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形工件铣磨测一体化加工机床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形工件铣磨测一体化加工机床及其控制方法,属于机械制造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各个行业所使用的机械设备的越来越精密化和复杂化,其所对应的零部件所要求的加工精度也越来越高,而环形零部件在机械设备中就有着大量的应用,尤其是高精度的环形零部件,在一些高精尖领域,如医疗,航空航天以及军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制造加工时,环形零部件所对应的环形工件呈现短空心圆柱形,且其中一些环形工件壁厚较薄,装夹定位不易,还容易因装夹力过大出现变形,进行多端面加工时不方便,加工精度不高。现有的许多环形工件加工机床在加工环形工件时,安装定位麻烦,加工步骤繁琐,要经过多次装夹才能完成对环形工件的加工,导致加工误差大,加工效率低,严重影响环形工件的加工精度,废品率高,资源利用率低,且高精度的环形零件制造一直未能很好地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环形工件在机床加工过程中,定位麻烦,装夹时容易因装夹力产生变形,加工时又会因为刀具或磨头施加的力发生变形,导致加工误差大,加工得到的环形零件难以达到精度要求,废品率高,装夹次数多,操作繁琐,难以加工出高精度的环形零件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一种环形工件铣磨测一体化加工机床及其控制方法。设计了加工环形工件的专用夹具,定位和装夹时比较简单方便,环形工件的待加工面未受遮挡,机床可以一次性完成环形工件各个端面的加工,因此只需对环形工件装夹一次就可完成对环形工件的加工,大大减少了装夹次数和装夹时间,简化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形工件铣磨测一体化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床基座(1)、Z轴安装支座(2)、X轴安装面板(3)、X轴移动装置(4)、Z轴移动装置(5)、B轴旋转台(6)、铣磨运行系统(7)、测量机构(8)、工作台(9)和Y轴移动装置(10);Z轴安装支座(2)固定于机床基座(1)上,Z轴移动装置(5)固定于Z轴安装支座(2)上,X轴安装面板(3)固定于Z轴移动装置(5)上且通过Z轴移动装置(5)驱动其沿Z轴方向上下移动,X轴移动装置(4)固定于X轴安装面板(3)上,B轴旋转台(6)固定于X轴移动装置(4)上且通过X轴移动装置(4)驱动其沿X轴方向左右移动,铣磨运行系统(7)固定于B轴旋转台(6)上,测量机构(8)固定于铣磨运行系统(7)端部,工作台(9)固定于Y轴移动装置(10)上且通过Y轴移动装置(10)驱动其沿Y轴方向前后移动,Y轴移动装置(10)固定于机床基座(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工件铣磨测一体化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床基座(1)、Z轴安装支座(2)、X轴安装面板(3)、X轴移动装置(4)、Z轴移动装置(5)、B轴旋转台(6)、铣磨运行系统(7)、测量机构(8)、工作台(9)和Y轴移动装置(10);Z轴安装支座(2)固定于机床基座(1)上,Z轴移动装置(5)固定于Z轴安装支座(2)上,X轴安装面板(3)固定于Z轴移动装置(5)上且通过Z轴移动装置(5)驱动其沿Z轴方向上下移动,X轴移动装置(4)固定于X轴安装面板(3)上,B轴旋转台(6)固定于X轴移动装置(4)上且通过X轴移动装置(4)驱动其沿X轴方向左右移动,铣磨运行系统(7)固定于B轴旋转台(6)上,测量机构(8)固定于铣磨运行系统(7)端部,工作台(9)固定于Y轴移动装置(10)上且通过Y轴移动装置(10)驱动其沿Y轴方向前后移动,Y轴移动装置(10)固定于机床基座(1)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工件铣磨测一体化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机构(8)包括伸缩气缸(801)、滑动安装板(803)、接触式传感器(805),伸缩气缸(801)固定于铣磨运行系统(7)端部上,滑动安装板(803)与伸缩气缸(801)气缸轴固定连接,接触式传感器(805)固定于滑动安装板(803)上,接触式传感器(805)的接触头用于对环形工件(903)各个待加工表面进行测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形工件铣磨测一体化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铣磨运行系统(7)包括磨头总机构Ⅰ(701)、移动旋转机构Ⅰ(702)、系统安装外壳(703)、法兰连接机构、动力传动机构(707)、移动旋转机构Ⅱ(708)、磨头总机构Ⅱ(709)、动力推动机构Ⅰ(710)、速度转换机构Ⅰ(711)、系统安装盖(712)、速度转换机构Ⅱ(713)以及动力推动机构Ⅱ(714);法兰连接机构固定在所述B轴旋转台(6)上,系统安装外壳(703)与法兰连接机构固定连接,系统安装盖(712)固定在系统安装外壳(703)上;动力传动机构(707)安装在法兰连接机构内部,速度转换机构Ⅰ(711)、速度转换机构Ⅱ(713)、移动旋转机构Ⅰ(702)、移动旋转机构Ⅱ(708)均安装于系统安装外壳(703)内,磨头总机构Ⅰ(701)与磨头总机构Ⅱ(709)分别安装于系统安装外壳(703)两端部,动力推动机构Ⅰ(710)及动力推动机构Ⅱ(714)分别固定于系统安装盖(712)上;动力传动机构(707)分别连接速度转换机构Ⅰ(711)及速度转换机构Ⅱ(713);速度转换机构Ⅰ(711)连接磨头总机构Ⅱ(709),速度转换机构Ⅱ(713)连接磨头总机构Ⅰ(701);动力推动机构Ⅰ(710)与移动旋转机构Ⅱ(708)连接,动力推动机构Ⅱ(714)与移动旋转机构Ⅰ(702)连接;移动旋转机构Ⅱ(708)与磨头总机构Ⅱ(709)固定连接且与速度转换机构Ⅰ(711)转动连接,移动旋转机构Ⅰ(702)与磨头总机构Ⅰ(701)固定连接且与速度转换机构Ⅱ(713)转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形工件铣磨测一体化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机构(707)包括左牙嵌式离合器(70701)、左直齿轮(70705)、左输出传动轴(70706)、伺服电机(70710)、输入齿轮轴(70712)、右输出传动轴(70715)、右直齿轮(70717)以及右牙嵌式离合器(70721);伺服电机(70710)通过联轴器(70711)连接输入齿轮轴(70712),输入齿轮轴(70712)通过齿轮套同时与左直齿轮(70705)及右直齿轮(70717)啮合传动;左直齿轮(70705)与左输出传动轴(70706)键连接;右直齿轮(70717)与右输出传动轴(70715)键连接;左牙嵌式离合器(70701)上端与左输出传动轴(70706)固定连接,其下端与速度转换机构Ⅱ(713)的锥齿轮输入轴(71115)固定连接;右牙嵌式离合器(70721)上端与右输出传动轴(70715)固定连接,其下端与速度转换机构Ⅰ(711)的锥齿轮输入轴(71115)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形工件铣磨测一体化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度转换机构Ⅰ(711)和速度转换机构Ⅱ(713)结构相同;速度转换机构Ⅰ(711)包括固定机座(71101)、速度转换轴(71105)、左锥齿轮(71108)、锥齿轮输入轴(71115)、右锥齿轮(71117)、空心轴(71120)、惰轮轴(71124);固定机座(71101)固定于所述系统安装外壳(703)上,速度转换轴(71105)一端通过轴承与固定机座(71101)连接,空心轴(71120)同轴连接在速度转换轴(71105)外周且空心轴(71120)与速度转换轴(71105)之间设有滚针轴承,空心轴(71120)通过轴承与固定机座(71101)另一端连接;左锥齿轮(71108)与速度转换轴(71105)连接,右锥齿轮(71117)与空心轴(71120)连接;锥齿轮输入轴(71115)安装于固定机座(71101)内且其锥齿轮同时与左锥齿轮(71108)和右锥齿轮(71117)啮合传动,惰轮轴(71124)安装于固定机座(71101)内且其锥齿轮同时与左锥齿轮(71108)和右锥齿轮(71117)相啮合;锥齿轮输入轴(71115)与所述动力传动机构(707)的右牙嵌式离合器(70721)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形工件铣磨测一体化加工机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推动机构Ⅰ(710)和动力推动机构Ⅱ(714)结构相同;动力推动机构Ⅰ(710)包括步进电机(71001)、左安装支撑座(71002)、连接柄(71008)、右安装支撑座(71010)、丝杆螺母(71015)、连接套筒(71014)以及丝杆(71017);步进电机(71001)与左安装支撑座(71002)固定连接,左安装支撑座(71002)固定于所述系统安装盖(712)上,丝杆(71017)一端通过驱动联轴器与步进电机(71001)连接,丝杆(71017)另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右安装支撑座(71010)上,右安装支撑座(71010)固定于所述系统安装盖(712)上;丝杆螺母(71015)与丝杆(71017)进行丝杆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冀世军,孙仍权,赵继,贺秋伟,胡志清,代汉达,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