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型催化燃烧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218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节能型催化燃烧反应器,包括:反应容器、进料管、风机部件、填充机构、导热机构、换热器、甲醇储存容器。反应容器具有排气口。进料管的底端伸入至反应容器内,进料管的顶端伸出至反应容器外,进料管在不同位置处分别开设有用于接入甲醇的第一开口、用于接入含氢气体的第二开口、以及用于接入空气的第三开口。填充机构用于填充催化甲醇燃烧的催化剂。导热机构与填充机构导热连接,导热机构内部用于承载并流通热载体并对热载体进行加热。换热器的第一通道与排气口连通,以使换热器吸收反应容器的余热。甲醇储存容器通过换热器的第二通道与第一开口连通。其能够便捷地将含有氢气的废气进行再利用,以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能型催化燃烧反应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反应器
,尤其涉及节能型催化燃烧反应器。
技术介绍
甲醇裂解制氢工艺如下:甲醇经过汽化器预热,接着经过过热器汽化后进入裂解反应器,其中,汽化器用于对甲醇进行汽化,过热器用于对甲醇加热直至甲醇汽化温度达到裂解反应器所需的温度。裂解反应器内填充有用于催化蒸汽甲醇裂解的催化剂,在催化剂作用下,同时发生催化裂解反应以及催化转化反应,得到主要含有氢气和二氧化碳的转化气(还有少量的一氧化碳以及甲烷)。显然,将裂解反应器的尾气直接排放不仅造成污染,而且造成浪费。因此,如何便捷地利用这部分残留的原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节能型催化燃烧反应器,其能够便捷地将含有氢气的废气进行再利用,以节约能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节能型催化燃烧反应器,包括:反应容器,具有排气口;进料管,进料管的底端伸入至所述反应容器内,进料管的顶端伸出至所述反应容器外,所述进料管在不同位置处分别开设有用于接入甲醇的第一开口、用于接入含氢气体的第二开口、以及用于接入空气的第三开口;风机部件,风机部件的风叶安装在所述反应容器内,并用于将气体沿进料管引入反应容器内;填充机构,用于填充催化甲醇燃烧的催化剂;导热机构,与所述填充机构导热连接,所述导热机构内部用于承载并流通热载体并对热载体进行加热;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第一通道与所述排气口连通,以使换热器吸收所述反应容器的余热;甲醇储存容器,通过所述换热器的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其中,反应容器内的气路依次经过进料管的底端、填充机构、排气口。进一步地,所述进料管设有气体混合器。进一步地,所述填充机构环设在所述进料管的外周,并位于所述进料管的底端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进料管在自身管壁上沿自身径向开设有若干导风孔。进一步地,所述导风孔位于所述填充机构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风机部件为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的风叶的轴线与所述进料管的轴线共轴布置;所述离心风机的电机位于所述反应容器的底部。进一步地,所述填充机构包括若干换热列管,所述换热列管用于装填催化甲醇燃烧的催化剂,催化甲醇燃烧的催化剂呈蜂窝结构布置。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的第二通道上设置有用于雾化甲醇的雾化装置。进一步地,节能型催化燃烧反应器还包括空气过滤器,所述空气过滤器通过所述换热器的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三开口连通,所述空气过滤器连接有引风机;所述节能型催化燃烧反应器还包括输送泵,所述甲醇储存容器通过所述输送泵与所述换热器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填充机构内的催化剂为铂系催化剂、铂钯催化剂或铂钴催化剂。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将用于接入甲醇的第一开口、用于接入空气的第三开口均设在进料管上,使得空气能够对废气进行稀释,从而充分燃烧废气。2、通过风机部件对进料管的气体进行引流,不仅可以进一步使燃料与氧气充分混合均匀,也可以迫使燃料进入填充机构以能够被催化剂进行催化。3、通过在进料管上设置用于接入甲醇的第一开口,当废气内的燃料不足时,能够及时补充甲醇作为燃料,以保证导热机构内的热载体被正常加热;并且,由于甲醇具有挥发性,通过风机部件对其进行引流,可以进一步提高甲醇与空气的混合,并使得甲醇汽化更加充分,以便于甲醇的燃烧。4、通过换热器吸收反应容器的尾气余热,并给作为原料的甲醇进行初步预热,可以节约能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节能型催化燃烧反应器的流程图;图2为图1所示的节能型催化燃烧反应器的反应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进料管、换热列管和导热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反应容器;11、排气口;2、进料管;21、第一开口;22、第二开口;23、第三开口;24、导风孔;3、风机部件;31、电机;4、导热机构;5、填充机构;51、换热列管;61、第一通道;62、第二通道;63、第三通道;7、气体混合器;8、引风机;9、输送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代表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图1-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节能型催化燃烧反应器,包括:反应容器1、进料管2、风机部件3、填充机构5、导热机构4、换热器、甲醇储存容器。其中:反应容器1具有排气口11,通过排气口11将反应器内的废气排出。进料管2的底端伸入至反应容器1内,进料管2的顶端伸出至反应容器1外,以通过进料管2实现燃料和空气的补给。具体而言,进料管2在不同位置处分别开设有用于接入甲醇的第一开口21、用于接入含氢气体的第二开口22、以及用于接入空气的第三开口23。风机部件3的风叶安装在反应容器1内,并用于将气体沿进料管2引入反应容器1内。填充机构5用于填充催化甲醇燃烧的催化剂,具体而言,催化剂优选为铂系催化剂、铂钯催化剂或铂钴催化剂,该催化剂可在常温下催化氢气、一氧化碳进行燃烧。导热机构4与填充机构5导热连接,导热机构4内部用于承载并流通热载体并对热载体进行加热(热载体可以是气体和液体,优选为液体),通过热载体将导热机构4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使得导热机构4能够持续地吸收反应容器1内产生的热量。换热器的第一通道61与反应容器1的排气口11连通,以使换热器吸收反应容器1的最后余热,被吸收热量后的废气从换热器排出并通过烟囱进行排放。甲醇储存容器通过换热器的第二通道62与反应容器1的第一开口21连通。其中,参见图1,反应容器1内的气路依次经过进料管2的底端、填充机构5、排气口11,以使燃料和氧气从进料管2进入反应容器1,并被催化剂催化氧化后释放热量,并生成尾气再从排气口11排出。工作时,工业含氢废气的废气从进料管2的顶端进入反应容器1内,并与第三开口23的空气充分混合后,被风机部件3吹向填充机构5,从而通过填充机构5的催化剂将氢气、一氧化碳气体进行催化氧化燃烧,并产生热量,然后通过导热机构4内的热载体将热量带走,从而循环地回收利用工业废气产生的热量。当工业废气的燃料不足时,可以适当地补充甲醇作为原料。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节能型催化燃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反应容器,具有排气口;/n进料管,进料管的底端伸入至所述反应容器内,进料管的顶端伸出至所述反应容器外,所述进料管在不同位置处分别开设有用于接入甲醇的第一开口、用于接入含氢气体的第二开口、以及用于接入空气的第三开口;/n风机部件,风机部件的风叶安装在所述反应容器内,并用于将气体沿进料管引入反应容器内;/n填充机构,用于填充催化甲醇燃烧的催化剂;/n导热机构,与所述填充机构导热连接,所述导热机构内部用于承载并流通热载体并对热载体进行加热;/n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第一通道与所述排气口连通,以使换热器吸收所述反应容器的余热;/n甲醇储存容器,通过所述换热器的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n其中,反应容器内的气路依次经过进料管的底端、填充机构、排气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节能型催化燃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容器,具有排气口;
进料管,进料管的底端伸入至所述反应容器内,进料管的顶端伸出至所述反应容器外,所述进料管在不同位置处分别开设有用于接入甲醇的第一开口、用于接入含氢气体的第二开口、以及用于接入空气的第三开口;
风机部件,风机部件的风叶安装在所述反应容器内,并用于将气体沿进料管引入反应容器内;
填充机构,用于填充催化甲醇燃烧的催化剂;
导热机构,与所述填充机构导热连接,所述导热机构内部用于承载并流通热载体并对热载体进行加热;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的第一通道与所述排气口连通,以使换热器吸收所述反应容器的余热;
甲醇储存容器,通过所述换热器的第二通道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
其中,反应容器内的气路依次经过进料管的底端、填充机构、排气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催化燃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设有气体混合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催化燃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机构环设在所述进料管的外周,并位于所述进料管的底端的上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型催化燃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在自身管壁上沿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波张会强康金腾翔刘德鸿王硕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醇氢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