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应急抗浮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8829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8
本申请涉及一种地下室应急抗浮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降水井、储水池和进水管,进水管用于设于地下室的正下方,进水管设有进水孔,进水管的端部连通有沉降管,沉降管的一端与进水管连通、另一端朝竖直向下延伸,沉降管远离进水管的一端设有过滤箱;沉降管远离进水管的一端外侧壁连通有连接管;储水池内设有抽水泵,抽水泵连接有排水管;施工方法包括:挖设储水池和降水井;安装抽水泵,埋设排水管;依次埋设连接管、沉降管和清理管;将过滤箱安装入沉降管的底部,并使拉绳的一端连接过滤箱、另一端从清理管延伸至地下室且连接于收卷筒;埋设进水管,并使支撑杆插入基层内。本申请具有提高地下水无法顺畅排出,进而提高地下室抗浮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室应急抗浮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抗浮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室应急抗浮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地下室是社会上广泛应用的,地下室是指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二分之一,而在地下室的施工中需要进行抗浮措施,主要是用于减少出现因地下水的浮力将整个地下室浮起的情况。现有的,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告号为CN105421500A,专利名称为一种基于低水平帷幕和抽水降压的地下室抗浮系统,包括降水井机构和水平帷幕,降水井机构包括降水井、储水池、抽水泵和水位传感器,降水井设于地下室外围的地下室底板上,降水井的井口直通地面,降水井的井底深入地下室底板下方,储水池设于地下室底板下方并连通降水井,抽水泵和水位传感器设于储水池内,水位传感器连接抽水泵,水平帷幕设于地下室底板的下方。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地下水中会携带泥沙,而泥沙进入降水井和储水池内后,容易出现在降水井和储水池内堆积,导致地下水无法顺畅排出,从而影响抗浮效果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地下水无法顺畅排出,进而提高地下室抗浮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地下室应急抗浮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地下室应急抗浮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室应急抗浮结构,包括降水井、储水池和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用于设于地下室的正下方,所述进水管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管的端部连通有沉降管,所述沉降管的一端与进水管连通、另一端朝竖直向下延伸,所述沉降管远离进水管的一端设有过滤箱;所述沉降管远离进水管的一端外侧壁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沉降管的一端与储水池连通,所述过滤箱的侧壁与连接管连通于沉降管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储水池内设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远离抽水泵的一端朝竖直向上延伸;所述降水井与储水池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下水从设置在进水管的进水孔进入,然后通过进水管将地下水排入沉降管内,接着地下室会落在过滤箱内,经过过滤箱的过滤再进入到连接管内,最后落入到储水池内完成收集,该过程地下水因经过了过滤箱将地下水中附带的泥土进行过滤,从而使得进入到储水池的水更加干净,提高抽水泵的抽水效果,进而提高地下室的抗浮效果。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对过滤箱内的泥土进行清理的第一清理机构,所述第一清理机构包括:设于沉降管顶部的清理管和驱动所述过滤箱朝清理管的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清理管远离沉降管的一端朝竖直向上延伸且用于连通于地下室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第一清理机构从而可对过滤箱内进行过滤出的杂质进行清理,保证排地下水的效率;需清理时,通过第一驱动组件驱动过滤箱朝清理管的方向移动,从而可完成对过滤箱的清理。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拉绳、收卷筒和驱动收卷筒的收卷轴转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收卷筒用于设置在地下室靠近清理管的管口位置,所述拉绳的一端与过滤箱连接、另一端绕设于收卷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过滤箱朝清理管的方向移动时,启动第一驱动件,驱动收卷筒的收卷轴转动,从而将拉绳进行收卷,进而带动过滤箱朝竖直向上的移动;启动第一驱动件,驱动收卷筒的收卷轴朝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使得拉绳进行放卷,接着通过过滤箱的重力使其朝沉降管的底部移动;该操作简便。优选的,所述沉降管的侧壁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位于连接管远离沉降管的底部一侧,所述容纳槽的顶部设有滑移孔,所述滑移孔远离容纳槽的一端朝竖直向上延伸且用于连通地下室;所述容纳槽内设有漂浮座,所述滑移孔内滑移式安装有标识杆,所述标识杆的一端连接于漂浮座、另一端延伸出滑移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漂浮座和标识杆,使得当过滤箱内的泥土堆积到一定量,使得地下水流入容纳槽内后,进而使得漂浮座进行上浮,进而可通过标识杆的作用提醒需要对过滤箱进行清理,使得对过滤箱的清理时刻把握更加准确。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的箱底设有配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配重块从而使得过滤箱移动到沉降管的底部时更加顺畅。优选的,还包括:用于支撑进水管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弧形护板和支撑杆,所述进水管的底部抵接于弧形护板的内弧面,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连接于弧形护板的外弧面、另一端用于插入基层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支撑组件,将支撑杆插入基层内,并且使进水管抵接在弧形护板的内弧面,从而可提高进水管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弧形护板内设有用于对进水管内进行清理淤泥的第二清理机构,所述第二清理机构包括:弧形承接板,所述弧形承接板的一端铰接于进水管内靠近沉降管的一端、另一端朝进水管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弧形承接板的外弧面抵接于进水管内的底部,所述第二清理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弧形承接板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落在进水管底部的泥土进行清理时,然后通过第二驱动组件驱动弧形承接板进行反复转动,从而使得位于弧形承接板的泥土朝沉降管的方向滑动,直至滑入沉降管内,直至使泥土落入到过滤箱内;该清理的操作简便。优选的,所述弧形护板远离弧形承接板的一端位置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连接块、转动安装于螺杆、螺纹安装于螺杆的滑移块和用于驱动螺杆转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螺杆朝进水管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滑移块朝向进水管的一侧设有第一倾斜面;所述连接块的一端穿设于进水管且滑移式安装于弧形承接板、另一端设有与第一倾斜面相抵接的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沿螺杆的轴向方向自上向下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驱动弧形承接板转动时,可通过启动第二驱动件,驱动螺杆转动,使得滑移块进行滑动,再通过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的相互配合使得连接块朝竖直方向移动,而由于连接块与弧形承接板滑移式连接,从而可带动弧形承接板转动。优选的,所述弧形承接板的外弧面设有滑移槽,所述滑移槽朝弧形承接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滑移槽内设有滑块,所述连接块远离滑移块的一端铰接于滑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块在滑移槽内滑动从而使得连接块在朝竖直方向移动时,可保证弧形承接板进行转动,且转动更加稳定。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地下室应急抗浮结构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室应急抗浮结构的施工方法,基于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应急抗浮结构,所述施工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挖设储水池和降水井,并使降水井与储水池连通;步骤二:安装抽水泵,埋设排水管,使排水管连接抽水泵的出水口;步骤三:依次埋设连接管、沉降管和清理管;步骤四:将过滤箱安装入沉降管的底部,并使拉绳的一端连接过滤箱、另一端从清理管延伸至地下室且连接于收卷筒,再将第一驱动件与收卷筒连接;步骤五:埋设进水管,并使支撑杆插入基层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将位于地下室底部的地下水从设置在排水管的进水孔进入到进水管内,接着再流入到沉降管内,经过过滤箱的过滤件地下水内的泥土进行滤出,再通过连接管流入到储水池内进行收集,最后通过抽水泵进行排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室应急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降水井(1)、储水池(2)和进水管(6),所述进水管(6)用于设于地下室(102)的正下方,所述进水管(6)设有进水孔(64),所述进水管(6)的端部连通有沉降管(4),所述沉降管(4)的一端与进水管(6)连通、另一端朝竖直向下延伸,所述沉降管(4)远离进水管(6)的一端设有过滤箱(41);所述沉降管(4)远离进水管(6)的一端外侧壁连通有连接管(3),所述连接管(3)远离沉降管(4)的一端与储水池(2)连通,所述过滤箱(41)的侧壁与连接管(3)连通于沉降管(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储水池(2)内设有抽水泵(21),所述抽水泵(21)连接有排水管(22),所述排水管(22)远离抽水泵(21)的一端朝竖直向上延伸;所述降水井(1)与储水池(2)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应急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降水井(1)、储水池(2)和进水管(6),所述进水管(6)用于设于地下室(102)的正下方,所述进水管(6)设有进水孔(64),所述进水管(6)的端部连通有沉降管(4),所述沉降管(4)的一端与进水管(6)连通、另一端朝竖直向下延伸,所述沉降管(4)远离进水管(6)的一端设有过滤箱(41);所述沉降管(4)远离进水管(6)的一端外侧壁连通有连接管(3),所述连接管(3)远离沉降管(4)的一端与储水池(2)连通,所述过滤箱(41)的侧壁与连接管(3)连通于沉降管(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储水池(2)内设有抽水泵(21),所述抽水泵(21)连接有排水管(22),所述排水管(22)远离抽水泵(21)的一端朝竖直向上延伸;所述降水井(1)与储水池(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应急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对过滤箱(41)内的泥土进行清理的第一清理机构,所述第一清理机构包括:设于沉降管(4)顶部的清理管(5)和驱动所述过滤箱(41)朝清理管(5)的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清理管(5)远离沉降管(4)的一端朝竖直向上延伸且用于连通于地下室(10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应急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拉绳(46)、收卷筒(47)和驱动收卷筒(47)的收卷轴转动的第一驱动件(48),所述收卷筒(47)用于设置在地下室(102)靠近清理管(5)的管口位置,所述拉绳(46)的一端与过滤箱(41)连接、另一端绕设于收卷筒(4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应急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管(4)的侧壁设有容纳槽(42),所述容纳槽(42)位于连接管(3)远离沉降管(4)的底部一侧,所述容纳槽(42)的顶部设有滑移孔(43),所述滑移孔(43)远离容纳槽(42)的一端朝竖直向上延伸且用于连通地下室(102);所述容纳槽(42)内设有漂浮座(44),所述滑移孔(43)内滑移式安装有标识杆(45),所述标识杆(45)的一端连接于漂浮座(44)、另一端延伸出滑移孔(4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应急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41)的箱底设有配重块(4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应急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进水管(6)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弧形护板(61)和支撑杆(62),所述进水管(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宇许超丁帅杰朱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杰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