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附带充气管网套的缓冲气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720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安全防护技术领域缓冲气囊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附带充气管网套的缓冲气囊。单个缓冲气囊整体呈胶囊状,内部划分为4个独立气室,气囊外表面附带双层充气管网套结构,每层充气管网套结构包括环向充气管和纵向充气管。环向充气管和纵向充气管通过气囊囊体附带的膜材条带实现限位。本申请的缓冲气囊的充气管网套结构能在气囊撞击时有效地改善气囊的不均匀变形,充分发挥材料性能,提高缓冲气囊的结构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附带充气管网套的缓冲气囊
本技术属于缓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附带充气管网套的缓冲气囊。
技术介绍
气囊缓冲技术常用于航天器软着陆工程、水上防震以及赛道转弯区段防冲撞,可显著降低冲击载荷。而在航天器着陆、船舶靠岸以及高速行驶的赛车在转弯区段与赛道发生急速碰撞的过程中,缓冲气囊受到的压力较大,易导致受力不均匀、造成刺破,使缓冲气囊的缓冲效用大打折扣,严重时甚至导致防护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附带充气管网套的新型缓冲气囊,在其受到冲击的过程中改善自身的受力方式,提高结构承载能力,弥补现有技术中气囊受力不均易破裂的缺点。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附带充气管网套的缓冲气囊,包括气囊囊体和覆盖在气囊囊体外周的充气管网套层;所述气囊囊体外表面设有多个环状膜材条带,所述充气管网套层包括纵横交替均匀布置的纵向充气管和环向充气管,所述纵向充气管和环向充气管通过穿过膜材条带实现限位约束。进一步的,所述单条环向充气管两端通过金属圆环或卸扣或锁环实现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单条环向充气管两端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附带充气管网套的缓冲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囊体(2)和覆盖在气囊囊体(2)外周的充气管网套层;/n所述气囊囊体(2)外表面设有多个环状膜材条带(5),所述充气管网套层包括纵横交替均匀布置的纵向充气管(4)和环向充气管(3),所述纵向充气管(4)和环向充气管(3)通过穿过膜材条带(5)实现限位约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附带充气管网套的缓冲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囊体(2)和覆盖在气囊囊体(2)外周的充气管网套层;
所述气囊囊体(2)外表面设有多个环状膜材条带(5),所述充气管网套层包括纵横交替均匀布置的纵向充气管(4)和环向充气管(3),所述纵向充气管(4)和环向充气管(3)通过穿过膜材条带(5)实现限位约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气囊,其特征在于,单条环向充气管两端通过金属圆环或卸扣或锁环实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条环向充气管两端设有环眼状气嘴(7),两个环眼状气嘴(7)之间连接有金属圆环(8),从而将单条环向充气管形成为围绕气囊囊体(2)一周的环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充气管(4)通过两端设有的封闭气嘴与束端(6)连接以实现限位,所述束端(6)为固定在气囊囊体(2)上的金属锚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向充气管(3)为被单向气阀分割成多个充气单元,且两端设有环眼状气嘴(7)的带状充气管;所述的纵向充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子龙陈建稳吴雨沁黎栿釜吴善祥罗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