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氢气化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8524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4
本公开涉及煤加氢气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氢气化系统及方法,该加氢气化系统包括气化炉、第一输送管道、第二输送管道和第三输送管道,第一输送管道和第三输送管道之间设置有第一控制部件,用于控制输送至气化炉内的氢气和煤粉的质量比;第一输送管道和第二输送管道之间设置有第二控制部件,用于控制输送至气化炉内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本申请提供的加氢气化系统中,通过设置第一控制部件和第二控制部件,实现了根据氢气的质量调节氧气的质量,避免了对撞产生的返流对氧气通入量的影响,从而实现了对气化炉内氢气温度的精确控制,保证了煤粉的升温速率,从而提高了氢气和煤粉反应时煤焦油的产量,提高了气化系统的油收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氢气化系统及方法
本公开涉及煤加氢气化
,尤其涉及一种加氢气化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加氢气化炉通过喷嘴分别向炉体内通入高温氢气、氧气和煤粉,氧气和氢气发生燃烧反应,燃烧产生的热量将高温氢气温度进一步提高。煤粉来自高压发料罐,高压发料罐与气化炉保持一定压差,将煤粉输送到气化炉内,然后与高温氢气发生加氢气化等放热反应。由于煤粉通过喷嘴进入炉体时,在喷嘴出口氢气和煤粉对撞,发生第一次反应,生成煤焦油,然后随着煤粉和高温氢气充分混合,进一步反应放热,生成轻质煤焦油。反应区温度从上到下温度逐渐升高,但是对撞存在一定的返流,高温气体从反应区下段返流至反应区上段,提高了反应区上段的温度,导致反应区上段的温度监测设备反馈的温度较高,使系统减少氧气的通入量,导致与煤粉接触的氢气的温度较低,降低了煤粉在喷嘴口的升温速率,造成第一次反应时产生的煤焦油的量较少,从而导致整体的油收率较低。因此,现有技术中,通过对反应区上段的温度监测控制氧气的通入量,无法保证与煤粉接触的氢气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导致气化系统整体的油收率较低。专
技术实现思路
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氢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化炉(1)、用于向所述气化炉(1)内输送氢气的第一输送管道(2)、用于向所述气化炉(1)内输送氧气的第二输送管道(3)和用于向所述气化炉(1)内输送煤粉的第三输送管道(4);其中,/n所述第一输送管道(2)和所述第三输送管道(4)之间设置有第一控制部件(5),用于控制输送至所述气化炉(1)内的氢气和煤粉的质量比;/n所述第一输送管道(2)和所述第二输送管道(3)之间设置有第二控制部件(6),用于控制输送至所述气化炉(1)内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氢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化炉(1)、用于向所述气化炉(1)内输送氢气的第一输送管道(2)、用于向所述气化炉(1)内输送氧气的第二输送管道(3)和用于向所述气化炉(1)内输送煤粉的第三输送管道(4);其中,
所述第一输送管道(2)和所述第三输送管道(4)之间设置有第一控制部件(5),用于控制输送至所述气化炉(1)内的氢气和煤粉的质量比;
所述第一输送管道(2)和所述第二输送管道(3)之间设置有第二控制部件(6),用于控制输送至所述气化炉(1)内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炉(1)设置有多个喷嘴(7),每个所述喷嘴(7)均包括第一进气通道(71)、第二进气通道(72)和进料通道(73),所述第一进气通道(71)与所述第一输送管道(2)连通,所述第二进气通道(72)与所述第二输送管道(3)连通,所述进料通道(73)与所述第三输送管道(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氢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71)、所述第二进气通道(72)和所述进料通道(73)互不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氢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71)围设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72)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氢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喷嘴(7)的轴线均指向所述气化炉(1)的轴线设置,以在所述喷嘴(7)的下方形成物料对撞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汪国庆周三马志超方科学孙中卫
申请(专利权)人: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