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汽车高压燃油箱盖总成,包括上盖和壳体,壳体的外周面上加工有用于与加油管中的内螺纹螺旋配合的螺旋槽,壳体的上端能转动地套配支撑在盖压板上,盖压板与上盖防脱相配装;上盖内设置有受上盖扭力驱动的棘刺盘,该棘刺盘的底面成型有用于带动壳体转动的推力凸块,壳体中成型有与该推力凸块相配合的受力凸块,受力凸块为在扭力值达到设定值时能通过弹性变形使棘刺盘与壳体产生相对运动的弹性凸块;螺旋槽为对称设置在壳体外周面上能使油箱盖实现90°拧紧的双头螺旋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90度拧紧设计,并且拧松后壳体能自动回弹,提高拧出效率,设有拧紧提示机构能有效避免过度用力造成的损伤,保证油箱盖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高压燃油箱盖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特别是一种汽车燃油箱的油箱盖,具体地说是汽车高压燃油箱盖总成。
技术介绍
燃油箱是汽车上用于盛装汽油或者柴油的容器,为了方便对燃油箱的箱口进行密封,燃油箱的箱口一般都会密封焊接有加油管,再通过加油管与油箱盖的配合将燃油密封在燃油箱中。现有技术中的油箱盖,其盖体上通常都成型有外螺纹,以利用成型的外螺纹与加油管中的内螺纹螺旋密封配合安装。由于该种油箱盖需要在加油管中旋转360度以上,因此操作的方便性相对较差,而且这种油箱盖还由于拧紧度不好掌握,容易造成盖体的破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操作方便、密封性好、使用寿命长且采用90度拧紧结构的一种汽车高压燃油箱盖总成。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汽车高压燃油箱盖总成,包括有上盖和壳体,壳体的外周面上加工有用于与加油管中的内螺纹螺旋配合的螺旋槽,壳体的上端能转动地套配支撑在盖压板上,盖压板与上盖防脱相配装;上盖内设置有受上盖扭力驱动的棘刺盘,该棘刺盘的底面成型有用于带动壳体转动的推力凸块,壳体中成型有与该推力凸块相配合的受力凸块,受力凸块为在扭力值达到设定值时能通过弹性变形使棘刺盘与壳体产生相对运动的弹性凸块;螺旋槽为对称设置在壳体外周面上能使油箱盖实现90°拧紧的双头螺旋槽。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上述的上盖的底面中心成型有上凹的扭簧腔,该扭簧腔中安装有扭力驱动棘刺盘的扭簧;棘刺盘的顶面中心成型有与扭簧的下端套装配合的下定位柱,扭簧腔中成型有与扭簧的上端套装配合的上定位柱,扭簧的上端卡头定位夹持在上定位柱成型的夹缝中,扭簧的下端卡头定位夹持在下定位柱成型的夹缝中。上述的棘刺盘上以下定位柱为对称轴成型有两道90°范围的贯通槽道,上盖的底面上以扭簧腔为对称轴成型有两个滑动卡入贯通槽道中用于刚性推动棘刺盘相对壳体转动的上盖凸块。上述的棘刺盘上对称轴成型有两个与上盖的底面弹性相顶接用于调整棘刺盘与上盖间轴向配合间隙的间隙调节机构,间隙调节机构包括成型在棘刺盘上的弧形槽孔和设置在弧形槽孔中且根部连接在弧形槽孔一端的弹性舌片,弹性舌片的自由端上成型有用于与上盖的底面相顶接的顶接凸柱。上述的壳体的上端成型有环形凸台,盖压板上成型有与该环形凸台的底面支撑相配合的环形台阶面,并且该盖压板上还成型有用于使上盖的周边卡入的环形卡配槽,卡配槽中设置有防脱凸扣,上盖的周边的下部卡入到卡配槽中,并且上盖周边的底端成型有方向向外用于与该防脱凸扣防脱钩挂配合的防脱倒钩。上述的汽车高压燃油箱盖总成中设有在油箱盖拧紧时用于发出“咔哒”拧紧提示声响的拧紧提示机构,拧紧提示机构包括成型在棘刺盘底面上的斜面凸台以及成型在壳体上用于与斜面凸台相配合的弹性响片;响片在棘刺盘与壳体发生相对运动时越过斜面凸台发出提示声响。上述的壳体的外周面上成型有用于形成双头螺旋槽的螺旋凸条,螺旋凸条的前端成型有用于使加油管上的内螺纹顺利螺入双头螺旋槽中的弧形导头。上述的上盖的外周面上转动地套装有盖系链,盖系链的另一端转动地卡配有盖插销组件;盖插销组件包括上端套装在盖系链成型的插销连接孔中的油箱盖销钉和防脱插装在油箱盖销钉中的盖插销。上述的上盖的顶面上成型有一字形用于方便手动旋转上盖的盖手柄,扭簧腔延伸进盖手柄中。上述的壳体的外周面上位于双头螺旋槽的上方套装有起密封作用的O形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在壳体的外周面上设计有能使油箱盖实现90°拧紧的双头螺旋槽,从而使本专利技术的油箱盖在安装至加油管上时,上盖只需旋转90°即可拧紧。本专利技术的上盖通过棘刺盘来带动壳体,当扭力达到设定的扭力值时,棘刺盘能在受力凸块的弹性变形下与壳体产生相对运动,从而有效解决了传统油箱盖用力过猛易造成的盖体破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还在油箱盖内设置有拧紧提示机构,拧紧时以发出“咔哒”的声响,从而能够提示操作者油箱盖已经拧紧。本专利技术的油箱盖内设置有扭簧,这样当油箱盖打开时,壳体能在扭簧的扭力作用下自动迅速旋转弹出,从而能提高油箱盖的拧出效率。本专利技术采用90度拧紧设计,并且拧松后壳体能自动回弹,提高拧出效率,设有拧紧提示机构能有效避免过度用力造成的损伤,保证油箱盖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爆炸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图3中A-A向的剖视结构图;图5是图4中Ⅰ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至5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夹缝F、上盖1、扭簧腔1a、上定位柱1b、上盖凸块11、防脱倒钩12、盖手柄13、壳体2、双头螺旋槽2a、螺旋凸条2b、弧形导头2c、受力凸块21、环形凸台22、响片23、盖压板3、环形台阶面31、卡配槽32、防脱凸扣33、棘刺盘4、贯通槽道4a、推力凸块41、下定位柱42、顶接凸柱43、斜面凸台44、扭簧5、上端卡头51、下端卡头52、盖系链6、盖插销组件7、油箱盖销钉71、盖插销72、O形圈8。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高压燃油箱盖总成,该油箱盖总成包括有上盖1和壳体2,壳体2的外周面上加工有用于与加油管中的内螺纹螺旋配合的螺旋槽,这样油箱盖就能通过螺旋槽与加油管中的内螺纹螺旋配合将加油管的管口密封住,以防止加注的燃油泄漏。在传统的油箱盖的结构中上盖1与壳体2都是采用刚性连接,人们能通过旋转上盖1直接带动壳体2旋转,将油箱盖拧紧在加油管的管口中,旋转至少也要360度,操作比较麻烦。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壳体2的上端成型有径向外凸的环形凸台22,壳体2通过环形凸台22能转动地套配支撑在盖压板3上,壳体2的上端通过盖压板3防脱限定在上盖1和盖压板3间,盖压板3与上盖1则采用卡扣式防脱相配装。盖压板3为一个带有中心通孔的圆环形部件,壳体2的主体部分穿过盖压板3的中心通孔。盖压板3的中心通孔中成型有一个环形台阶面31,该环形台阶面31与壳体2环形凸台22的底面定位支撑相配合,使壳体2与盖压板3间能够相对地转动。请进一步结合图4和图5,盖压板3上还成型有用于使上盖1的周边卡入装配的环形卡配槽32,卡配槽32中设置有防脱凸扣33,上盖1的周边的下部卡入到卡配槽32中,并且上盖1周边的底端成型有方向向外用于与该防脱凸扣33防脱钩挂配合的防脱倒钩12。盖压板3和上盖1通过防脱凸扣33和防脱倒钩12的配合实现两者间卡扣式配装。如图1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在上盖1内设置有受上盖1扭力驱动的棘刺盘4,该棘刺盘4的底面成型有用于带动壳体2转动的推力凸块41,壳体2中成型有与该推力凸块41相配合的受力凸块21。受力凸块21呈长方形结构,其根部一体连接在环形凸台22的内壁上。受力凸块21为带有一定弹性的弹性凸块,其自由端能在上盖1施加在棘刺盘4上的扭力达到设定的扭力值时,通过弹性弯曲变形使推力凸块41越过受力凸块21,从而使棘刺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汽车高压燃油箱盖总成,包括有上盖(1)和壳体(2),所述的壳体(2)的外周面上加工有用于与加油管中的内螺纹螺旋配合的螺旋槽,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2)的上端能转动地套配支撑在盖压板(3)上,所述的盖压板(3)与上盖(1)防脱相配装;所述的上盖(1)内设置有受上盖(1)扭力驱动的棘刺盘(4),该棘刺盘(4)的底面成型有用于带动壳体(2)转动的推力凸块(41),所述的壳体(2)中成型有与该推力凸块(41)相配合的受力凸块(21),所述的受力凸块(21)为在扭力值达到设定值时能通过弹性变形使棘刺盘(4)与壳体(2)产生相对运动的弹性凸块;所述的螺旋槽为对称设置在壳体(2)外周面上能使油箱盖实现90°拧紧的双头螺旋槽(2a)。/n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高压燃油箱盖总成,包括有上盖(1)和壳体(2),所述的壳体(2)的外周面上加工有用于与加油管中的内螺纹螺旋配合的螺旋槽,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2)的上端能转动地套配支撑在盖压板(3)上,所述的盖压板(3)与上盖(1)防脱相配装;所述的上盖(1)内设置有受上盖(1)扭力驱动的棘刺盘(4),该棘刺盘(4)的底面成型有用于带动壳体(2)转动的推力凸块(41),所述的壳体(2)中成型有与该推力凸块(41)相配合的受力凸块(21),所述的受力凸块(21)为在扭力值达到设定值时能通过弹性变形使棘刺盘(4)与壳体(2)产生相对运动的弹性凸块;所述的螺旋槽为对称设置在壳体(2)外周面上能使油箱盖实现90°拧紧的双头螺旋槽(2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高压燃油箱盖总成,其特征是:所述的上盖(1)的底面中心成型有上凹的扭簧腔(1a),该扭簧腔(1a)中安装有扭力驱动棘刺盘(4)的扭簧(5);所述的棘刺盘(4)的顶面中心成型有与扭簧(5)的下端套装配合的下定位柱(42),所述的扭簧腔(1a)中成型有与扭簧(5)的上端套装配合的上定位柱(1b),所述的扭簧(5)的上端卡头(51)定位夹持在上定位柱(1b)成型的夹缝(F)中,所述的扭簧(5)的下端卡头(52)定位夹持在下定位柱(42)成型的夹缝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高压燃油箱盖总成,其特征是:所述的棘刺盘(4)上以下定位柱(42)为对称轴成型有两道90°范围的贯通槽道(4a),所述的上盖(1)的底面上以扭簧腔(1a)为对称轴成型有两个滑动卡入贯通槽道(4a)中用于刚性推动棘刺盘(4)相对壳体(1)转动的上盖凸块(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高压燃油箱盖总成,其特征是:所述的棘刺盘(4)上对称轴成型有两个与上盖(1)的底面弹性相顶接用于调整棘刺盘(4)与上盖(1)间轴向配合间隙的间隙调节机构,所述的间隙调节机构包括成型在棘刺盘(4)上的弧形槽孔和设置在弧形槽孔中且根部连接在弧形槽孔一端的弹性舌片,所述的弹性舌片的自由端上成型有用于与上盖(1)的底面相顶接的顶接凸柱(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舜江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