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贝莱斯芽孢杆菌YM‑11‑C在防治芒果炭疽病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从芒果果皮上筛选到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YM‑11‑C,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599。该株贝莱斯芽孢杆菌YM‑11‑C的发酵液能够对芒果炭疽菌菌丝具有抑制作用,其产生的挥发性气体能够抑制芒果炭疽菌菌丝的生长,且对芒果采后炭疽病的室内防治中,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贝莱斯芽孢杆菌YM-11-C在防治芒果炭疽病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拮抗微生物对植物病害的防治,具体涉及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YM-11-C在防治芒果炭疽病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芒果是我国亚热带及热带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因其香气浓郁、汁多肉嫩、甜酸可口且营养价值高,深受人们的喜爱,素有“热带果王”之誉称。芒果种植的分布广,产量高,其产量在水果中位居世界前列,广泛地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中国,芒果主要种植在海南、云南、四川、两广一带和福建、贵州等省份。芒果生产为我国的水果产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但芒果病害也对芒果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特别是采后病害。芒果炭疽病是芒果的第一大病害,在国内外芒果主产区普遍发生,可引起贮藏期间的30%~50%的芒果腐烂。炭疽病有时可引起60%以上的病果率,使得芒果品质降低,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8000万元以上,对芒果产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国的芒果炭疽病主要是由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引起。目前,在芒果采后病菌抑制和保鲜方面,多采用化学防治,但化学防治的成本较高,且长期使用这些化学药剂会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所以亟需探索绿色、环保、高效的防治方法。因此,运用生物防治手段控制芒果采后病害,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芒果炭疽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拮抗细菌的筛选,测定其对芒果采后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为今后采后芒果炭疽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株可用于防治芒果炭疽病的贝莱斯芽孢杆菌YM-11-C,不仅该贝莱斯芽孢杆菌发酵液能防治芒果炭疽病,而且其挥发性气体也能在防治芒果炭疽病的应用,而且该非接触性的防治效果更好,更有利于芒果采后病害防治。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YM-11-C,其保藏编号为CGMCCNo.20599。上述贝莱斯芽孢杆菌YM-11-C在防治植物炭疽病中的应用。所述植物炭疽病为芒果炭疽病。所述防治为将贝莱斯芽孢杆菌YM-11-C的发酵液喷施于芒果表面,实现对果树上芒果炭疽菌菌丝的抑制作用和对采后芒果炭疽病的室内防治。所述发酵液的活菌数为1×108CFU/ml。所述发酵液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菌株活化:将贝莱斯芽孢杆菌YM-11-C接种于NA固体培养基上,于27℃下培养1-2天;(2)菌株发酵液的制备:将上述活化菌株接种于NB液体培养基中,于27℃下振荡培养12-24小时,制得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发酵液。步骤(1)中所述NA固体培养基配方为:牛肉膏3g,蛋白胨粉5g,琼脂粉18g,蒸馏水1000mL,PH7.0-7.2;步骤(2)中所述NB液体培养基配方为:牛肉膏3g,蛋白胨粉5g,蒸馏水1000mL,7.0-7.2。所述防治为将存活的贝莱斯芽孢杆菌YM-11-C置于芒果果实的存储空间内且贝莱斯芽孢杆菌YM-11-C菌株与芒果果实不直接接触,使贝莱斯芽孢杆菌YM-11-C产生的挥发性气体对果树上的芒果炭疽菌菌丝产生抑制作用及采后芒果炭疽病的室内防治。所述存活的贝莱斯芽孢杆菌YM-11-C为贝莱斯芽孢杆菌YM-11-C接种于NA固体培养基。本申请人从芒果表皮中筛选到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YM-11-C,保藏编号为CGMCCNo.20599。本专利技术通过试验研究发现,贝莱斯芽孢杆菌YM-11-C的发酵液对离体芒果炭疽菌菌丝的具有抑制作用,对采后芒果炭疽病的室内防治有一定的效果。同时研究还发现,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YM-11-C能产生挥发性气体且对离体芒果炭疽菌菌丝的抑制作用达73.49%,对采后芒果炭疽病的室内防治有很好的效果。贝莱斯芽孢杆菌YM-11-C不需要直接接触芒果,只需要将活性菌株与芒果存放在同一个空间,就可以达到芒果采后炭疽病的防治作用,即所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YM-11-C对采后的芒果炭疽病进行熏蒸处理,能够有效的抑制芒果炭疽病的发生,其防治效果达70.8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YM-11-C发酵液不仅能防治芒果炭疽病,而且贝莱斯芽孢杆菌YM-11-C的挥发性气体也能对芒果炭疽病进行室内防治中,而且效果更好,该挥发性气体的防治采用与贝莱斯芽孢杆菌YM-11-C发酵液不同的防治方法,比如熏蒸,菌株不需要与芒果果实直接接触,减少了贝莱斯芽孢杆菌YM-11-C发酵液或贝莱斯芽孢杆菌YM-11-C对芒果的二次污染。与现有的药剂防治相比,微生物在防治芒果采后炭疽病的应用中具绿色、无污染,无残留的特性,具有较好的效果和前景,能够作为生物农药开发的资源。贝莱斯芽孢杆菌YM-11-C菌株保藏信息:菌种分类命名: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velezensis。菌种保藏号:CGMCCNo.20599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2020年09月04日附图说明图1为贝莱斯芽孢杆菌YM-11-C在NA平板上的菌落形态;图2为革兰氏染色后观察贝莱斯芽孢杆菌YM-11-C菌体形态;图3为贝莱斯芽孢杆菌YM-11-C的发酵液在平板对峙法中对芒果炭疽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其中A:为芒果炭疽菌菌丝正常生长情况,B为贝莱斯芽孢杆菌发酵液拮抗炭疽菌菌丝的生长情况;图4为平板对扣中,贝莱斯芽孢杆菌挥发性气体对芒果炭疽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其中:A为炭疽菌正常菌丝形态,B为贝莱斯芽孢杆菌挥发性气体对芒果炭疽菌菌丝的抑制情况;图5为贝莱斯芽孢杆菌发酵液对离体芒果果实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其中:A为无菌水处理的离体芒果果实发病情况;B为贝莱斯芽孢杆菌发酵液处理后的离体芒果果实发病情况;图6为贝莱斯芽孢杆菌挥发性气体对离体芒果果实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其中:A为无菌水处理的离体果实发病情况;B为贝莱斯芽孢杆菌挥发性气体处理的离体果实发病情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理解的是以下实施例的给出仅是为了起到说明的目的,并不是用于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宗旨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各种修改和替换。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实施例1贝莱斯芽孢杆菌YM-11-C的分离、筛选及鉴定1.1细菌的分离取健康的芒果表皮,在超净工作台中,首先用75%酒精消毒10s,然后用浓度为2%的NaClO消毒1min,最后用无菌水漂洗3次,剪成约3×3mm的组织块,晾干后。放置3-4个组织块在PDA培养基上,置于25℃培养箱中培养3-5d。待组织块长出菌落,则挑取不同菌落形态的细菌在PDA培养基上进行纯化培养并标号。1.2细菌的初筛初筛:采用平板对峙法,以一株芒果炭疽菌作为指示菌在PDA平板上对1.1中分离纯化得到的细菌菌株进行筛选,将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保存备用。复筛:采用平板对扣法对初筛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YM-11-C,其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59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YM-11-C,其保藏编号为CGMCCNo.20599。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YM-11-C在防治植物炭疽病中的应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所述植物炭疽病为芒果炭疽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所述防治为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YM-11-C的发酵液喷施于芒果表面,实现对果树上芒果炭疽菌菌丝的抑制作用和对采后芒果炭疽病的室内防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所述发酵液的活菌数为1×108CFU/ml。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所述发酵液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菌株活化: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YM-11-C接种于NA固体培养基上,于27℃下培养1-2天;
(2)菌株发酵液的制备:将上述活化菌株接种于NB液体培养基中,于2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其利,杨芝霓,莫贱友,郭堂勋,唐利华,黄穗萍,韦继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