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釉面日用瓷器釉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8311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磨釉面日用瓷器釉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原料:灼烧碱量、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氧化钠、二氧化钛、二氧化锆、三氧化二硼、氧化钡、氧化锂、一氧化铅、氧化锌、氧化锶、一氧化锰、氧化铷、氧化铯、氧化镉、五氧化二磷、氟和三氧化硫。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原料和原料之间的精准占比,达到釉料配料之间的科学合理配比效果,从材料本质上提升陶瓷釉面的强度和耐磨效果,通过透明釉制备、乳浊釉制备、混合搅拌、瓷胎制备、修胚、干燥、烘干、浸釉、隔离釉层、喷点状黑色釉、烧成、检验和包装的一体化生产流程配合,从而整体提高制品的耐磨和耐金属刀叉划痕性能,满足用户对陶瓷的日常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釉面日用瓷器釉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磨釉面日用瓷器釉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陶瓷是陶器与瓷器的统称,同时也是我国的一种工艺美术品,远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已有风格粗犷、朴实的彩陶和黑陶,陶与瓷的质地不同,性质各异,陶,是以粘性较高、可塑性较强的粘土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不透明、有细微气孔和微弱的吸水性,击之声浊,瓷是以粘土、长石和石英制成,半透明,不吸水、抗腐蚀,胎质坚硬紧密,叩之声脆,我国传统的陶瓷工艺美术品,质高形美,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闻名于世界。陶瓷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见,然后作为陶瓷的点睛之笔的釉料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的陶瓷在使用过程中,釉面较为脆弱,同时陶瓷釉料的致密度和强度较为低下,耐磨和耐金属刀叉划痕性能较为低下,久而久之,陶瓷表面釉面会被刮花、掉釉、脱釉的情况,影响陶瓷的整体美感,影响陶瓷生产厂商的声誉和销量,从而直接给陶瓷生产厂商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耐磨釉面日用瓷器釉料的制备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耐磨釉面日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釉面日用瓷器釉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n灼烧碱量0.02-0.05份、三氧化二铝21-25份、二氧化硅60-68份、三氧化二铁0.05-0.1份、氧化钙0.15-0.32份、氧化镁1.5-2份、氧化钾0.05-0.12份、氧化钠2.5-3.5份、二氧化钛0.01-0.05份、二氧化锆0.08-0.12份、三氧化二硼2.5-3.3份、氧化钡0.02-0.05份、氧化锂3.8-4.4份、一氧化铅0.008-0.012份、氧化锌0.08-0.11份、氧化锶0.07-0.11份、一氧化锰0.01-0.04份、氧化铷0.008-0.01份、氧化铯0.008-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釉面日用瓷器釉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灼烧碱量0.02-0.05份、三氧化二铝21-25份、二氧化硅60-68份、三氧化二铁0.05-0.1份、氧化钙0.15-0.32份、氧化镁1.5-2份、氧化钾0.05-0.12份、氧化钠2.5-3.5份、二氧化钛0.01-0.05份、二氧化锆0.08-0.12份、三氧化二硼2.5-3.3份、氧化钡0.02-0.05份、氧化锂3.8-4.4份、一氧化铅0.008-0.012份、氧化锌0.08-0.11份、氧化锶0.07-0.11份、一氧化锰0.01-0.04份、氧化铷0.008-0.01份、氧化铯0.008-0.01份、氧化镉0.008-0.01份、五氧化二磷0.2-0.28份、氟0.02-0.05份和三氧化硫0.03-0.05份;
其制备步骤如下:
A、透明釉制备:使用者分别将灼烧碱量0.02-0.05份、三氧化二铝21-25份、二氧化硅60-68份、三氧化二铁0.05-0.1份、氧化钙0.15-0.32份、氧化镁1.5-2份、氧化钾0.05-0.12份、氧化钠2.5-3.5份、二氧化钛0.01-0.05份、二氧化锆0.08-0.12份、三氧化二硼2.5-3.3份、氧化钡0.02-0.05份原料置入第一搅拌容器内进行球磨和搅拌,再注入适量的去离子水,接着使用者再使用过目筛对制得溶液进行筛选,制得透明釉溶液;
B、乳浊釉制备:氧化锂4.1份、一氧化铅0.01份、氧化锌0.94份、氧化锶0.09份、一氧化锰0.02份、氧化铷0.01份、氧化铯0.01份、氧化镉0.01份、五氧化二磷0.25份、氟0.05份和三氧化硫0.05份原料置入第二搅拌容器内进行球磨和搅拌,再注入适量的去离子水,接着使用者再使用过目筛对制得溶液进行筛选,制得乳浊釉溶液;
C、混合搅拌:接着使用者再将制得的透明釉溶液和乳浊釉溶液分别倒入第三搅拌容器内,再使用电动搅拌器对混合溶液进行搅拌,制得混合溶液;
D、瓷胎制备:再将制得的混合溶液静置凝固,呈泥状,接着使用者再将瓷泥置入练泥机内进行开练,再手动对开练完成的瓷泥进行捻揉,且热膨胀系数控制在(180~185)×10-71/K内,制成瓷胎;
E、修胚:使用者再使用预先准备的模具对制得的瓷胎泥进行塑形,接着塑形完成的陶瓷胚胎再由匠人进行修胚处理,对胚胎的线条、形状等进行一一修饰;
F、干燥:接着使用者将修饰完成的陶瓷胚胎置入干燥箱内进行预先干燥处理,烘干时间范围介于0.5-1.5h,烘干温度范围介于50℃-150℃,直至陶瓷胚胎表面呈干灰状为止;
G、烘干:然后使用者再将干燥处理后的陶瓷胚胎置入烘干箱内,烘干时间范围介于1-3h,且热膨胀系数控制在(160~165)×10-71/K内;
H、浸釉:接着使用者再将烘干完成的陶瓷胚胎置入盛有釉料的浸釉池内进行浸釉处理,直至陶瓷胚胎完全没入浸釉池内的釉料液面以下,浸釉时间范围介于1-3h;
I、隔离釉层:接着使用者再使用设备对浸釉完成的陶瓷胚胎进行隔离釉层处理,使陶瓷胚胎表面釉层层次分明为止;
J、喷点状黑色釉:再接着使用者使用喷釉机采用点喷的方式对陶瓷胚胎釉面喷涂黑色釉料;
K、烧成:然后使用者再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镇通汪忠贺王志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四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