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天门冬氨酸的高效率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8547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天门冬氨酸的高效率生产系统,包括框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框架右侧的回收机构,所述框架中设有前后贯通的工作腔,所述工作腔腔中设有加热分离机构、反应机构以及材料输送机构;所述反应机构包括所述工作腔的底壁上左右对称固定设有两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固定连接有反应箱,所述反应箱中设有反应腔;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固定化酶法生产L‑天门冬氨酸,催化反应结束后直接将加热去除溶液中剩余的氨水杂质,且将加热产生的氨气通过收集箱重新收集为氨水,可降低成本,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处理过程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处理效率,节省了劳动力,进一步降低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天门冬氨酸的高效率生产系统技术领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天门冬氨酸的高效率生产系统,主要涉及化工生产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L-天门冬氨酸的需求不断提高,L-天冬氨酸能促进氨和二氧化碳生成尿素,降低血液中氨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因此广泛用做氨解毒剂,肝机能促进剂,疲劳恢复剂等医药用品和各种清凉饮料的添加剂。L-天门冬氨酸能合成的甜味剂阿斯巴甜,适于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以L-天门冬氨酸为原料合成的强力甜味剂纽甜,不仅适用于包括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肥胖、心血管病和糖尿病患者在内的所有人群,还适用与不能食用阿斯巴甜的苯酮尿症患者;现阶段对于天门冬氨酸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法和固定化酶法来制取天门冬氨酸,但化学合成法制得的是DL-天门冬氨酸,与L-天门冬氨酸性质不同,目前主要的L-天门冬氨酸主要制作方法还是固定化酶法,此法将L-天门冬氨酸的两种原料富马酸和氨水同过生物酶的催化达到生产L-天门冬氨酸的目的,且转化率达到了99%;传统中进行上述处理方式一般为人工操作,费时费力,效率较低,自动化程度不高,且反应后杂质较多且处理后浪费,催化剂参与催化一段时间后需要手动更换,针对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L-天门冬氨酸的高效率生产系统,克服了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L-天门冬氨酸的高效率生产系统,包括框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框架右侧的回收机构,所述框架中设有前后贯通的工作腔,所述工作腔腔中设有加热分离机构、反应机构以及材料输送机构;所述反应机构包括所述工作腔的底壁上左右对称固定设有两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固定连接有反应箱,所述反应箱中设有反应腔,所述反应腔左右内壁固定连接设有上过滤网,所述反应箱内壁突起处左右固定连接有下过滤网,所述反应腔中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在所述反应腔内与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推动板螺纹连接,所述推动板位于所述上过滤网与所述下过滤网之间并可在所述上过滤网与所述下过滤网之间左右滑动,左右所述推动板之间设有主催化剂,所述推动板与所述反应腔内壁之间设有副催化剂,所述副催化剂位于所述反应腔内壁凸起的上侧,所述螺纹杆一端延伸至所述工作腔内固定连接有小带轮,所述小带轮与下方大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大带轮右侧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右端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与所述工作腔右壁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上方固定连接有压力开关;所述加热分离机构包括加热罐,所述加热罐与所述工作腔左壁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罐中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底壁上固定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腔与所述反应腔之间通过进料管连通,所述加热腔左壁贯穿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左端面固定设有储料箱,所述储料箱与所述加热腔之间通过所述出料管连通,所述加热腔上壁连接有排气管;所述回收机构包括回收箱,所述回收箱中设有回收腔,所述排气管一端贯穿所述回收箱延伸至回收腔中可上下滑动,所述回收腔上壁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回收箱下端面固定设有与所述连通的回收管,所述回收管一端连接有排水开关。进一步的,所述材料输送机构包括在所述框架外壁固定设置左右对称的两个原料箱,所述原料箱下方固定连接左右对称的两根入料管,所述入料管穿过所述工作腔一端延伸至反应腔内,两根所述入料管上分别固定设有抽水泵,所述左右支撑板中间设有搅拌机,所述搅拌机固定连接于所述反应箱下方,所述搅拌机上方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一端延伸至所述反应腔内连接着搅拌片。进一步的,所述回收箱下端与所述框架通过弹簧组连接,所述回收箱下方与传动杆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穿过所述框架延伸至工作腔内,所述传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有触发块,所述位于所述上侧,当所述回收箱下降时带动所述传动杆和触发块向下移动可触发压力开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使用固定化酶法生产L-天门冬氨酸,催化反应结束后直接将加热去除溶液中剩余的氨水杂质,且将加热产生的氨气通过收集箱重新收集为氨水,可降低成本,当主催化剂效能降低时能够自动切换到副催化剂的使用以及增加主催化剂密度保持催化效率不减,同时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处理过程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处理效率,节省了劳动力,进一步降低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2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结合附图1-2所述的一种L-天门冬氨酸的高效率生产系统,包括框架10以及设置于所述框架10右侧的回收机构101,所述框架10中设有前后贯通的工作腔11,所述工作腔腔11中设有加热分离机构102、反应机构103以及材料输送机构104;所述反应机构103包括所述工作腔11的底壁上左右对称固定设有两个支撑板38,所述支撑板38上端固定连接有反应箱27,所述反应箱27中设有反应腔32,所述反应腔32左右内壁固定连接设有上过滤网33,所述反应箱27内壁突起处左右固定连接有下过滤网34,所述反应腔32中设有螺纹杆31,所述螺纹杆31在所述反应腔32内与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推动板28螺纹连接,所述推动板28位于所述上过滤网33与所述下过滤网34之间并可在所述上过滤网33与所述下过滤网34之间左右滑动,左右所述推动板28之间设有主催化剂30,所述推动板28与所述反应腔32内壁之间设有副催化剂29,所述副催化剂29位于所述反应腔32内壁凸起的上侧,所述副催化剂29在初始状态下不参与催化,所述螺纹杆31一端延伸至所述工作腔11内固定连接有小带轮26,所述小带轮26与下方大带轮24通过皮带25连接,所述大带轮24右侧固定连接有传动轴23,所述传动轴23右端连接有电动机22,所述电动机22与所述工作腔11右壁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22上方固定连接有压力开关21;所述加热分离机构102包括加热罐45,所述加热罐45与所述工作腔11左壁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罐45中设有加热腔46,所述加热腔46底壁上固定设有加热装置44,所述加热腔46与所述反应腔32之间通过进料管47连通,所述加热腔46左壁贯穿连接有出料管43,所述11左端面固定设有储料箱42,所述储料箱42与所述加热腔46之间通过所述出料管43连通,所述加热腔46上壁连接有排气管48;所述回收机构101包括回收箱14,所述回收箱14中设有回收腔15,所述排气管48一端贯穿所述回收箱14延伸至回收腔15中可上下滑动,所述回收腔15上壁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3,所述进水管13上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盖12,所述回收箱14下端面固定设有与所述15连通的回收管17,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L-天门冬氨酸的高效率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框架右侧的回收机构,所述框架中设有前后贯通的工作腔,所述工作腔腔中设有加热分离机构、反应机构以及材料输送机构;所述反应机构包括所述工作腔的底壁上左右对称固定设有两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固定连接有反应箱,所述反应箱中设有反应腔,所述反应腔左右内壁固定连接设有上过滤网,所述反应箱内壁突起处左右固定连接有下过滤网,所述反应腔中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在所述反应腔内与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推动板螺纹连接,所述 推动板位于所述上过滤网与所述下过滤网之间并可在所述上过滤网与所述下过滤网之间左右滑动,左右所述推动板之间设有主催化剂,所述推动板与所述反应腔内壁之间设有副催化剂,所述副催化剂位于所述反应腔内壁凸起的上侧,所述螺纹杆一端延伸至所述工作腔内固定连接有小带轮,所述小带轮与下方大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大带轮右侧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右端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与所述工作腔右壁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上方固定连接有压力开关;所述加热分离机构包括加热罐,所述加热罐与所述工作腔左壁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罐中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底壁上固定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腔与所述反应腔之间通过进料管连通,所述加热腔左壁贯穿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左端面固定设有储料箱,所述储料箱与所述加热腔之间通过所述出料管连通,所述加热腔上壁连接有排气管;所述回收机构包括回收箱,所述回收箱中设有回收腔,所述排气管一端贯穿所述回收箱延伸至回收腔中可上下滑动,所述回收腔上壁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端固定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回收箱下端面固定设有与所述连通的回收管,所述回收管一端连接有排水开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天门冬氨酸的高效率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框架右侧的回收机构,所述框架中设有前后贯通的工作腔,所述工作腔腔中设有加热分离机构、反应机构以及材料输送机构;所述反应机构包括所述工作腔的底壁上左右对称固定设有两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固定连接有反应箱,所述反应箱中设有反应腔,所述反应腔左右内壁固定连接设有上过滤网,所述反应箱内壁突起处左右固定连接有下过滤网,所述反应腔中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在所述反应腔内与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推动板螺纹连接,所述推动板位于所述上过滤网与所述下过滤网之间并可在所述上过滤网与所述下过滤网之间左右滑动,左右所述推动板之间设有主催化剂,所述推动板与所述反应腔内壁之间设有副催化剂,所述副催化剂位于所述反应腔内壁凸起的上侧,所述螺纹杆一端延伸至所述工作腔内固定连接有小带轮,所述小带轮与下方大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大带轮右侧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右端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与所述工作腔右壁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上方固定连接有压力开关;所述加热分离机构包括加热罐,所述加热罐与所述工作腔左壁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罐中设有加热腔,所述加热腔底壁上固定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腔与所述反应腔之间通过进料管连通,所述加热腔左壁贯穿连接有出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籍鹏珐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上虞宋润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