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全方位避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智能相关
,具体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全方位避让装置。
技术介绍
人工智能是一种能够模仿人类的行为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人工智能的设备在人们生活中也越来越普及,例如通过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实现货物的短距离输送,而这些机器人在行走过程中需要通过分辨外界物体进行避让操作,避免受到撞击损坏,然而现有的机器人避让装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依旧存在以下缺点:1.在机器人行走的过程中仅能够对前方位置的障碍物节能型避让,对于两侧及后方的障碍物无法快速的察觉并提前保持安全距离,并且现有的避让装置对于障碍物的感知范围也有限,进而增加了避让装置使用的局限性;2.同时机器人在行走过程中其底部及驱动轮表面会粘附部分杂物,这样就会影响驱动轮转动时的顺畅性,进而会影响机器人行走时的稳定性。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机器人避让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全方位避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全方位避让装置,包括底座(1)、电动机(9)、扇叶(26)、储物盒(30)和避障器(3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活动安装有驱动轮(2),且底座(1)的中间位置活动设置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内部轴承贯穿有调节杆(4),且调节杆(4)的外侧活动设置有活动块(5),所述活动块(5)的通过引导杆(6)与底座(1)和外壳(7)相连,且外壳(7)的下边缘处固定有挡板(8),所述电动机(9)螺栓安装在外壳(7)的内部一端,且外壳(7)的内部另一端设置有避障器(31),所述电动机(9)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电机轴(10),且电机轴(10)的外侧套设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全方位避让装置,包括底座(1)、电动机(9)、扇叶(26)、储物盒(30)和避障器(3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活动安装有驱动轮(2),且底座(1)的中间位置活动设置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内部轴承贯穿有调节杆(4),且调节杆(4)的外侧活动设置有活动块(5),所述活动块(5)的通过引导杆(6)与底座(1)和外壳(7)相连,且外壳(7)的下边缘处固定有挡板(8),所述电动机(9)螺栓安装在外壳(7)的内部一端,且外壳(7)的内部另一端设置有避障器(31),所述电动机(9)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电机轴(10),且电机轴(10)的外侧套设有第三齿轮(21),所述第三齿轮(21)的内部贯穿有传动轴(22),且传动轴(22)外侧的外壳(7)内固定有分隔板(23),所述传动轴(22)通过皮带轮机构(24)和活动轴(25)相连,且活动轴(2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扇叶(26),所述扇叶(26)下方的外壳(7)上固定有输风管(27),且输风管(27)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连接管(28),并且连接管(28)的底部预留有出风口(29),所述储物盒(30)固定安装在外壳(7)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全方位避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4)上对称设置有2段方向相反的螺纹槽,且调节杆(4)和活动块(5)为螺纹连接,并且调节杆(4)和挡板(8)为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全方位避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杆(6)的一端和活动块(5)为转动连接,且引导杆(6)的另一端分别与底座(1)和外壳(7)组成转动结构,并且外壳(7)和底座(1)组成相对升降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全方位避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10)的外侧套设有第一齿轮(11),且第一齿轮(11)的外侧活动设置有活动框(12),并且活动框(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振琦,姚露,史小英,姚峰刚,高海英,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