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式海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462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式海绵结构,包括海绵主体,所述海绵主体包括防水纤维层,所述防水纤维层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除螨层,所述除螨层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抑菌层,且所述抑菌层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层,所述弹性层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层;所述抑菌层的内部开设有填充槽,所述填充槽的内部填充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的内部等间距开设有填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除螨层以及抑菌层能够防止海绵主体内部滋生螨虫以及细菌,让使用者能够更加安心地进行使用,通过在海绵层内部开设填充孔以及填充橡胶层,能够显著提升海绵主体的回复性,在受到压力之后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原来的形态,保证海绵主体的外观形态的完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式海绵结构
本技术涉及海绵
,具体是一种改进式海绵结构。
技术介绍
海绵是一种多孔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水性,也有的海绵具有良好的透水性,海绵也有其独特的柔软特点。人们常用的海绵大多由发泡高分子聚合物制成。根据发泡的方式不同,形成了许多具有特点的特殊用的海绵,其中有记忆海绵、透气/水海绵等等不同的海绵有其独特的使用方式和场所。海绵被广泛应用于坐垫得使用,但是现有得海绵其结构简单,不具有抗菌功能,且其在长时间久坐下容易产生变形,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改进式海绵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式海绵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式海绵结构,包括海绵主体,所述海绵主体包括防水纤维层,所述防水纤维层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除螨层,所述除螨层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抑菌层,且所述抑菌层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层,所述弹性层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层;所述抑菌层的内部开设有填充槽,所述填充槽的内部填充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的内部等间距开设有填充孔,每个所述填充孔的内部均填充设置有橡胶层,相邻所述填充孔之间开设有开孔,所述开孔贯穿海绵层设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每个所述填充孔的内部上下两个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凸块。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橡胶层的上下两个侧面等间距开设有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尺寸与凸块的尺寸相适配。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层为具有弹性的橡胶材质制成。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层为3D直立棉材质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除螨层以及抑菌层能够防止海绵主体内部滋生螨虫以及细菌,让使用者能够更加安心地进行使用。2、本技术通过在海绵层内部开设填充孔以及填充橡胶层,能够显著提升海绵主体的回复性,在受到压力之后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原来的形态,保证海绵主体的外观形态的完整。3、本技术通过在海绵层内部开设开孔以及设置弹性层,使得海绵主体能够实现更大的形变,并且增加了使用时的舒适性,使得使用者在使用时舒适感增加。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改进式海绵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改进式海绵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改进式海绵结构中海绵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改进式海绵结构中橡胶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海绵主体1、防水纤维层2、除螨层3、抑菌层4、弹性层5、支撑层6、填充槽7、海绵层8、开孔9、橡胶层10、填充孔11、凸块12、凹槽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改进式海绵结构,包括海绵主体1,海绵主体1包括防水纤维层2,防水纤维层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除螨层3,除螨层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抑菌层4,且抑菌层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层5,弹性层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层6;抑菌层4的内部开设有填充槽7,填充槽7的内部填充有海绵层8,海绵层8的内部等间距开设有填充孔11,每个填充孔11的内部均填充设置有橡胶层10,相邻填充孔11之间开设有开孔9,开孔9贯穿海绵层8设置,通过橡胶层10的设置能够使得海绵层8在形变后能够快速地回复原状,且能够保持海绵主体1的外观形状。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4,每个填充孔11的内部上下两个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凸块12,橡胶层10的上下两个侧面等间距开设有凹槽13,且凹槽13的尺寸与凸块12的尺寸相适配,通过凸块12与凹槽13插合连接,使得橡胶层10与海绵层8保持连接,避免受力导致错开。请参阅图1,弹性层5为具有弹性的橡胶材质制成,通过弹性层5的设置能够增加海绵主体1的弹性,使得在使用时更加舒适。请参阅图1,支撑层6为3D直立棉材质制成,通过支撑层6的设置使得海绵主体1能够承受的压力更大,增加对海绵主体1的支撑。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防水纤维层2的设置能够防止水分进入到海绵主体1的内部,通过设置除螨层3以及抑菌层4能够防止海绵主体1内部滋生螨虫以及细菌,让使用者能够更加安心地进行使用,通过在海绵层8内部开设填充孔11以及填充橡胶层10,能够显著提升海绵主体1的回复性,在受到压力之后能够在短时间内恢复原来的形态,保证海绵主体1的外观形态的完整,通过开设开孔9以及设置弹性层5,使得海绵主体1能够实现更大的形变,并且增加了使用时的舒适性,使得使用者在使用时舒适感增加,通过凸块12与凹槽13插合连接,使得橡胶层10与海绵层8保持连接,避免受力导致错开。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式海绵结构,包括海绵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主体(1)包括防水纤维层(2),所述防水纤维层(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除螨层(3),所述除螨层(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抑菌层(4),且所述抑菌层(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层(5),所述弹性层(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层(6);/n所述抑菌层(4)的内部开设有填充槽(7),所述填充槽(7)的内部填充有海绵层(8),所述海绵层(8)的内部等间距开设有填充孔(11),每个所述填充孔(11)的内部均填充设置有橡胶层(10),相邻所述填充孔(11)之间开设有开孔(9),所述开孔(9)贯穿海绵层(8)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式海绵结构,包括海绵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主体(1)包括防水纤维层(2),所述防水纤维层(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除螨层(3),所述除螨层(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抑菌层(4),且所述抑菌层(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弹性层(5),所述弹性层(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层(6);
所述抑菌层(4)的内部开设有填充槽(7),所述填充槽(7)的内部填充有海绵层(8),所述海绵层(8)的内部等间距开设有填充孔(11),每个所述填充孔(11)的内部均填充设置有橡胶层(10),相邻所述填充孔(11)之间开设有开孔(9),所述开孔(9)贯穿海绵层(8)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存照
申请(专利权)人:沭阳宏达复合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