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内切式去除胶口的塑胶产品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393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模内切式去除胶口的塑胶产品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所述前模包括面板、拉料板、A板和前模仁,所述后模包括底板、顶针板、B板和后模仁,还包括一切断组件,所述前模上设置有浇口套,所述后模仁上设置有连通后模仁上型腔的流道,该流道位于塑胶产品的侧面,所述浇口套的浇口位于流道的正上方;所述切断组件包括一通过油缸驱使移动的切刀,所述流道与后模仁上型腔的连接处设置有让切刀穿过的通孔,以使切刀通过该通孔时将流道与后模仁上型腔之间产品切断。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内切式去除胶口的塑胶产品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内切式去除胶口的塑胶产品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在注塑一些盖板类平面度要求较高的注塑件时,不能在注塑件表面形成浇口,还得满足自动化生产,因此需要针对性开发一款新的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模内切式去除胶口的塑胶产品注塑模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内切式去除胶口的塑胶产品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所述前模包括面板、拉料板、A板和前模仁,所述后模包括底板、顶针板、B板和后模仁,还包括一切断组件,所述前模上设置有浇口套,所述后模仁上设置有连通后模仁上型腔的流道,该流道位于塑胶产品的侧面,所述浇口套的浇口位于流道的正上方;所述切断组件包括一通过油缸驱使移动的切刀,所述流道与后模仁上型腔的连接处设置有让切刀穿过的通孔,以使切刀通过该通孔时将流道与后模仁上型腔之间产品切断。进一步的,所述切刀底部传动连接有一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底部与油缸传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切刀底部固定有一安装座,所述后模仁底部设置有容纳该安装座上部的第一凹槽,B板顶部设置有容纳该安装座下部的第二凹槽,所述切刀位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的刀柄上套设有带复位弹簧的弹簧套。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加第二凹槽的深度大于安装座加弹簧套的长度。进一步的,所述切刀的移动行程为0.05mm。进一步的,所述后模上设置有顶针,所述顶针顶部穿过后模仁与流道底部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装置在产品壁厚的一侧中心做侧进胶,保证产品平面度。2、通过模具内设置切断组件,开模就完成浇口切断工作,保证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俯视图。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图4为图2中B-B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塑胶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后模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模,11-面板,12-拉料板,13-A板,14-浇口套,15-前模仁,2-后模,21-B板,22-方铁,23-底板,24-顶针板,3-后模仁,31-流道,32-通孔,4-切刀,41-传动杆,42-弹簧套,5-顶针,6-塑胶产品。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作详细说明。如图1-6所示,一种模内切式去除胶口的塑胶产品注塑模具,包括前模1、后模2和切断组件。前模1包括面板11、拉料板12、A板13和前模仁15,后模2包括底板23、顶针板24、方铁22、B板21和后模仁3。前模1上设置有浇口套14,后模仁3上设置有连通后模仁上型腔的流道31,该流道31位于塑胶产品6的侧面,浇口套14的浇口位于流道31的正上方。切断组件包括一通过油缸驱使移动的切刀4,流道31与后模仁3上型腔的连接处设置有让切刀穿过的通孔32,以使切刀4通过该通孔时将流道31与后模仁上型腔之间产品切断。本实施例中,切刀4底部传动连接有一传动杆41,传动杆41底部与油缸传动连接。本实施例中,切刀4底部固定有一安装座,后模仁底部设置有容纳该安装座上部的第一凹槽,B板顶部设置有容纳该安装座下部的第二凹槽,切刀位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的刀柄上套设有带复位弹簧的弹簧套42。该弹簧套42在油缸不起作用时将切刀4下推,使切刀刀口位于通孔内不影响流道与后模仁上型腔的连通。本实施例中,第一凹槽的深度加第二凹槽的深度大于安装座加弹簧套42的长度。二者的长度差就是切刀4的行程,切刀4的移动行程为0.05mm。本实施例中,后模2上设置有顶针5,顶针5顶部穿过后模仁与流道31底部相连通。便于开模后顶针5上移将流道上残留的注塑块顶出流道。本实施例中,方铁22设置在底板23和B板21之间,用于控制顶针板24的移动行程。在注塑时,切刀缩在后模仁的通孔内,浇口通过流道向模仁内型腔注入原材料,成型开模时,通过气缸驱动传动杆将切刀顶起,切断流道与模仁型腔之间的连接,从而将塑胶产品上的浇口切断,完成模内切口作业。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内切式去除胶口的塑胶产品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所述前模包括面板、拉料板、A板和前模仁,所述后模包括底板、顶针板、B板和后模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切断组件,所述前模上设置有浇口套,所述后模仁上设置有连通后模仁上型腔的流道,该流道位于塑胶产品的侧面,所述浇口套的浇口位于流道的正上方;所述切断组件包括一通过油缸驱使移动的切刀,所述流道与后模仁上型腔的连接处设置有让切刀穿过的通孔,以使切刀通过该通孔时将流道与后模仁上型腔之间产品切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内切式去除胶口的塑胶产品注塑模具,包括前模和后模,所述前模包括面板、拉料板、A板和前模仁,所述后模包括底板、顶针板、B板和后模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切断组件,所述前模上设置有浇口套,所述后模仁上设置有连通后模仁上型腔的流道,该流道位于塑胶产品的侧面,所述浇口套的浇口位于流道的正上方;所述切断组件包括一通过油缸驱使移动的切刀,所述流道与后模仁上型腔的连接处设置有让切刀穿过的通孔,以使切刀通过该通孔时将流道与后模仁上型腔之间产品切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切式去除胶口的塑胶产品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底部传动连接有一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底部与油缸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内切式去除胶口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发堂冯新荣陈穗榕张轩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鸿友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