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炉导轨推手,包括导轨、推杆、第一固定管和第二固定管,所述第一固定管安装于所述导轨的竖直面,所述第一固定管的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固定管朝上的一端设有竖直容纳槽,所述第二固定管垂直地安装于所述导轨的内侧面,所述第二固定管的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垂直,所述第二固定管设有水平容纳槽,所述推杆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竖直容纳槽或所述水平容纳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省时省力、快捷方便、便于运输、视觉感官良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炉导轨推手
本技术涉及运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保温炉导轨推手。
技术介绍
铸造机在每次安装和拆卸或是平时设备故障的时候,需要将保温炉移出到临时存放的导轨上,待铸造机装好或是故障排除后,再将保温炉运输回原来位置,这个过程就需要对导轨进行运输和驳接,传统的导轨运转为人工手脚几乎和地面持平的状态下弯腰的方式推行转运,这种方式及其危险和很不好掌控驳接位置,费时费力,所以一种结构简单、省时省力、快捷方便、便于运输的装置亟待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省时省力、快捷方便、便于运输、视觉感官良好的导轨推手。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保温炉导轨推手,包括导轨、推杆、第一固定管和第二固定管;所述第一固定管安装于所述导轨的竖直面,所述第一固定管的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固定管朝上的一端设有竖直容纳槽;所述第二固定管垂直地安装于所述导轨的内侧面,所述第二固定管的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垂直,所述第二固定管设有水平容纳槽;所述推杆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竖直容纳槽或所述水平容纳槽内。优选的,所述推杆还包括嵌入部和手推部,所述嵌入部的末端用于插入所述竖直容纳槽或水平容纳槽,所述嵌入部的顶端与所述手推部相连,所述手推部向外侧倾斜设置,所述手推部与所述嵌入部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优选的,所述嵌入部和所述手推部均为中空结构,且所述嵌入部和所述手推部的外表面光滑。优选的,所述手推部为∩型支撑架,所述∩型支撑架由第一竖直支杆、水平支杆和第二竖直支杆依次连接组成;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焊接于所述导轨的内侧面,所述限位板用于限制所述推杆的位置,当所述推杆的第一竖直支杆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水平容纳槽时,所述第二竖直支杆的端部相抵于所述限位板。优选的,所述限位板为四边形,所述限位板的任意两个顶点间的距离均大于所述推杆的直径。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管至少为两根,多个所述第一固定管的中心均在同一直线上。优选的,所述第一竖直支杆、水平支杆和第二竖直支杆之间的依次连接均采用圆弧过渡。优选的,所述钝角为155°-170°。优选的,所述推杆的最高点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0m-1.1m。优选的,所述推杆和所述第一固定管均采用碳钢材质,且所述推杆和所述第一固定管的外层为镀锌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在导轨上焊接第一固定管,然后将推杆插入第一固定管,使用者通过推动推杆,从而带动导轨的运转,这种方法省时省力、方便快捷,同时也结构简单,便于使用者安装,在运输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视觉感官。2、当无需运输导轨时,可将推手放置于第二固定管中,很好的解决了推杆的安置问题,节省了存放的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固定管与嵌入部的连接示意图;其中:推杆1、第一固定管2、第二固定管3、导轨4、限位板5;嵌入部11、手推部12、第一竖直支杆121、水平支杆122、第二竖直支杆123、水平容纳槽31、竖直容纳槽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4所述,一种保温炉导轨推手,包括导轨4、推杆1、第一固定管2和第二固定管3;所述第一固定管2安装于所述导轨4的竖直面,所述第一固定管2的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固定管2朝上的一端设有竖直容纳槽21;所述第二固定管3垂直地安装于所述导轨4的内侧面,所述第二固定管3的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垂直,所述第二固定管3设有水平容纳槽31;所述推杆1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竖直容纳槽21或所述水平容纳槽31内。当推杆1使用时,所述推杆1从所述第一固定管2的顶部插入所述竖直容纳槽21内,当推杆1存放时,所述推杆1的一端从所述第二固定管3的远离导轨内侧面的一端插入所述水平容纳槽31。第一固定管2用于固定推杆1,将推杆1插入第一固定管2后,能够通过外界施力作用于推杆1后传递给第一固定管2,由于第一固定管2与导轨4固定连接,故可带动导轨4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方便导轨4与保温炉的对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固定管2安装于所述导轨4的竖直面,这里的竖直面可以是导轨4竖直设置的外侧面或内侧面。第二固定管3用于存放推杆1,当推杆1使用完后,可将其从第一固定管2中拆卸下来,然后插入第二固定管3中,由于第二固定管3与地面保持平行,即第一固定管2与第二固定管3互为垂直关系,这样可以避免推手存放过程中与地面接触,同时也节省了竖直方向上的存放的空间,便于使用者在导轨4上方进行作业和保温炉的安置。优选的,第一固定管2和第二固定管3均焊接在导轨4的内侧面,将两者通过焊接固定在导轨4上,可以更好的推动导轨4的移动,不必担心第一固定管2和第二固定管3因使用者施力过大而脱落。传统的保温炉和导轨4对接,往往需要人工趴在地上运送导轨4与保温炉对接,这种方式费时费力,极不安全,视觉感官差,不能很好的使保温炉和导轨4对接,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本技术通过推手能够很好的实现保温炉和导轨4对接,增加了运送过程中的安全系数,节省了时间和人力,运送过程更加方便快捷,视觉感官良好,同时也方便使用者将推杆存放。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推杆1还包括嵌入部11和手推部12,所述嵌入部11的末端用于插入所述竖直容纳槽21或水平容纳槽31,所述嵌入部11的顶端与所述手推部12相连,所述手推部12向外侧倾斜设置,所述手推部12与所述嵌入部1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嵌入部11用于与第一固定管2相连,固定于第一固定管2中,手推部12受力后传递给嵌入部11,嵌入部11再将力作用于第一固定管2,从而带动导轨4的移动,手推部12倾斜设置,手推部12与所述嵌入部1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方便使用者更好的推动导轨4,使用者能够更好的施加作用力于手推部12,若手推部12与嵌入部11之间呈180°夹角,由于导轨4本身具有一定重量,则使用者需要施加较大的作用力于手推部12,故手推部12与所述嵌入部1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能够减轻使用者的使用负担,使得导轨4更加方便的移动。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嵌入部11和所述手推部12均为中空结构,且所述嵌入部11和所述手推部12的外表面光滑。嵌入部11和手推部12均为中空结构,节省了大量的材料,同时也减轻了推杆1的重量,方便拆卸和安装,手推部12的外表面光滑,防止使用者抓住手推部12施力的过程中因摩擦阻力过大而划伤使用者,嵌入部11的外表面光滑,保证其能够顺利地插入第一固定管2和第二固定管3,也方便使用者将其拔出第一固定管2和第二固定管3。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手推部12为∩型支撑架,所述∩型支撑架由第一竖直支杆121、水平支杆122和第二竖直支杆123依次连接组成;还包括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保温炉导轨推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推杆、第一固定管和第二固定管;/n所述第一固定管安装于所述导轨的竖直面,所述第一固定管的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固定管朝上的一端设有竖直容纳槽;/n所述第二固定管垂直地安装于所述导轨的内侧面,所述第二固定管的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垂直,所述第二固定管设有水平容纳槽;/n所述推杆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竖直容纳槽或所述水平容纳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炉导轨推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推杆、第一固定管和第二固定管;
所述第一固定管安装于所述导轨的竖直面,所述第一固定管的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固定管朝上的一端设有竖直容纳槽;
所述第二固定管垂直地安装于所述导轨的内侧面,所述第二固定管的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垂直,所述第二固定管设有水平容纳槽;
所述推杆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竖直容纳槽或所述水平容纳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炉导轨推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还包括嵌入部和手推部,所述嵌入部的末端用于插入所述竖直容纳槽或水平容纳槽,所述嵌入部的顶端与所述手推部相连,所述手推部向外侧倾斜设置,所述手推部与所述嵌入部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温炉导轨推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部和所述手推部均为中空结构,且所述嵌入部和所述手推部的外表面光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温炉导轨推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推部为∩型支撑架,所述∩型支撑架由第一竖直支杆、水平支杆和第二竖直支杆依次连接组成;
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焕林,胡斯雅,黄镜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铝车轮制造佛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