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粉煤与块煤的耦合气化系统及方法
本公开涉及煤气化
,尤其涉及一种粉煤与块煤的耦合气化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煤气化技术是煤洁净高效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煤炭开采的机械化强度越来越高,煤炭粉化率逐渐增强,即粉煤采出率提高。而目前应用最广的煤气化技术大多数均采用为块煤,这就导致很多煤矿出现粉煤无法有效处理,堆积严重,而气化工厂则存在块煤供应无法满足的情况。因此,如何使粉煤与块煤一同气化,以平衡这种粉煤与块煤供求不均的局面,提高煤炭利用和转化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粉煤与块煤的耦合气化系统及方法。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粉煤与块煤的耦合气化系统,包括块煤气化炉和粉煤气化炉;所述粉煤气化炉具有粉煤气化反应腔、可供粉煤进入至所述粉煤气化反应腔内的粉煤入口以及可供气化剂进入至所述粉煤气化反应腔内的气化剂入口;所述块煤气化炉具有块煤气化反应腔、可至少供块煤进入至所述块煤气化反应腔内的块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煤与块煤的耦合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块煤气化炉(1)和粉煤气化炉(2);/n所述粉煤气化炉(2)具有粉煤气化反应腔(21)、可供粉煤进入至所述粉煤气化反应腔(21)内的粉煤入口(22)以及可供气化剂进入至所述粉煤气化反应腔(21)内的气化剂入口(23);/n所述块煤气化炉(1)具有块煤气化反应腔(11)、可至少供块煤进入至所述块煤气化反应腔(11)内的块煤入口(12)以及分别与所述块煤气化反应腔(11)连通的气体入口(13)、排渣口(141)和粗煤气气体出口(15);/n所述气体入口(13)与所述粉煤气化反应腔(21)连通,以使所述粉煤气化反应腔(21)内反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煤与块煤的耦合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块煤气化炉(1)和粉煤气化炉(2);
所述粉煤气化炉(2)具有粉煤气化反应腔(21)、可供粉煤进入至所述粉煤气化反应腔(21)内的粉煤入口(22)以及可供气化剂进入至所述粉煤气化反应腔(21)内的气化剂入口(23);
所述块煤气化炉(1)具有块煤气化反应腔(11)、可至少供块煤进入至所述块煤气化反应腔(11)内的块煤入口(12)以及分别与所述块煤气化反应腔(11)连通的气体入口(13)、排渣口(141)和粗煤气气体出口(15);
所述气体入口(13)与所述粉煤气化反应腔(21)连通,以使所述粉煤气化反应腔(21)内反应产生的气体由所述气体入口(13)进入至所述块煤气化反应腔(11)内,与所述块煤发生气化反应;所述排渣口(141)与所述粉煤气化反应腔(21)连通,以使所述块煤气化反应腔(11)内反应产生的固体颗粒由所述排渣口(141)进入至所述粉煤气化反应腔(21)内发生燃烧与气化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与块煤的耦合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块煤气化反应腔(11)的内径大于所述粉煤气化反应腔(21)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与块煤的耦合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块煤入口(12)设置在所述块煤气化炉(1)的顶部,所述气体入口(13)设置在所述块煤气化炉(1)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粉煤与块煤的耦合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块煤气化炉(1)设置在所述粉煤气化炉(2)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粉煤与块煤的耦合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入口(13)处设置有第一分布板(16);
所述第一分布板(16)分别与所述粉煤气化反应腔(21)和所述块煤气化反应腔(11)连通,以使所述粉煤气化反应腔(21)内反应产生的气体经过所述第一分布板(16)进入至所述块煤气化反应腔(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粉煤与块煤的耦合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布板(16)的上方还设置有第二分布板(17),且所述第二分布板(17)与所述第一分布板(16)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分布板(17)分别与所述第一分布板(16)和所述块煤气化反应腔(11)连通,以使所述粉煤气化反应腔(21)内反应产生的气体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分布板(16)和所述第二分布板(17)进入至所述块煤气化反应腔(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粉煤与块煤的耦合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布板(17)为上端大、下端小的锥形分布板;
所述第一分布板(16)为上端小、下端大的锥形分布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粉煤与块煤的耦合气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块煤气化炉(1)内还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祖静茹,刘雷,李克忠,刘元杰,
申请(专利权)人: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