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体组件螺栓安装槽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656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筒体组件螺栓安装槽加工工艺,属于航空部件加工技术领域,步骤包括如下:步骤一:将加强板上需要加工螺栓安装槽或腰形孔的位置进行预加工形成孔或槽;步骤二:加强板与法兰、筒体焊接;步骤三:经预加工形成孔或槽向加强板需要加工螺栓安装槽和腰形孔的位置灌蜡;步骤四:对加强板上的加工螺栓安装槽和腰形孔进行加工;步骤五:加热至蜡熔化全部倒出;当螺栓安装槽、腰形孔被加工贯穿成型时,固化的蜡位于底部,加工的工具端部会存在余热将蜡熔化,当退出加工的工具后,碎削与熔熔融的蜡混合,而后碎削被蜡固化包裹,从加工成型后的螺栓安装槽、腰形孔将包裹碎削和蜡体全部快速取出,解决了现有技术碎削会掉落至空腔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筒体组件螺栓安装槽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筒体组件螺栓安装槽加工工艺,属于航空部件加工

技术介绍
航空发动机上安装有大直径环形薄壁空腔的筒体类机匣,筒体的组件主要由均为环形的法兰1、筒体2以及加强板3组成,在三者进行组装时,加强板的两端需要分别与法兰、筒体焊接,使得法兰、筒体以及加强板三者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空腔,而后再对加强板上的多处螺栓安装槽31及腰形孔32进行加工;为了保证螺栓安装槽及腰形孔的位置精度,只能在法兰、筒体以及加强板三者连接成整体后进行加工;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当螺栓安装槽及腰形孔在加强板加工通后,加工碎削会掉落至三者形成的空腔内很难完全取出,在对产品进行动平衡或抗振动等性能测试时,残留的碎削会在空腔内产生运动,影响产品性能测试的结果,同时也会对筒体和加强板进行刮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筒体组件螺栓安装槽加工工艺。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筒体组件螺栓安装槽加工工艺,步骤包括如下:>步骤一:将加强板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筒体组件螺栓安装槽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如下:/n步骤一:将加强板(3)上需要加工螺栓安装槽(31)或腰形孔(32)的位置进行预加工形成孔或槽;/n步骤二:加强板(3)轴向的周向两头端面分别与法兰(1)、筒体(2)焊接,均为环形的法兰(1)、筒体(2)、加强板(3)形成一个环形空腔;/n步骤三:通过预加工形成孔或槽向加强板(3)需要加工螺栓安装槽(31)和腰形孔(32)的位置灌蜡,蜡固化后从空腔对加工螺栓安装槽(31)和腰形孔(32)的位置进行支撑;/n步骤四:对加强板(3)上的加工螺栓安装槽(31)和腰形孔(32)进行加工,当螺栓安装槽(31)、腰形孔(32)被加工贯穿成型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筒体组件螺栓安装槽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如下:
步骤一:将加强板(3)上需要加工螺栓安装槽(31)或腰形孔(32)的位置进行预加工形成孔或槽;
步骤二:加强板(3)轴向的周向两头端面分别与法兰(1)、筒体(2)焊接,均为环形的法兰(1)、筒体(2)、加强板(3)形成一个环形空腔;
步骤三:通过预加工形成孔或槽向加强板(3)需要加工螺栓安装槽(31)和腰形孔(32)的位置灌蜡,蜡固化后从空腔对加工螺栓安装槽(31)和腰形孔(32)的位置进行支撑;
步骤四:对加强板(3)上的加工螺栓安装槽(31)和腰形孔(32)进行加工,当螺栓安装槽(31)、腰形孔(32)被加工贯穿成型时,由于固化的蜡位于底部,加工的工具端部会存在余热将蜡熔化,当退出加工的工具后,碎削与熔熔融的蜡混合,而后碎削被蜡固化包裹;
步骤五:加热至蜡熔化,从螺栓安装槽(31)和腰形孔(32)内全部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体组件螺栓安装槽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灌蜡也可以替换成橡胶或松油或动物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体组件螺栓安装槽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加强板(3)先沿轴向切开,加强板(3)轴向的周向两头端面再分别与法兰(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欣星方志忠黄德敏杨勇刚徐子清刘兴红甘慈琴陈冰张大勇张良基何刚滕建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