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负泊松比结构的记忆合金行星探测着陆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星探测着陆器,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负泊松比结构的记忆合金行星探测着陆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始了不断的地外行星探测活动。通过地外行星探测,人类不仅可以通过观测行星及其卫星的地质结构、表面形状、周围环境等,发现行星上的珍贵矿藏,为将来的资源开采打下基础,并且可以通过对行星上的化学元素进行采样分析,了解星系的起源、演变及现状,探索生命的起源。目前,已知的着陆器着陆方式主要分为“硬着陆”和“软着陆”两种。“硬着陆”一般是指着陆器未减速(或未减速到人员或设备允许值),而以较大速度直接返回地球或击中行星,这是毁坏性的着陆,只能获得在与行星表面撞击前所探测到的数据。“软着陆”是指着陆器在降落过程中,逐渐减低降落速度,使得着陆器在接触行星表面瞬时的垂直速度降低到很小,最后不受损坏地降落到地面或其他星体表面上,同时利用缓冲结构吸收冲击能量,从而实现安全着陆的技术。“软着陆”的着陆方式可以使探测器较长时间地在行星上工作,获得大量精准的数据,故探测器着陆设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负泊松比结构的记忆合金行星探测着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着陆器主体(9)和缓冲结构(1);/n所述着陆器主体(9)的底面封闭,其内部用于容纳有效载荷;/n所述缓冲结构(1)周向等间隔地连接在所述着陆器主体(9)的侧壁;/n所述缓冲结构(1)包括:机械腿组件(2),主减震器(5)以及足垫(4);/n所述机械腿组件(2)包括着陆支腿(21),/n所述着陆支腿(21)为负泊松比结构的记忆合金;/n所述主减震器(5)的一端与所述着陆器主体(9)连接,另一端与着陆支腿(21)上端的球形铰链相铰接,形成主减震器(5)相对机械腿组件(2)的转动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负泊松比结构的记忆合金行星探测着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着陆器主体(9)和缓冲结构(1);
所述着陆器主体(9)的底面封闭,其内部用于容纳有效载荷;
所述缓冲结构(1)周向等间隔地连接在所述着陆器主体(9)的侧壁;
所述缓冲结构(1)包括:机械腿组件(2),主减震器(5)以及足垫(4);
所述机械腿组件(2)包括着陆支腿(21),
所述着陆支腿(21)为负泊松比结构的记忆合金;
所述主减震器(5)的一端与所述着陆器主体(9)连接,另一端与着陆支腿(21)上端的球形铰链相铰接,形成主减震器(5)相对机械腿组件(2)的转动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探测着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减震器(5)通过主减震器连接器(8)与着陆支腿(21)上端的球形铰链相铰接;
所述主减震器连接器(8)包括主减震器连接杆(81)和主减震器球形铰链(82),所述主减震器(5)与所述主减震器连接杆(81)相连接,所述主减震器连接杆(81)的下端形成容置主减震器球形铰链(82)的球形凹腔,以使主减震器连接杆(81)可绕主减震器球形铰链(82)转动;所述主减震器球形铰链(82)的下端为实心金属圆柱,与所述着陆支腿(21)的上端焊接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探测着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1)还包括辅助减震器;
所述辅助减震器通过辅助减震器连接器(22)、套设于着陆支腿(21)外部的辅助减震器锁定装置(3)连接至所述着陆支腿(21)的中部,所述辅助减震器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组件连接至着陆器主体(9)。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星探测着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减震器包括对称分布的左辅助减震器(61)和右辅助减震器(62),所述左辅助减震器(61)和右辅助减震器(62)的一端皆连接至所述辅助减震器连接器(22),所述左辅助减震器(61)和右辅助减震器(6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设置在所述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征磊,信仁龙,张立新,谢鑫宇,张晓龙,张志辉,任露泉,徐泽州,李行,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