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获得注塑机动模板振动动态特性的测量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7843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获得注塑机动模板振动动态特性的测量系统及方法,包括动模板、检测专用定模板、模板位移装置、检测专用模具、推合动力装置、力传感器、激振器、测振仪和测控系统,模板位移装置分别与动模板和检测专用定模板连接,推合动力装置与动模板连接,推合动力装置用于提供在合模时提供锁模力,检测专用模具设置于动模板和检测专用定模板之间,力传感器设置于检测专用模具上,测振仪和激振器设置于动模板一侧,与动模板连接,测控系统分别与激振器、测振仪、力传感器、推合动力装置和模板位移装置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动模板在注塑机整个工作过程不同工况下的动态特性进行准确测量,测试模拟环境系统更加接近实际工况,测量精度高,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获得注塑机动模板振动动态特性的测量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机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获得注塑机动模板振动动态特性的测量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塑料行业的兴起,发展迅猛,市场对于塑料产品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对于塑料产品的质量和多样性以及各种要求越高,注塑设备升级更新也越来越快,“节能、精密、高效”是加工制造业的必要准则,也是注塑机更新换代的必然要求。随着液压、电气控制技术发展和完善,二板式注塑机应运而生,相比较于传统的三板式注塑机,其具有较大优点,逐渐进入市场后深受制造企业的喜爱。二板式注塑机舍弃了原先的第三模板,采用动模板和定模板结合的方式,锁模力直接作用在固定模具的两块模板上,节约了大量的空间和成本,减轻了锁模系统的重量,降低了开模时的冲击,并且合模力调整方面也更加快捷容易。二板式注塑机的合模机构主要由前模板、动模板、锁模油缸、快速移动模油缸、拉杆和抱闸机构组成,和传统三板式合模机构相比,其具有占用空间小,结构简单紧凑,加工方便,性能稳定可靠等特点。动模板在工作时,由移模油缸和也有开合模机构同时驱动,沿着拉杆方向向模具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获得注塑机动模板振动动态特性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板、检测专用定模板、模板位移装置、检测专用模具、推合动力装置、力传感器、激振器、测振仪和测控系统,动模板和检测专用定模板相对布置,模板位移装置分别与动模板和检测专用定模板连接,模板位移装置用于调整动模板和检测专用定模板之间相对位置,推合动力装置与动模板连接,推合动力装置用于提供在合模时提供锁模力,检测专用模具设置于动模板和检测专用定模板之间,力传感器设置于检测专用模具上,测振仪和激振器设置于动模板一侧,与动模板连接,测控系统分别与激振器、测振仪、力传感器、推合动力装置和模板位移装置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获得注塑机动模板振动动态特性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板、检测专用定模板、模板位移装置、检测专用模具、推合动力装置、力传感器、激振器、测振仪和测控系统,动模板和检测专用定模板相对布置,模板位移装置分别与动模板和检测专用定模板连接,模板位移装置用于调整动模板和检测专用定模板之间相对位置,推合动力装置与动模板连接,推合动力装置用于提供在合模时提供锁模力,检测专用模具设置于动模板和检测专用定模板之间,力传感器设置于检测专用模具上,测振仪和激振器设置于动模板一侧,与动模板连接,测控系统分别与激振器、测振仪、力传感器、推合动力装置和模板位移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得注塑机动模板振动动态特性的测量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专用模具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检测专用模具,两个检测专用模具分别设置于动模板和定模板的内侧面,力传感器设置于其中一个检测专用模具上,布置于两个检测专用模具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获得注塑机动模板振动动态特性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模板位移装置包括直线导轨、两个平台、第一丝杠和第一电机,直线导轨沿纵向布置,两个平台分别为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第一平台设置于直线导轨上,动模板和检测专用定模板分别设置于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上,第一电机通过第一丝杠与第一平台连接,第一电机通过第一丝杠带动第一平台沿直线导轨来回移动,动模板通过推合动力装置与第一平台连接,第一电机与测控系统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获得注塑机动模板振动动态特性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检测专用定模板上连接有拉杆,动模板套设于拉杆上,动模板沿拉杆来回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获得注塑机动模板振动动态特性的测量系统及方法,其特征在于,推合动力装置包括第二电机、传动机构和滚珠丝杠副,第二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滚珠丝杠副连接,滚珠丝杠副与动模板连接,第二电机设置于第一平台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佳赟娄军强李国平柳丽陈星欣林仁友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