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辆的上悬置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上悬置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上悬置系统是车辆模块化装配的重要组份,主要由前端框架与上悬置组成,两者通过上悬置系统相连。现有上悬置系统通常采用平面装配方式,需要通过拉铆螺母及安装螺栓才能固定,从而容易导致悬置安装点的第一方向、第三方向上的刚度差,并且不易满足散热上悬置振动性能需求;并且,前端框架配合部位采用拉铆螺母,容易出现松动、打转问题,还会导致所用零部件数量繁多,从而导致重量成本增加。在装配与拆卸过程中,需要通过扭矩扳手打紧,安装、拆卸节拍慢,因此,不利于现场作业及售后维修便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上悬置系统,以解决前端框架与上悬置连接可靠性差以及操作复杂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车辆的上悬置系统包括:前端框架、上悬置以及固定支架,所述前端框架上设置有插穿结构,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卡接结构和卡柱,所述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的上悬置系统(10),其特征在于,包括:/n前端框架(1),所述前端框架(1)上设置有插穿结构(11);/n上悬置(2);/n固定支架(3),所述固定支架(3)包括:卡接结构(31)和卡柱(35),所述卡接结构(31)与所述卡柱(35)相连,且所述卡接结构(31)与所述插穿结构(11)卡接配合,所述卡柱(35)与所述上悬置(2)插接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的上悬置系统(10),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端框架(1),所述前端框架(1)上设置有插穿结构(11);
上悬置(2);
固定支架(3),所述固定支架(3)包括:卡接结构(31)和卡柱(35),所述卡接结构(31)与所述卡柱(35)相连,且所述卡接结构(31)与所述插穿结构(11)卡接配合,所述卡柱(35)与所述上悬置(2)插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上悬置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穿结构(11)包括:第一方向限位壁(12)、第二方向限位壁(13),所述第一方向限位壁(12)沿第一方向x布置,所述第二方向限位壁(13)沿第二方向y布置,所述第一方向限位壁(12)、所述第二方向限位壁(13)之间合围成支架穿设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上悬置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31)包括:限位柱(32)和限位座(34),所述限位柱(32)位于所述支架穿设空间内,且所述限位柱(32)被所述第一方向限位壁(12)和所述第二方向限位壁(13)限位,所述限位座(34)与所述插穿结构(11)的外端壁面贴合,所述插穿结构(11)的外端为背离所述上悬置(2)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上悬置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32)与所述第一方向限位壁(12)之间的单边间隙为0.5mm-1mm;所述限位柱(32)与所述第二方向限位壁(13)之间的单边间隙为0.25mm-0.7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上悬置系统(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限位壁(1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支壁(121),所述第二方向限位壁(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鹏,董思元,张学增,杨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