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用混凝土配料搅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8320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试验领域,具体是一种实验室用混凝土配料搅拌系统。支架设置有称量平台和加料平台,加料平台设置在称量平台上方,称量平台下方设置有搅拌机;在加料平台上固定安装有六个加料斗,在称量平台上安装有称量斗,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在称量平台和称量斗之间;每个加料斗下端的出料口处分别连接有第一输料管且第一输料管的下端管口与称量斗连通并深入至称量斗端盖下方一段距离;称量斗的出料口连接有第二输料管且第二输料管的下端管口与搅拌机连通;称量斗出料口和加料斗出料口处分别安装有电磁阀门;所述控制柜内设置有逻辑控制器。自动称量配料计量精确,有效提高试验效率;能够避免试验时的粉尘污染,降低职业病的发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室用混凝土配料搅拌系统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试验领域,具体是一种实验室用混凝土配料搅拌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混凝土试配试验,一般采用的实验步骤是:配比计算-逐项称量材料-人工将混合料倒入搅拌机-搅拌。在称量及投料过程中,水泥、粉煤灰、矿粉砂、石等材料产生大量粉尘,对试验人员的呼吸道污染极大,严重时可导致矽肺病等职业病。另一方面,混凝土试配试验工作量非常大,人工称量效率低,且容易称错料,浪费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改善混凝土试验人员的工作环境以及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按照配比要求自动进行配料并完成搅拌的实验室用混凝土配料搅拌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验室用混凝土自动配料搅拌系统,包括搅拌机、称量斗和加料斗,所述加料斗、称量斗和搅拌机三者的上部开口处分别扣盖有相应的端盖,还包括电磁阀门、称重传感器、支架和控制柜,所述支架设置有称量平台和加料平台,加料平台设置在称量平台上方,称量平台下方设置有搅拌机;在加料平台上固定安装有六个加料斗,在称量平台上安装有称量斗,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在称量平台和称量斗之间;每个加料斗下端的出料口处分别连接有第一输料管且第一输料管的下端管口与称量斗连通并深入至称量斗端盖下方一段距离;称量斗的出料口连接有第二输料管且第二输料管的下端管口与搅拌机连通;称量斗出料口和加料斗出料口处分别安装有电磁阀门;所述控制柜内设置有逻辑控制器,逻辑控制器与搅拌机、称重传感器以及各处的电磁阀门之间分别采用导线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称量斗设置在加料斗下方,并且加料斗的出料端设置电磁阀门,在称量斗和称量平台之间设置称重传感器,并在控制柜的作用下实现了自动称量;在称量斗的出料端设置有电磁阀门,并在控制柜的作用下实现了自动加料;实现自动称量和自动加料大大的缩短了作业时间,同时无需人员加料、称量过程无需人员的干预,消除了对操作人员健康的影响,而且自动称量配料计量精确,有效提高试验效率;物料在系统内封闭式输送,能够避免试验时的粉尘污染,降低职业病的发生率。对于本技术做了进一步的改进,改进方案是:进一步的,第一输料管和第二输料管分别采用能够伸缩的波纹管;搅拌机上部开口端盖固定与第二输料管固定连接,搅拌机上部端盖上设置有加水口。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安装在加料平台上的六个加料斗排成两行三列,且行/列间等间隔设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左视图(省略了台阶和防护栏)。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加料斗布局示意图。图中:搅拌机1;称量斗2;加料斗3;电磁阀门4;称重传感器5;支架6;加料平台6-1;称量平台6-2;控制柜7;加水口8;第一输料管9;阶梯10;防护栏11;第二输料管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加料平台6-1上的六个加料斗3按两行三列设置,加料斗3中分别独立盛装粗砂、石子、细砂、水泥、矿粉和粉煤灰;加料斗3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支架6的加料平台6-1上。称量斗2安装在称量平台6-2上,称量斗2上端设置有凸缘,称重传感器按其设置在称量斗2凸缘下方和称量斗2平台支架6,并固定安装在称量平台6-2上。在称量平台6-2上设置有防护栏11,以及在加平台一侧设置有通向加料平台6-1的阶梯10。在各加料斗3下端的出料口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料管9(此处可以采用法兰、螺栓连接,也可以采用管箍进行夹紧固定)。在称量斗2的出料口处设置有第二输料管12,第二输料管12与搅拌机1连通(注意第二输料管12下端口不得低于搅拌机1上部端盖的下表面,以免发生第二输料管12被搅拌机1搅碎的情况)。本实施例中搅拌机1的规格为60L。在加料斗3、称量斗2和搅拌机1各自的上部开口与端盖之间设置有密封垫,并在第一输料管9和第二输料管12与各端盖相接处进行密封处理(如加密封带等方式)。以防止配料及搅拌过程中有粉尘外逸。控制柜7内设置有逻辑控制器(本实施例中采用PLC),控制柜7面板上镶嵌有触摸屏。触摸屏与PLC连接,PLC与搅拌机1的驱动、各个电磁阀门4连接并控制电磁阀门4的开、闭。手动控制搅拌机1的手动启停按钮和急停按钮设置在控制柜7的控制面板上。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为:第一输料管9和第二输料管12分别采用能够伸缩的波纹管;搅拌机1上部开口端盖与第二输料管12固定连接,搅拌机1上部端盖上设置有加水口8。并在搅拌机1端盖上设置有吊环和把手,在称量平台6-2下面设置有吊钩,吊钩延伸至第二输料管12竖向中间位置处,吊钩的位置与吊环相对应;当搅拌机1搅拌完毕后,可手动提起搅拌机1端盖并用端盖上的吊环将端盖挂在称量平台6-2下方的吊钩上。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同之处在此不再赘述。为了改善物料在称量斗2内的混合情况,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加料斗3的布局,例如,将六个加料斗3按照圆周方向均布。为了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可以在上盖加水口8处增加电控球阀和流量计,并在PLC的控制下实现自动加水。使用本技术提供的实验室用混凝土自动配料搅拌系统进行混凝土制作作业的步骤如下:步骤一,检查各个加料斗3所装物(粗砂、石子、细砂、水泥、矿粉和粉煤灰)料是否充足,物料不足的人工补足;并按照配比所需量向搅拌机1内加水和外加剂。步骤二,在控制柜7上设置各个物料的配比参数,配比参数设置完成后启动该系统;在控制柜7中控制器的作用下,安装预先设置的物料加入的先后顺序,相应的加料斗3的电磁阀门4打开,向称量斗2中输送物料,当盛重传感器的检测值与配比预设值相等时,该加料斗3的电磁阀门4关闭;按照次序,完成其余物料的称量。步骤三,物料称量、配比完成后,所有加料斗3的电磁阀门4均处于关闭状态;称量斗2的电磁阀门4打开,向搅拌机1内输送混合的物料,放料完毕,称量斗2的电磁阀门4关闭。步骤四,搅拌机1启动,将混合物料及加入的水和外加剂混合均匀,达到预设的搅拌时间后,搅拌机1停止搅拌。步骤五,手动升起搅拌机1上盖,旋转搅拌机1将搅拌完成的混凝土倒出,作业完毕。本技术能够实现混凝土试验时的自动配料搅拌,不需要大量人工进行称料、投料,能有效提高试验效率。结构简单,计量精确,同时,能够避免试验时的粉尘污染,降低职业病的发生率。可广泛应用于商品混凝土试验领域。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技术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其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技术的权利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验室用混凝土配料搅拌系统,包括搅拌机、称量斗和加料斗,所述加料斗、称量斗和搅拌机三者的上部开口处分别扣盖有相应的端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磁阀门、称重传感器、支架和控制柜,所述支架设置有称量平台和加料平台,加料平台设置在称量平台上方,称量平台下方设置有搅拌机;在加料平台上固定安装有六个加料斗,在称量平台上安装有称量斗,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在称量平台和称量斗之间;/n每个加料斗下端的出料口处分别连接有第一输料管且第一输料管的下端管口与称量斗连通并深入至称量斗端盖下方一段距离;称量斗的出料口连接有第二输料管且第二输料管的下端管口与搅拌机连通;/n称量斗出料口和加料斗出料口处分别安装有电磁阀门;所述控制柜内设置有逻辑控制器,逻辑控制器与搅拌机、称重传感器以及各处的电磁阀门之间分别采用导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用混凝土配料搅拌系统,包括搅拌机、称量斗和加料斗,所述加料斗、称量斗和搅拌机三者的上部开口处分别扣盖有相应的端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磁阀门、称重传感器、支架和控制柜,所述支架设置有称量平台和加料平台,加料平台设置在称量平台上方,称量平台下方设置有搅拌机;在加料平台上固定安装有六个加料斗,在称量平台上安装有称量斗,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在称量平台和称量斗之间;
每个加料斗下端的出料口处分别连接有第一输料管且第一输料管的下端管口与称量斗连通并深入至称量斗端盖下方一段距离;称量斗的出料口连接有第二输料管且第二输料管的下端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晓东武耀华张长杨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曹妃甸二十二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