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911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输送机械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螺旋输送机。该螺旋输送机包括:输送机壳体,输送机壳体上具有入料口和出料口,入料口和出料口开设于输送机壳体的侧壁上且连通于输送机壳体内的输送腔;螺旋输送杆,螺旋输送杆可转动地设于输送腔内,沿螺旋输送杆的轴线设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包括第一螺旋段和第二螺旋段;沿螺旋叶片的输送方向,第一螺旋段的螺距和外径逐渐增大,入料口正对第一螺旋段且出料口设于第二螺旋段下游。第一螺旋段相邻两节叶片间的容纳空间沿其输送方向逐渐增大,料仓内的物料能够沿螺旋叶片的输送方向从整个入料口流过,增强了料仓内物料的整体流动性,增大了料仓实际出口面积,减少了料仓结拱的风险,以使其出料平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输送机
本技术涉及输送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螺旋输送机。
技术介绍
螺旋输送机,俗称绞龙,是一种连续输送设备,主要用于输送粉状、颗粒状和小块状物料等。螺旋输送机具有横截面积小、密封性能好及操作安全方便等优点。普通的螺旋输送机构,螺旋输送机的入口在料仓下方,料仓中的物料依靠自重落入螺旋输送机内,在由驱动装置所驱动的螺旋叶片的作用下,将螺旋叶片上相邻两节叶片间的物料朝螺旋输送机的出口推动直至从出口输出。其中,螺旋输送机的入口正对料仓出口。但是,现有螺旋输送机中的转子一般为等外径等螺距式的螺旋叶片,即相邻两节叶片间的轴向距离相同且每节叶片的外径相等。这种结构的不足之处是,由于相邻两节叶片间的容纳空间相同;若相邻两节叶片间的容纳空间被物料填满,该段物料在螺旋叶片的驱动下向下游移动时,其所在的空间不会再有增加也不会再收纳其它物料。因此,无论是否增加螺旋输送机入口或料仓出口,对于等外径等螺距式螺旋叶片来说,只能通过最先从螺旋输送机的入口收纳料仓物料的一对相邻叶片来进料,导致料仓的实际出口很小,由于物料的流动性较差,造成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输送机壳体(1),所述输送机壳体(1)上具有入料口(11)和出料口(12),所述入料口(11)和所述出料口(12)开设于所述输送机壳体(1)的侧壁上且连通于所述输送机壳体(1)内的输送腔(10);/n螺旋输送杆(2),所述螺旋输送杆(2)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输送腔(10)内,沿所述螺旋输送杆(2)的回转轴线设有螺旋叶片(20),所述螺旋叶片(20)包括第一螺旋段(21)和第二螺旋段(22);/n沿所述螺旋叶片(20)的输送方向,所述第一螺旋段(21)的螺距和外径逐渐增大,所述入料口(11)正对所述第一螺旋段(21)且所述出料口(12)设于所述第二螺旋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送机壳体(1),所述输送机壳体(1)上具有入料口(11)和出料口(12),所述入料口(11)和所述出料口(12)开设于所述输送机壳体(1)的侧壁上且连通于所述输送机壳体(1)内的输送腔(10);
螺旋输送杆(2),所述螺旋输送杆(2)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输送腔(10)内,沿所述螺旋输送杆(2)的回转轴线设有螺旋叶片(20),所述螺旋叶片(20)包括第一螺旋段(21)和第二螺旋段(22);
沿所述螺旋叶片(20)的输送方向,所述第一螺旋段(21)的螺距和外径逐渐增大,所述入料口(11)正对所述第一螺旋段(21)且所述出料口(12)设于所述第二螺旋段(22)的下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螺旋输送杆(2)的回转轴线设有回转轴(200),所述螺旋叶片(20)设于所述回转轴(200)上,所述回转轴(200)包括第一轴段(201)和第二轴段(202);
沿所述螺旋叶片(20)的输送方向,所述第一轴段(201)的轴径逐渐减少,所述入料口(11)正对所述第一轴段(201)且所述出料口(12)设于所述第二轴段(202)的侧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螺旋叶片(20)的输送方向,所述第一螺旋段(21)和所述第二螺旋段(22)同轴且依次布置,所述第一螺旋段(21)连接于所述第二螺旋段(22)一端的螺距和外径与所述第二螺旋段(22)的螺距和外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螺旋叶片(20)的输送方向,所述第一轴段(201)和所述第二轴段(202)同轴且依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傲雷侯雷
申请(专利权)人:磐石自动化系统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