壳体前端,与壳体转动连接,旋转叶片1的转动轴末端上设置有永磁块3,永磁块3与震动片4间隙平行设置,旋转叶片1伸出壳体前端。旋转叶片1用于传导流体流量,中心轴采用宝石作为接触面,叶片支撑和扶正器2相连,实现不同井筒13测量;扶正器2用于测量装置居中和叶片的收拢和张开。如图2所示,井下光纤流量测量系统,包括测井车9、滚筒10、滑轮装置和井下光纤流量测量装置5。井下光纤流量测量装置5位于井筒13内,井口处设置有滑轮装置和测井车9,测井车9装载地面解调设备和滚筒10,滚筒10负责井下光纤流量测量装置5的下放和上提,井下光纤流量测量装置5的光纤8经过滑轮装置和滚筒10后,与测井车9上的地面解调设备连接。滑轮装置包括地滑轮11和天滑轮12;天滑轮12固定在井口正上方,地滑轮11固定在井口旁,地滑轮11高度低于天滑轮12;井下光纤流量测量装置5的光纤8伸出井口后,依次经过天滑轮12和地滑轮11。光纤穿过滚筒10的转动轴,穿过转动轴部分设置有光纤滑环,用于减小信号衰减。扶正器2根据井眼尺寸自适应调节支撑臂张开大小,实现全井眼测量;流体运动带动叶片旋转,通过中心传动轴旋转带动永磁块3的旋转。将叶片旋转的速度通过磁场由非接触式传递到磁传感器4。光缆作用是信号传输通讯,采用管状结构,可以在带压测井方面,实现更好的密封,减少井液的益出。光纤滑环作用是保证光纤8通信在滚筒10转动的情况下通信正常,可以实现井下移动式测量。地面解调装置作用根据测量声波信号的震动幅度和频率,通过数据处理,解调光纤8频率,进而标定出流速的大小。在使用时,井下光纤流量测量装置5下井后,扶正器2根据井筒13尺寸自由张开,旋转叶片1随之张开。流体流动带动旋转叶片1转动,旋转叶片1带动永磁块3转动,永磁块3旋转产生磁场,磁传感器4将转动频率转化为光纤8的频率、波长、幅度或相位变化,将信号通过光纤8传输到测井车9中的地面解调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下光纤流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旋转叶片(1);/n壳体内密封设置有磁传感器(4)和光纤(8),光纤(8)连接磁传感器(4)输入端,光纤(8)从壳体末端伸出;旋转叶片(1)的转动轴末端位于壳体前端,与壳体转动连接,旋转叶片(1)的转动轴末端上设置有永磁块(3),永磁块(3)与磁传感器(4)检测端间隙设置,旋转叶片(1)伸出壳体前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光纤流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旋转叶片(1);
壳体内密封设置有磁传感器(4)和光纤(8),光纤(8)连接磁传感器(4)输入端,光纤(8)从壳体末端伸出;旋转叶片(1)的转动轴末端位于壳体前端,与壳体转动连接,旋转叶片(1)的转动轴末端上设置有永磁块(3),永磁块(3)与磁传感器(4)检测端间隙设置,旋转叶片(1)伸出壳体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光纤流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前端设置有扶正器(2),旋转叶片(1)设置在扶正器(2)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光纤流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光纤(8)通过光纤分路器(6)分为两条,两条光纤(8)各连接有一个磁传感器(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光纤流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光纤(8)从壳体末端伸出部分,包裹有管状的光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光纤流量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采用17-4PH不锈钢制成。


6.一种井下光纤流量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测井车(9)、滚筒(10)、滑轮装置和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井下光纤流量测量装置(5);
井下光纤流量测量装置(5)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留强陈小安江松元赵俊堂韩智鑫袁春关振显曾令强张瑾鹂陆宁王小珩李进强王桂宇惠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