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亚麻棉混纺色纺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680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亚麻棉混纺色纺纱,包括多根交替缠绕的纱线,所述纱线包括亚麻纤维芯层,所述亚麻纤维芯层的外侧包裹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的外侧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括均匀设置在透气层外侧的多根棉线,所述保温层的外侧包裹有支撑层,所述支撑层的外侧还包裹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为包覆在支撑层外侧的纳米纤维膜,所述纳米纤维膜的表面开设有透气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色纺纱具有柔软透气、吸湿散热的功能,同时通过设置防护层来抵抗病菌,提高色纺纱的抗菌能力,减少所制织物表面的病菌量,提高生活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亚麻棉混纺色纺纱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物
,尤其涉及一种亚麻棉混纺色纺纱。
技术介绍
色纺纱是将散纤维染成有色纤维,然后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纤维经过充分混合后,纺织成具有独特混色效果的纱线,色纺纱作为纺织业中的朝阳产业,具有众多优点。在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的接触到各种各样细菌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粘附在织物表面,在适宜的条件下快速纺织,通过接触的方式传播疾病,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亚麻棉混纺色纺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全部问题或之一。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亚麻棉混纺色纺纱,包括多根交替缠绕的纱线,所述纱线包括亚麻纤维芯层,所述亚麻纤维芯层的外侧包裹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的外侧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括均匀设置在透气层外侧的多根棉线,所述保温层的外侧包裹有支撑层,所述支撑层的外侧还包裹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为包覆在支撑层外侧的纳米纤维膜,所述纳米纤维膜的表面开设有透气孔。可选的,所述透气层采用竹炭纤维制成。可选的,所述支撑层为蜂窝状结构。可选的,所述支撑层采用乳胶纤维制成。可选的,所述棉线的数量为8-12根,所述棉线呈螺旋状缠绕在透气层的外侧。可选的,所述纳米纤维膜采用茶多酚和聚乳酸复合而成。可选的,所述防护层的厚度为60-80nm。可选的,所述纱线所用的散纤维经过改性剂的改性处理。可选的,所述纱线的数量至少为两根且至少包含两根不同颜色的纱线。r>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色纺纱具有柔软透气、吸湿散热的功能,同时通过设置防护层来抵抗病菌,提高色纺纱的抗菌能力,减少所制织物表面的病菌量,提高生活舒适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色纺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纱线的截面示意图。其中100、纱线;101、防护层;102、支撑层;103、透气层;104、棉线;105、亚麻纤维芯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亚麻棉混纺色纺纱,包括多根交替缠绕的纱线100,所述纱线100包括亚麻纤维芯层105,所述亚麻纤维芯层105的外侧包裹有透气层103,所述透气层103的外侧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括均匀设置在透气层103外侧的多根棉线104,所述保温层的外侧包裹有支撑层102,所述支撑层102的外侧还包裹有防护层101,所述防护层101为包覆在支撑层102外侧的纳米纤维膜,所述纳米纤维膜的表面开设有透气孔。如图1和2所示,本色纺纱包括多根纱线100,纱线100交替缠绕在一起,每根纱线100包括亚麻纤维芯层105,亚麻纤维芯层105采用亚麻纤维制成,亚麻纤维具有强度高、吸湿散热、保健抑菌、防污抗静电等功能,且具有极好的阻燃性能,在亚麻纤维芯层105的外侧包裹有透气层103,透气层103用于提高纱线100的透气能力,透气层103的外层设有保温层,保温层采用多根纯棉纤维制成的棉线104,纯棉纤维制成的棉线104具有保温、柔软且吸汗能力强的优点,使织物穿戴更加舒适,保温层的外侧设有支撑层102,支撑层102主要提高本色纺纱的恢复能力,使其在清洗后不易变形,更重要的是,支撑层102的外侧包裹有防护层101,防护层101具有防护细菌等微生物的功能,防护层101主要采用纳米纤维膜,纳米纤维膜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能很好的抵抗病菌等微生物的侵入,提高色纺纱的抗菌能力。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色纺纱具有柔软透气、吸湿散热的功能,同时通过设置防护层101来抵抗病菌,提高色纺纱的抗菌能力,减少所制织物表面的病菌量,提高生活舒适度。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透气层103采用竹炭纤维制成,竹炭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提高色纺纱的透气性。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层102为蜂窝状结构。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层102采用乳胶纤维制成,乳胶纤维具有良好的弹力及恢复能力,使色纺纱不易形变。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棉线104的数量为8-12根,所述棉线104呈螺旋状缠绕在透气层103的外侧。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纳米纤维膜采用茶多酚和聚乳酸复合而成。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层101的厚度为60-80nm。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纱线100所用的散纤维经过改性剂的改性处理,举例来说,根据纱线100的使用需求,配置不同的改性剂溶液,将纱线100所用的散纤维先浸泡在改性剂溶液中,使其获得满足使用需求的功能。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纱线100的数量至少为两根且至少包含两根不同颜色的纱线100。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公开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另外,为简化说明和讨论,并且为了不会使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难以理解,在所提供的附图中可以示出或可以不示出与集成电路(IC)芯片和其它部件的公知的电源/接地连接。此外,可以以框图的形式示出装置,以便避免使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难以理解,并且这也考虑了以下事实,即关于这些框图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细节是高度取决于将要实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平台的(即,这些细节应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亚麻棉混纺色纺纱,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交替缠绕的纱线(100),所述纱线(100)包括亚麻纤维芯层(105),所述亚麻纤维芯层(105)的外侧包裹有透气层(103),所述透气层(103)的外侧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括均匀设置在透气层(103)外侧的多根棉线(104),所述保温层的外侧包裹有支撑层(102),所述支撑层(102)的外侧还包裹有防护层(101),所述防护层(101)为包覆在支撑层(102)外侧的纳米纤维膜,所述纳米纤维膜的表面开设有透气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亚麻棉混纺色纺纱,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交替缠绕的纱线(100),所述纱线(100)包括亚麻纤维芯层(105),所述亚麻纤维芯层(105)的外侧包裹有透气层(103),所述透气层(103)的外侧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括均匀设置在透气层(103)外侧的多根棉线(104),所述保温层的外侧包裹有支撑层(102),所述支撑层(102)的外侧还包裹有防护层(101),所述防护层(101)为包覆在支撑层(102)外侧的纳米纤维膜,所述纳米纤维膜的表面开设有透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麻棉混纺色纺纱,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103)采用竹炭纤维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麻棉混纺色纺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102)为蜂窝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亚麻棉混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恒林全智林全勇林全中林全耀林元康
申请(专利权)人:阜阳恒泰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