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块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352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震块模具,包括上模板、中模板和下模板,所述中模板上开设有成型腔,所述中模板上开设有若干供空气排出的逃胶孔,所述逃胶孔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成型腔的内壁和中模板的一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效果:橡胶在成型腔内成型时,空气会被橡胶挤压而经由逃胶孔排出至成型腔外,从而在橡胶冷却凝固时,橡胶内不易产生空腔,进而提高了减震块成型后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块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减震块模具。
技术介绍
减震块作为一类重要的减震元件,已被广泛运用于各类机械、汽车、铁路机车、水上运输工具、飞机及其他航空器。可以说,凡是需要用到减震和隔震的地方都需要使用减震块。参照图3,减震块包括胶体,两块固定板和连接柱,两块固定板分别粘接在胶体的相对两侧上,连接柱一体成型在固定板远离胶体的一侧上,另一固定板上开设有固定孔。其中,胶体多采用橡胶材质。目前,公告号为CN201745136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压路机减震块注射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板、流胶板、中模型腔和下模板,其中上模板的正面设有注射孔,背面设有流胶槽,流胶板设有与流胶槽对应的多个注胶孔,中模型腔具有与注胶孔相对应的型腔,型腔两侧设置分模拉板,中模型腔的外侧设置顶出板,下模板具有与型腔相应的型腔底板,型腔底板两侧设有型腔固定块。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橡胶经由流胶槽和注胶孔进入至型腔的过程中,因橡胶在不断流入型腔中,残留在型腔内的空气难以从型腔内排出,从而空气会与橡胶混合,待橡胶冷却凝固后形成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块(500)模具,包括上模板(100)、中模板(200)和下模板(3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板(200)上开设有成型腔(210),所述中模板(200)上开设有若干供空气排出的逃胶孔(220),所述逃胶孔(220)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成型腔(210)的内壁和中模板(200)的一侧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块(500)模具,包括上模板(100)、中模板(200)和下模板(3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板(200)上开设有成型腔(210),所述中模板(200)上开设有若干供空气排出的逃胶孔(220),所述逃胶孔(220)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成型腔(210)的内壁和中模板(200)的一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块(500)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100)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110),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10)包括四根第一限位杆(120),四根所述第一限位杆(120)均设置在上模板(100)靠近中模板(200)的一侧上且分别位于四个顶角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10)还包括开设在中模板(200)上且供第一限位杆(120)穿过的第一限位通槽(130),所述下模板(300)上开设有供第一限位杆(120)嵌入的第一限位槽(1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块(500)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板(300)上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310),所述第二限位结构(310)包括四根第二限位杆(320),四根所述第二限位杆(320)均设置在下模板(300)靠近中模板(200)的一侧上,所述第二限位结构(310)还包括开设在中模板(200)上且供第二限位杆(320)嵌入的第二限位槽(3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震块(5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勇李琦张奔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合泰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