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同于现有的座椅侧面安全气囊的新概念的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seatairbag),其安装在车辆的座椅,在乘客的侧方展开,对乘客的头部、胸部和骨盆全部同时进行保护。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自动驾驶车辆具有座椅自由旋转从而使前座和后座的乘客能够彼此面对面的结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现有的通过从固定的位置束搏乘客而在发生碰撞时保护乘客的传统的安全气囊,存在不能完成其应有的功能的危险。因此,自动驾驶车辆等中,需要在座椅本身设置安全气囊,并由该安全气囊充分地保护乘客。非自动驾驶的普通车辆中,需要通过使用这种安全气囊来减少以往设置于各种位置的多个安全气囊的个数,节省制造成本,通过从座椅上直接束搏乘客,从而更有效地保护乘客。上述作为
技术介绍
说明的事项仅用于增进对本专利技术的背景的理解,不应认为其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已公知的现有技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US9403500B2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n安装在座椅靠背的侧面部,气垫向前方展开,气垫的前部划分为配置在上方的头部腔室、配置在中央的胸部腔室和配置在下方的骨盆腔室,/n所述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包括:/n第一系绳,其配置在所述气垫的乘客侧的内侧面,所述第一系绳的一端与座椅靠背侧面的气体注入部侧连接,所述第一系绳的另一端与所述胸部腔室连接;/n第二系绳,其配置在所述气垫的内侧面,所述第二系绳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系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系绳的另一端与所述头部腔室连接;/n第三系绳,其配置在所述气垫的乘客相反侧的外侧面,所述第三系绳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系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系绳的另一 ...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04 KR 10-2019-00662261.一种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
安装在座椅靠背的侧面部,气垫向前方展开,气垫的前部划分为配置在上方的头部腔室、配置在中央的胸部腔室和配置在下方的骨盆腔室,
所述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包括:
第一系绳,其配置在所述气垫的乘客侧的内侧面,所述第一系绳的一端与座椅靠背侧面的气体注入部侧连接,所述第一系绳的另一端与所述胸部腔室连接;
第二系绳,其配置在所述气垫的内侧面,所述第二系绳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系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系绳的另一端与所述头部腔室连接;
第三系绳,其配置在所述气垫的乘客相反侧的外侧面,所述第三系绳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系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系绳的另一端与所述骨盆腔室连接;和
第四系绳,其配置在所述气垫的内侧面,所述第四系绳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系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系绳的另一端与所述胸部腔室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系绳至所述第四系绳连接成一根绳状,所述第一系绳的另一端贯穿所述胸部腔室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系绳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头部腔室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三系绳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骨盆腔室的第三通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系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胸部腔室的下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系绳配置于所述气垫的内侧面,所述第四系绳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系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系绳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系绳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系绳的另一端与所述胸部腔室的前方上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胸部腔室的上部形成有向中央凹陷的槽形的胸部盲区,在安全气囊展开时,所述胸部腔室因所述第一系绳而被拽拉,以所述胸部盲区为基准,所述胸部腔室的前部向乘客的胸部侧弯折。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五系绳,其配置在所述气垫的乘客侧的内侧面,所述第五系绳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系绳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系绳的另一端与座椅靠背侧面的所述气体注入部侧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系绳的一端比所述第五系绳的另一端在更上方与所述气体注入部侧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座椅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系绳的一端和所述第五系绳的另一端固定在安全气囊气垫、充气机或座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赫寅,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