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抛光工艺及金属抛光设备,其工艺为:用待抛光金属件搅拌具有多孔结构的搅拌颗粒,通过搅拌颗粒与金属件表面进行摩擦实现金属件表面抛光,搅拌颗粒吸收抛光产生的粉末,其设备包括搅拌槽、搅拌机架、搅拌马达、搅拌主轴、主搅拌盘、定位治具和控制系统,所述搅拌主轴能够转动的安装于搅拌机架上,主搅拌盘同轴固定套设于搅拌轴上,至少一个定位治具偏心固定安装于搅拌盘下侧面上,定位治具上能够拆卸安装有待抛光金属件,装有搅拌颗粒的搅拌槽恰位于主搅拌盘正下方,搅拌马达驱动搅拌主轴转动,控制系统控制搅拌马达转速和启停时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无尘、无排放的环保抛光效果,抛光效率高,降低了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抛光工艺及金属抛光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加工工艺及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金属抛光工艺及金属抛光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金属抛光工艺有二种,传统方式为使用砂纸类、布轮或尼龙刷做为加工介质,使用人力、抛光砂轮或机械手臂对金属表面进行打磨抛光的方式;必须先使用低目数较粗的介质进行表面粗抛,把表面严重凹凸不平缺点进行研磨,再使用高目数较细之介质进行表面精抛光,最后使用亮光腊对产品进行打蜡工序,进而产生光亮效果,由于此类抛光方式属直接物理性破坏,对于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无法避免,需要独立设置强力吸尘装置进行除尘,但也无法有效完全除去空间粉尘,甚至粉尘过量会产生尘爆的工安意外风险,且人员于工作期间,对吸入性粉尘过量也会对人体肺部造成永久性伤害;并由于工序多,使用人员也必须随之增多,而且人工抛光属于技术值,讲究手的灵巧运作,相对的也会有过度抛光,造成塌边、过抛等问题发生另一种为震动(含磁力)研磨,使用震动石或钢针为介质,利用机台高速震动对产品表面进行撞击摩擦达到抛光效果,不过此类方式需加入研磨液与亮光剂,这类药水属强碱性,不能直接排放会对环境、水源造成严重污染,所以必须到合格污水处理厂区进行生产与安全排放,无形增加生产成本;且震动机产生之噪音也严重超过规定允许标准。因此,目前现有的金属抛光方式,在工业安全生产上或环保问题上都会有存在高度风险或增加成本,且在人力成本上也是属于高度付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抛光工艺及金属抛光设备,采用该金属抛光工艺及金属抛光设备能够完全避免抛光环境中粉尘污染风险,亦没有环保排放的问题,提高了抛光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抛光工艺,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将金属抛光设备的搅拌槽内填入搅拌颗粒,所述搅拌颗粒表面具有多孔结构;步骤二:将待抛光金属件插入金属抛光设备的搅拌槽内,并且使金属件完全没入搅拌槽内搅拌颗粒中;步骤三:使待抛光金属件在搅拌槽内运动对搅拌颗粒进行搅拌,直至待抛光金属件表面达到抛光要求;步骤四:将抛光完成的金属件从搅拌槽内取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颗粒为厚壳型坚果类果壳颗粒。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厚壳型坚果类果壳为巴旦果壳、夏威夷果壳或核桃壳。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颗粒为1-5毫米、0.2-0.9毫米或100-200目的均等颗粒。一种金属抛光工艺中使用的金属抛光设备,包括搅拌槽、搅拌机架、搅拌马达、搅拌主轴、主搅拌盘、定位治具和控制系统,所述搅拌主轴能够转动的安装于搅拌机架上,主搅拌盘同轴固定套设于搅拌轴上,至少一个定位治具偏心固定安装于搅拌盘下侧面上,定位治具上能够拆卸安装有待抛光金属件,装有搅拌颗粒的搅拌槽恰位于主搅拌盘正下方,搅拌马达驱动搅拌主轴转动,控制系统控制搅拌马达转速和启停时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升降驱动装置和升降滑块,所述升降滑块能够沿纵向升降运动的安装于搅拌机架上,搅拌主轴轴向止动且圆周方向能够转动的安装于升降滑块上,升降驱动装置驱动升降滑块纵向运动,控制系统控制升降驱动装置启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机架上还设有位置感应装置,所述位置感应装置能够升降滑块在搅拌机架上处于上限和下限的位置并传信于控制系统。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子搅拌盘、传动轴和第一传动机构,所述至少一个传动轴能够转动的偏心安装于主搅拌盘上,子搅拌盘同轴固定的套设于传动轴上,至少一个定位治具偏心的安装于子搅拌盘上,搅拌主轴通过第一传动机构驱动各个传动轴同步转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子搅拌轴和第二传动机构,至少一个子搅拌轴能够转动的安装于子搅拌盘上,传动轴通过第二传动机构驱动各个子搅拌轴同步转动,定位治具能够拆卸的安装于各个子搅拌轴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治具为快夹装置,待抛光金属件能够固定夹设于快夹装置的夹紧端,快夹装置的定位端能够套设于子搅拌轴外侧,所述子搅拌轴圆周外侧表面上间隔的设有至少一个径向插槽,快夹装置的定位端侧壁上设有径向能够伸缩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能够插设于子搅拌轴的径向插槽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以坚果类果实壳颗粒做为介质,金属件埋入坚果类果实壳颗粒内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坚果类果实壳颗粒对金属工件表面进行摩擦,实现了金属件表现的抛光,同时磨削掉的粉尘被坚果类果实壳颗粒表面的孔吸收掉,抛光过程中也不需要加入辅助抛光液等制剂,达到了无尘、无排放的环保抛光效果,且抛光设备一次可以抛光多个金属件,抛光效率高,无需人工手工抛光操作,降低了人力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金属抛光设备结构原理图;图2为第一传动机构结构原理图;图3为第二传动机构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金属抛光工艺,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将金属抛光设备的搅拌槽1内填入搅拌颗粒22,所述搅拌颗粒22表面具有多孔结构;步骤二:将待抛光金属件6插入金属抛光设备的搅拌槽1内,并且使金属件完全没入搅拌槽1内搅拌颗粒22中;步骤三:使待抛光金属件6在搅拌槽1内运动对搅拌颗粒22进行搅拌,直至待抛光金属件6表面达到抛光要求;步骤四:将抛光完成的金属件从搅拌槽1内取出。上述工艺以具有多孔结构的搅拌颗粒22为介质,通过金属件对搅拌颗粒22进行搅拌的方式进行抛光,金属件在搅拌过程中与搅拌颗粒22发生摩擦,磨掉金属件表面的毛刺、凹凸不平结构等,最终使金属件表面达到抛光的效果,磨削掉的粉尘则进入到搅拌颗粒22表面的孔隙里,被搅拌颗粒22的孔隙吸收,该种抛光工艺能够充分避免金属件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在车间内飘散,实现了安全生产,同时,可以通过机械设备驱动金属件在搅拌槽1内搅拌代替人工操作,也可以一次性抛光多个金属件,避免了人工操作,提高了抛光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且避免了因人工误操作造成的不良品,即提高了抛光良品率,抛光过程中也无需使用任何抛光液等液体助剂,避免了有害液体的排放,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环。所述搅拌颗粒22为厚壳型坚果类果壳颗粒。该类颗粒具有坚硬的特性,同时颗粒表面存在大量天然毛孔,而且该类颗粒为天然纤维形成,更柔韧,摩擦过程中不会刮伤金属件表面,也不易产生粉尘。所述厚壳型坚果类果壳为巴旦果壳、夏威夷果壳或核桃壳。这些果壳比较常见,容易获得,使用成本极低,当然也可以是其它坚果果壳,可以根据金属件本身特性以及果壳获取情况进行选择和使用。所述搅拌颗粒22为1-5毫米、0.2-0.9毫米或100-200目的均等颗粒。根据对金属件表面抛光要求进行选择搅拌颗粒22的粒径,对于金属件表面抛光要求越高的,选择搅拌颗粒22粒径越小,可以根据金属件表面抛光不同阶段更换搅拌颗粒22的大小,也可以根据抛光不同要求选择其它粒径的搅拌颗粒22,均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应性调整即可,选用不同大小的搅拌颗粒22来适应不同金属件以及不同抛光要求,为本领域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抛光工艺,其特征为:具体步骤如下:/n步骤一:将金属抛光设备的搅拌槽内填入搅拌颗粒(22),所述搅拌颗粒表面具有多孔结构;/n步骤二:将待抛光金属件插入金属抛光设备的搅拌槽内,并且使金属件完全没入搅拌槽内搅拌颗粒中;/n步骤三:使待抛光金属件在搅拌槽内运动对搅拌颗粒进行搅拌,直至待抛光金属件表面达到抛光要求;/n步骤四:将抛光完成的金属件从搅拌槽内取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抛光工艺,其特征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金属抛光设备的搅拌槽内填入搅拌颗粒(22),所述搅拌颗粒表面具有多孔结构;
步骤二:将待抛光金属件插入金属抛光设备的搅拌槽内,并且使金属件完全没入搅拌槽内搅拌颗粒中;
步骤三:使待抛光金属件在搅拌槽内运动对搅拌颗粒进行搅拌,直至待抛光金属件表面达到抛光要求;
步骤四:将抛光完成的金属件从搅拌槽内取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抛光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颗粒为厚壳型坚果类果壳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抛光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壳型坚果类果壳为巴旦果壳、夏威夷果壳或核桃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抛光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颗粒为1-5毫米、0.2-0.9毫米或100-200目的均等颗粒。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抛光工艺中使用的金属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槽(1)、搅拌机架(2)、搅拌马达(3)、搅拌主轴(4)、主搅拌盘(5)、定位治具和控制系统,所述搅拌主轴能够转动的安装于搅拌机架上,主搅拌盘同轴固定套设于搅拌轴上,至少一个定位治具偏心固定安装于搅拌盘下侧面上,定位治具上能够拆卸安装有待抛光金属件(6),装有搅拌颗粒的搅拌槽恰位于主搅拌盘正下方,搅拌马达驱动搅拌主轴转动,控制系统控制搅拌马达转速和启停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还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玲,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巴菲英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