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桩散热结构及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576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桩散热结构及充电桩,包括壳体和散热组件,所述壳体内置有功率器件,所述壳体还开有与所述功率器件对应的散热通口,所述散热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外部,且所述散热组件也与所述散热通口相对,所述功率器件通过导热层与所述散热组件接触以传导热量,所述导热层覆盖所述散热通口使所述壳体形成为全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充电桩散热结构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同时还可以杜绝水汽和灰尘的进入,能够满足高等级的防护要求,延长充电桩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桩散热结构及充电桩
本技术涉及充电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充电桩散热结构及充电桩。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根据充电功率可分为慢充与快充,慢充由于输出功率较小,适合对充电需求不是很迫切的用户,而在实际的充电场景中,大功率的快速充电桩更能够解决电动汽车用户的燃眉之急。现阶段大功率快速充电桩的核心部件为整流模块,整流模块通过内部各类元器件将交流电整流为电压可调的直流电进行输出,期间会有部分能量转化为热量散发,随着快速充电桩功率的提升,这部分的热量会累计到影响充电桩的正常工作,为了解决这部分热量的问题,目前现有的快速充电桩都会为整流模块设计专门的风道,将外部的冷风导入充电桩内部的风道内,冷风经过整流模块加热后变为热风,最终由风机抽出整流柜。但是现有的充电桩的散热结构存在以下问题:(1)外部空气在经过整流模块时,会夹杂水汽与灰尘附着在整流模块内,对整流模块正常的工作及寿命造成影响,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导致电气故障,造成事故;(2)充电桩根据相关要求一般需要达到IP54甚至更高的防护等级,高等级的防护要求则直接导致了风道的高风阻,使得散热效果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充电桩安全防护等级低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充电桩散热结构,采用这种散热结构的充电桩可以满足高等级防护要求且同时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充电桩散热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置有功率器件,所述壳体还开有与所述功率器件对应的散热通口;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外部,且所述散热组件也与所述散热通口相对,所述功率器件通过导热层与所述散热组件接触以传导热量,所述导热层覆盖所述散热通口使所述壳体形成为全密封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金属片和固定座,所述散热金属片间隔均匀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外部且与所述散热通口相对。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风机,所述风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且其送风方向朝向所述散热金属片。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壳体之间还设有密封垫圈以密封所述散热通口。进一步地,所述功率器件和所述壳体的接触部分设有绝缘垫片。进一步地,所述功率器件和散热组件均通过螺钉固定到所述壳体上。进一步地,所述导热层为导热硅脂。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桩,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桩散热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充电桩散热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充电桩壳体通过导热层和密封垫圈密封,形成为全密封结构,可以杜绝灰尘和水汽的进入,能够满足高等级的防护要求,延长充电桩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通过导热硅脂将热量从功率器件传导给散热金属片,再通过风机将热量传递出去,加强了充电桩的散热效果;(3)本技术的充电桩壳体形成为全密封结构,EMC屏蔽效果好,可以减少为EMC屏蔽所额外投入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桩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壳体1,功率器件11,绝缘垫片12,密封垫圈13;散热组件2,散热金属片21,固定座22,风机2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实施例一: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桩散热结构,该散热结构包括壳体1和散热组件2,壳体1内置有功率器件11,壳体1上还开有与功率器件11对应的散热通口,散热组件2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外部,且散热组件2也与散热通口相对,功率器件11通过导热硅脂形成的导热层(图中未示出)与散热组件2接触以传导热量,导热层(图中未示出)覆盖散热通口使壳体1形成为全密封结构。功率器件11在工作时会散发出大量的热量,由于功率器件11和散热组件2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这些空隙中的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会阻碍热量向散热组件2的传递,而导热硅脂是一种高导热绝缘有机硅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桩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所述壳体(1)内置有功率器件(11),所述壳体(1)还开有与所述功率器件(11)对应的散热通口;/n散热组件(2),所述散热组件(2)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1)的外部,且所述散热组件(2)也与所述散热通口相对,所述功率器件(11)通过导热层与所述散热组件(2)接触以传导热量,所述导热层覆盖所述散热通口使所述壳体(1)形成为全密封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桩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内置有功率器件(11),所述壳体(1)还开有与所述功率器件(11)对应的散热通口;
散热组件(2),所述散热组件(2)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1)的外部,且所述散热组件(2)也与所述散热通口相对,所述功率器件(11)通过导热层与所述散热组件(2)接触以传导热量,所述导热层覆盖所述散热通口使所述壳体(1)形成为全密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桩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2)包括散热金属片(21)和固定座(22),所述散热金属片(21)间隔均匀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座(22)上,所述固定座(22)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1)外部且与所述散热通口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电桩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2)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朝伟曾晓东李德胜郑隽一张育铭
申请(专利权)人:国创新能源汽车智慧能源装备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