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气混凝土制品分拣编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8068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气混凝土制品分拣编组方法和装置,所述装置设置在编组包装生产线的一侧,包括识别系统、分拣夹具、集砖输送线、分拣编组输送线和分砖平台;利用该装置,可以通过识别系统识别编组包装生产线中主编组输送线上的破损制品,并将破损制品的位置信息发送给分拣夹具的控制器,分拣夹具将含有破损制品的制品组夹离主编组输送线,并将破损制品丢在指定区域,而将剩余完好的制品放在集砖输送线上,由集砖输送线和分拣编组输送线重新编组,并在分砖平台将需要的制品组预留出叉车孔。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解决加气混凝土制品分拣需要占用大量人工的问题,而且不易造成砖块新的破损,可以满足生产线连续运行、自动化编组和包装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气混凝土制品分拣编组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加气混凝土制品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气混凝土制品分拣编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加气混凝土制品的包装一般采用出釜后整体进行包装的方式进行打包,并不对加气混凝土制品进行拆解分拣,所以运输至现场的制品砖垛内部存在有破损的制品。为了将破损的制品分拣出来必须将加气混凝土制品分解成单层的坯体并进行分拣,然后进行编组再进行码垛,因此分拣后加气混凝土制品的编组就成为加气混凝土制品分拣包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人工将有破损的制品挑出,由于单个制品较重,偶尔还有粘连情况,所以生产线需要停止运行,工人的工作量很大且劳动强度高,造成砖块破损,挑拣效率低。当破损的制品较多时,影响生产线的连续运行,造成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气混凝土制品分拣编组方法和装置,在原来的编组包装生产线基础上,设置对破损制品分拣后重新编组的装置,再利用原有的码垛装置进行码垛。该装置及方法不仅能够解决加气混凝土制品分拣需要占用大量人工的问题,而且不易造成砖块新的破损,可以满足生产线连续运行、自动化编组和包装的需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气混凝土制品分拣编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编组包装生产线中主编组输送线的运行过程中,利用识别系统识别出所述主编组输送线上的破损制品,然后分拣夹具将包括破损制品在内的一组制品夹起并离开主编组输送线,分拣夹具中与破损制品对应的夹片组松开,将破损制品扔到指定区域,接着分拣夹具把剩余完好的制品放到主编组输送线一侧的集砖输送线上;步骤二,所述集砖输送线将制品向分拣编组输送线输送,利用集砖输送线和分拣编组输送线的启停配合,消除制品之间的空隙,并对制品进行编组;步骤三,由码垛装置夹取分拣编组输送线上的制品组,放到打包输送线上等待打包,或者码垛装置将夹取的制品组放置到分砖平台上,由分砖平台在制品组中预留出叉车孔。一种加气混凝土制品分拣编组装置,设置在编组包装生产线的一侧,包括识别系统、分拣夹具、集砖输送线、分拣编组输送线和分砖平台,所述识别系统设置在编组包装生产线的主编组输送线上,用以识别编组包装生产线中主编组输送线上的破损制品,并将破损制品在编组中的位置信息发送给分拣夹具的控制器;所述分拣夹具用于将含有破损制品的整组制品抓起,并把破损制品扔到指定区域,而把剩余完好的制品放到集砖输送线上,所述集砖输送线和所述分拣编组输送线配合动作对所述完好的制品进行编组。所述集砖输送线和分拣编组输送线按照加气混凝土制品输送方向前后衔接,并平行于所述主编组输送线,所述分拣编组输送线的末端设置在码垛装置的工作范围内。所述集砖输送线和分拣编组输送线分别设有独立的动力。所述分拣夹具包括安装支架、多组能够单独控制的夹片组和控制每组夹片组开合的驱动机构。所述分砖平台设置在所述分拣编组输送线的一侧,并位于码垛装置的工作范围内,所述分砖平台用于在制品组中预留出叉车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本专利技术通过识别系统、分拣夹具、集砖输送线、分拣编组输送线、分砖平台的配合,可以在保持原来的编组包装生产线连续输送的过程中,将有破损的制品分拣出来,并将剩余的完好的制品重新进行编组和码垛,整个过程不影响原来的主编组输送线的正常运行,可以满足加气混凝土制品分拣、编组、堆垛连续自动化生产的要求,所使用的装置也不会改变原有设备的整体布局,因此非常适合既有生产线的改装。第二,本专利技术中分拣夹具包括了多组可以独立动作的夹片组组成,每组夹片组对应一排制品,这样就可以精确控制相应的夹片组动作,将含有破损制品的那一排制品松开丢在指定的区域,而不影响其他夹片组对制品的夹紧,从而分拣夹具将剩余完好的制品放在集砖输送线上后,就可以对这些制品重新编组。第三,本专利技术的分砖平台通过推动活动板的直线移动,就可以在制品组中预留出叉车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维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在原编组包装生产线的布局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分拣夹具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分拣夹具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集砖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分砖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Ⅰ-分拣夹具、Ⅱ-主编组输送线,Ⅲ-打包输送线,Ⅳ-集砖输送线,Ⅴ-分拣编组输送线,Ⅵ-分砖平台,Ⅶ-码垛装置。1.1-框架、1.2-链条式输送机构、1.3-电机减速机;2.1-分砖平台机架、2.2-双输出轴减速电机、2.3-滑块、2.4-滚珠丝杠、2.5-螺母、2.6-固定板、2.7-活动板;3.1-安装支架、3.2-夹片组、3.3-气缸、3.4-制品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作为对专利技术做任何限制的依据。参照附图所示,一种加气混凝土制品分拣编组装置,包括识别系统、分拣夹具Ⅰ、集砖输送线Ⅳ、分拣编组输送线Ⅴ和分砖平台Ⅵ,所述识别系统设置在编组包装生产线的主编组输送线Ⅱ上,用以识别主编组输送线Ⅱ上的破损制品;所述集砖输送线Ⅳ和分拣编组输送线Ⅴ按照制品输送方向前后衔接,并平行于所述主编组输送线Ⅱ;所述分拣夹具Ⅰ设有多组能够独立动作的夹片组3.2,分拣夹具Ⅰ的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识别系统的识别结果控制相应的夹片组3.2松开,将破损的制品丢掉;所述分砖平台Ⅵ设置在所述分拣编组输送线Ⅴ的一侧,并位于码垛装置Ⅶ的工作范围内,所述分砖平台Ⅵ用于在制品组中预留出叉车孔。所述识别系统包括摄像头和识别组件,所述摄像头安装在所述的主编组输送线Ⅱ的两侧,从输送线上制品组的两侧及上方拍照或录像,并将采集到的图片信息或视频信息发送给识别组件,由识别组件识别破损的制品及其在制品组中的位置信息,并将该位置信息发送给分拣夹具Ⅰ的PLC控制器,分拣夹具Ⅰ根据该位置信息将破损制品所在的制品组抓出,与破损制品位置对应的夹片组松开,将破损制品丢掉,而其他完好的制品则被分拣夹具Ⅰ送到所述集砖输送线Ⅳ。该部分识别系统属于工业领域常用设备,因此可以从市场上采购即可。所述分拣夹具Ⅰ的结构如图2、3所示,包括安装支架3.1、多组夹片组3.2和控制每组夹片组开合的驱动机构,每组夹片组3.2包括两个活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3.1上的夹片,每组夹片组3.2对应设置一个所述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优选为气缸3.3、油缸、电动推杆等能够实现直线伸缩动作的机构,驱动机构能够相对活动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一组夹片组3.2的两个夹片上。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采用气缸3.3作为驱动机构,并且气缸3.3在安装时,相邻气缸3.3的方向相反,这样可以减少气缸3.3之间的距离,缩小分拣夹具的体积,因此当采用其他驱动机构时,也可以以相反方向安装,减少两个驱动装置的间隙。图2中,两组夹片组3.2夹紧一排制品,而当制品尺寸、重量较小时,一排制品只需一组夹片组3.2即可,如果制品更大,则需要多组夹片组3.2共同夹紧一排制品,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所述分拣夹具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气混凝土制品分拣编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在编组包装生产线中主编组输送线的运行过程中,利用识别系统识别出所述主编组输送线上的破损制品,然后分拣夹具将包括破损制品在内的一组制品夹起并离开主编组输送线,分拣夹具中与破损制品对应的夹片组松开,将破损制品扔到指定区域,接着分拣夹具把剩余完好的制品放到主编组输送线一侧的集砖输送线上;/n步骤二,所述集砖输送线将制品向分拣编组输送线输送,利用集砖输送线和分拣编组输送线的启停配合,消除制品之间的空隙,并对制品进行编组;/n步骤三,由码垛装置夹取分拣编组输送线上的制品组,放到打包输送线上等待打包,或者码垛装置将夹取的制品组放置到分砖平台上,由分砖平台在制品组中预留出叉车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气混凝土制品分拣编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编组包装生产线中主编组输送线的运行过程中,利用识别系统识别出所述主编组输送线上的破损制品,然后分拣夹具将包括破损制品在内的一组制品夹起并离开主编组输送线,分拣夹具中与破损制品对应的夹片组松开,将破损制品扔到指定区域,接着分拣夹具把剩余完好的制品放到主编组输送线一侧的集砖输送线上;
步骤二,所述集砖输送线将制品向分拣编组输送线输送,利用集砖输送线和分拣编组输送线的启停配合,消除制品之间的空隙,并对制品进行编组;
步骤三,由码垛装置夹取分拣编组输送线上的制品组,放到打包输送线上等待打包,或者码垛装置将夹取的制品组放置到分砖平台上,由分砖平台在制品组中预留出叉车孔。


2.一种加气混凝土制品分拣编组装置,设置在编组包装生产线的一侧,其特征在于,包括识别系统、分拣夹具、集砖输送线、分拣编组输送线和分砖平台,所述识别系统设置在编组包装生产线的主编组输送线上,用以识别编组包装生产线中主编组输送线上的破损制品,并将破损制品在编组中的位置信息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红星郝祥鹏李华桥孔海燕李红军黄敏于吉磊杨航航李恒利时红亮丁向飞李守萍赵彦波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中冶建材设备有限公司洛阳中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