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缝不锈钢管修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8096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修磨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缝不锈钢管修磨装置,包括动力腔、握杆、电源、旋转电机、驱动杆、修磨管、支撑杆;转动轴向上通过传动带转动连接有一组开设在驱动杆右侧外表面的轮槽,驱动杆的中部通过底端固定在动力腔顶部的支撑杆进行支撑,驱动杆的左侧一段的内表面设置为修磨管,修磨管的中部外侧通过多组等间距的连接杆固定连接有一组旋转轮,旋转轮的左侧面向外固定安装有便于从侧面对钢管进行修磨的侧面打磨块,旋转轮的外圈设置有一圈弧形打磨轮,弧形打磨轮的内侧面通过内齿轮与安装在旋转轮的外圈侧面的外齿轮进行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操作灵活度高,修磨范围广,环保,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缝不锈钢管修磨装置
本技术涉及修磨装置
,具体是一种无缝不锈钢管修磨装置。
技术介绍
不锈钢管为一种中空的长条圆形钢材,是一种经济的断面钢材,是钢铁工业中的一项重要产品,其按生产方式分为无缝管和焊管两大类。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9954484U,公告日:2020.01.17)公开了一种无缝不锈钢管修磨装置,包括箱体和打磨机构,所述箱体底部内壁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杆,且两个支撑杆的顶部外壁上均焊接有弧形垫板,所述箱体顶部内壁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电动伸缩杆,且第一电动伸缩杆延长杆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卡板,所述打磨机构设在箱体顶部内壁的中间位置,所述箱体的一侧外壁上开有矩形口。该修磨装置在使用时,是通过移动钢管至修磨装置的位置进行修磨,整体的灵活度有限,对于一些无法拆卸下来的钢管,以及角度或者位置特殊的钢管无法进行顺利的修磨,导致使用能力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缝不锈钢管修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缝不锈钢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缝不锈钢管修磨装置,包括动力腔(10)、握杆(11)、电源(13)、旋转电机(14)、驱动杆(16)、修磨管(18)、支撑杆(27);握杆(11)的上下端固定安装有两组背板(12),位于握杆(11)上侧的背板(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直的电源(13),电源(13)的内底部左侧设置有可通过导线连接电能的电源(13),动力腔(10)的内中部右侧固定安装有一组旋转电机(14),旋转电机(14)的右侧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其特征在于,转动轴向上通过传动带(15)转动连接有一组开设在驱动杆(16)右侧外表面的轮槽(17),驱动杆(16)的中部通过底端固定在动力腔(10)顶部的支撑杆(27)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缝不锈钢管修磨装置,包括动力腔(10)、握杆(11)、电源(13)、旋转电机(14)、驱动杆(16)、修磨管(18)、支撑杆(27);握杆(11)的上下端固定安装有两组背板(12),位于握杆(11)上侧的背板(1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直的电源(13),电源(13)的内底部左侧设置有可通过导线连接电能的电源(13),动力腔(10)的内中部右侧固定安装有一组旋转电机(14),旋转电机(14)的右侧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其特征在于,转动轴向上通过传动带(15)转动连接有一组开设在驱动杆(16)右侧外表面的轮槽(17),驱动杆(16)的中部通过底端固定在动力腔(10)顶部的支撑杆(27)进行支撑,驱动杆(16)的内部设置为左右贯穿的筒状结构,驱动杆(16)的左侧一段的内表面设置为修磨管(18),修磨管(18)的中部外侧通过多组等间距的连接杆(21)固定连接有一组旋转轮(19),旋转轮(19)的左侧面向外固定安装有便于从侧面对钢管进行修磨的侧面打磨块(20),旋转轮(19)的外圈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菁琪胡毅贇吴爱国何为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神洲阳光特种钢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