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零件加工装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7929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零件加工装夹装置,包括底座主体,所述底座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下滑道与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均位于下滑道的两侧,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可自由调节夹紧机构,所述可自由调节夹紧机构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可拆卸零件加工装夹具机构,所述可拆卸零件加工装夹具机构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上滑道,所述上滑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顶板,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内表面设置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连接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模具零件加工装夹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保证了零件加工更加的精准,稳定产品质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加工成本,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零件加工装夹装置
本技术涉及加工装夹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模具零件加工装夹装置。
技术介绍
在机械制造过程中,许多零件需要使用模具制成,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将模具固定在工作台面上,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目前,模具在加工时需要用到装夹台对模具进行打孔或打磨等操作,现有的模具在加工时装夹台为敞口设计,加工时产生的废料不易收集,而且模具加工时定位不准确,影响加工精度。现有的加工装夹装置在安装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只能固定为一个形状的模具进行加工,这样既造成材料浪费又降低劳动效率,工作效率低下,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模具零件加工装夹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具零件加工装夹装置,具备更换模具,方便拆卸,加工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模具零件加工装夹装置,包括底座主体,所述底座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下滑道与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均位于下滑道的两侧,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可自由调节夹紧机构,所述可自由调节夹紧机构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可拆卸零件加工装夹具机构,所述可拆卸零件加工装夹具机构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上滑道,所述上滑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顶板,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内表面设置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连接装置。优选的,所述可拆卸零件加工装夹具机构包括模块、滑动块、连接块与连接轴,所述滑动块位于模块的上端,所述连接块位于模块的一侧,所述连接轴位于连接块的一侧。优选的,所述可自由调节夹紧机构包括安装螺栓、调节螺杆与转动螺母,所述安装螺栓的内部贯穿调节螺杆,所述转动螺母位于调节螺杆的一侧。优选的,所述模块与滑动块之间设置有固定胶,且模块的上端外表面通过固定胶与滑动块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与模块之间设置有强力胶,且连接块的一侧外表面通过强力胶与模块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转动螺母的一侧外表面通过调节螺杆与安装螺栓的一侧内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调节螺杆与转动螺母之间设置有螺丝,且调节螺杆的一侧外表面通过螺丝与转动螺母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底座主体与下滑道之间设置有卡槽,且底座主体的上端外表面通过卡槽与下滑道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具零件加工装夹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一种模具零件加工装夹装置,通过设置的可拆卸零件加工装夹具机构,设有连接块,可以根据需要自行更换不同形状的模具,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保证了零件加工更加的精准,稳定产品质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加工成本,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感。2、该一种模具零件加工装夹装置,通过设置的可自由调节夹紧机构,通过调节安装在安装螺杆上的转动螺母和调节螺杆,能够通过拧紧,拧松的效果去推动模块进行加工,从而适应不同厚度的模具,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在模具的另一边支撑柱内设置有橡胶块,在压合的工作中,能够有效的进行缓冲,不容易造成损坏,同时还消除了由于垫块松动带来的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模具零件加工装夹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模具零件加工装夹装置的可拆卸零件加工装夹具机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模具零件加工装夹装置的可自由调节夹紧机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主体;2、可拆卸零件加工装夹具机构;21、模块;22、滑动块;23、连接块;24、连接轴;3、可自由调节夹紧机构;31、安装螺栓;32、调节螺杆;33、转动螺母;4、下滑道;5、上滑道;6、顶板;7、连接装置;8、橡胶块;9、支撑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模具零件加工装夹装置,包括底座主体1,底座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下滑道4与支撑柱9,支撑柱9均位于下滑道4的两侧,支撑柱9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可自由调节夹紧机构3,可自由调节夹紧机构3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可拆卸零件加工装夹具机构2,可拆卸零件加工装夹具机构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上滑道5,上滑道5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顶板6,支撑柱9的一侧内表面设置有橡胶块8,橡胶块8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连接装置7。进一步的,可拆卸零件加工装夹具机构2包括模块21、滑动块22、连接块23与连接轴24,滑动块22位于模块21的上端,连接块23位于模块21的一侧,连接轴24位于连接块23的一侧,能够有效的进行缓冲,不容易造成损坏。进一步的,可自由调节夹紧机构3包括安装螺栓31、调节螺杆32与转动螺母33,安装螺栓31的内部贯穿调节螺杆32,转动螺母33位于调节螺杆32的一侧,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感。进一步的,模块21与滑动块22之间设置有固定胶,且模块21的上端外表面通过固定胶与滑动块22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连接块23与模块21之间设置有强力胶,且连接块23的一侧外表面通过强力胶与模块21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加工成本。进一步的,转动螺母33的一侧外表面通过调节螺杆32与安装螺栓31的一侧内表面活动连接,调节螺杆32与转动螺母33之间设置有螺丝,且调节螺杆32的一侧外表面通过螺丝与转动螺母33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操作简单,保证了零件加工更加的精准。进一步的,底座主体1与下滑道4之间设置有卡槽,且底座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通过卡槽与下滑道4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结构稳固,使用起来安全有可靠。工作原理本技术包括底座主体1、可拆卸零件加工装夹具机构2、模块21滑动块22、连接块23连接轴24、可自由调节夹紧机构3、安装螺栓31、调节螺杆32转动螺母33、下滑道4、上滑道5、顶板6、连接装置7、橡胶块8与支撑柱9,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的可拆卸零件加工装夹具机构2,设有连接块23,可以根据需要自行更换不同形状的模具,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保证了零件加工更加的精准,稳定产品质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加工成本,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感,通过设置的可自由调节夹紧机构3,通过调节安装在安装螺杆32上的转动螺母33和调节螺杆32,能够通过拧紧,拧松的效果去推动模块进行加工,从而适应不同厚度的模具,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在模具的另一边支撑柱内设置有橡胶块8,在压合的工作中,能够有效的进行缓冲,不容易造成损坏,同时还消除了由于垫块松动带来的安全隐患。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一号、二号)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零件加工装夹装置,包括底座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下滑道(4)与支撑柱(9),所述支撑柱(9)均位于下滑道(4)的两侧,所述支撑柱(9)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可自由调节夹紧机构(3),所述可自由调节夹紧机构(3)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可拆卸零件加工装夹具机构(2),所述可拆卸零件加工装夹具机构(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上滑道(5),所述上滑道(5)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顶板(6),所述支撑柱(9)的一侧内表面设置有橡胶块(8),所述橡胶块(8)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连接装置(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零件加工装夹装置,包括底座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下滑道(4)与支撑柱(9),所述支撑柱(9)均位于下滑道(4)的两侧,所述支撑柱(9)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可自由调节夹紧机构(3),所述可自由调节夹紧机构(3)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可拆卸零件加工装夹具机构(2),所述可拆卸零件加工装夹具机构(2)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上滑道(5),所述上滑道(5)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顶板(6),所述支撑柱(9)的一侧内表面设置有橡胶块(8),所述橡胶块(8)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连接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零件加工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零件加工装夹具机构(2)包括模块(21)、滑动块(22)、连接块(23)与连接轴(24),所述滑动块(22)位于模块(21)的上端,所述连接块(23)位于模块(21)的一侧,所述连接轴(24)位于连接块(23)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零件加工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自由调节夹紧机构(3)包括安装螺栓(31)、调节螺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少雄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精品致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