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转动焊接机,包括底座,在底座上端面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静头部和动头部,所述静头部和动头部相对一端均形成有锥形头,所述定位组件前侧设置有辅助送料机构,所述辅助送料机构包括一组滑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滑动架,升降气缸固定在滑动架上,在底座下方设置有水平气缸,所述水平气缸的活塞杆与滑动架通过连接板连接,滑动架两端对应设置有滑柱,所述升降架可上下滑动设置在滑柱上,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升降架连接,在升降架上设置有送料槽;本装置通过改进设置了专用辅助上料机构,可以准确送至锥形头顶尖处进行压紧固定,不仅定位准确,而且安全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动焊接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焊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转动焊接机。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螺纹套管作为固定连接部件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现有的螺纹套管的加工是将一个套管段的两端与螺母通过焊接连接一体。在采用电焊机焊接时,需要将工件接地,对于工件旋转环缝焊接时,如何将工件通过导线与接地线连接,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焊接称作熔接、镕接,是一种以加热、高温或者高压的方式接合金属,焊接需要肢体带动焊接装置与工件接触,焊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且手动带动工件与焊接装置接触会出现焊接不均匀,气孔、未焊透的现象。焊接操作是一种均速、稳定的操作过程,只有在均速、稳定的条件下,才能获得优良的焊缝质量。在不转动状态下,只能进行全位置焊接,全位置焊接的操作难度极高,相应的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要求极高,且焊缝质量合格率较低。目前,现有的地线与工件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用夹子连接,即用夹子直接夹住电缆与工件连接。该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容易造成电缆绕圈损伤,且电缆的损耗非常大。再就是使用普通的接地转子,但是接地转子容易发热变形,而且随着工件的转动,工作一段时间后会使接地转子卡死,无法转动。因此,如果直接使地线固定在工件上进行焊接的方法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电缆的使用寿命短。如果采用普通的接地转子,不仅产品的质量受到影响外,集聚的高温对生产作业人员的安全也构威胁。另外采用转动焊接的方式,会存在上料不便的问题,若采用人工上料,会导致定位误差大,产品质量低,且徒手人工上料,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上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转动焊接机,本装置通过改进设置了专用辅助送料机构,可以实现待焊接工件的准确定位,同时气缸进行辅助上料,可以准确送至锥形头顶尖处进行压紧固定,本装置定位准确,且安全高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动焊接机,包括底座,在底座上端面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静头部和动头部,静头部和动头部相对一端均形成有锥形头,所述定位组件前侧设置有辅助送料机构,所述辅助送料机构包括一组滑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滑动架,升降气缸固定在滑动架上,在底座下方设置有水平气缸,在底座上形成有用于穿设连接板的让位孔,所述水平气缸的活塞杆与滑动架通过连接板连接,滑动架两端对应设置有滑柱,升降架可上下滑动设置在滑柱上,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升降架连接,在升降架上设置有送料槽;所述静头部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支撑框上,静头部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在静头部位于支撑框内的一段上设置有带轮,驱动电机通过皮带带动静头部转动;在静头部的尾端形成有导电端,所述导电端上压设弹性压件,弹性压件与接地板导线连接,所述动头部安装在顶紧气缸的活塞杆端部,顶紧气缸水平设置;所述弹性压件包括弧形压板、导向杆和压簧,所述弧形压板包括与静头部尾端接触的弧形段,在弧形段的两侧向外延伸形成有压板段,所述弧形段的内弧面与静头部的外圆面接触,导向杆设置在静头部的两侧的底座上,导向杆包括上段的螺纹端和下段的光滑段,导向杆穿过压板段的导向孔,在导向杆的螺纹段上设置有调节螺母,压簧穿设在调节螺母和压板段之间的导向杆上。进一步改进本方案,所述压板段上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通过导线与接地板连接,在接地板上设置有用于缠绕导线的接线柱。进一步改进本方案,所述连接柱的一端与压板段焊接固定,在连接柱的外圆面上形成有外螺纹,连接柱上穿设有紧固螺母,在导线和紧固螺母之间的连接柱上还穿设有压垫,压垫用于压紧导线连接头,使导线连接头与压板段充分接触。进一步改进本方案,所述送料槽横截面为半圆环形结构,送料槽内设置有用于容纳待焊接螺母的两个螺母槽,在两个螺母槽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待焊接套管的空间。进一步改进本方案,所述静头部和动头部的锥形头上均安装有挡片,用于防止焊渣向两侧飞溅。进一步改进本方案,在定位组件的一侧设置有弧形罩。进一步改进本方案,所述弧形段内弧面形成有多条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的内弧面其中一端处形成有通孔,所述弧形凸起与静头部的尾端外圆面接触,在两个相邻弧形凸起之间形成沟槽结构,在对应弧形凸起的压板段上端面,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侧壁底部与所述通孔连通。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焊接机,保证调整螺套焊接过程中与接地板导电连接,在静头部的端部有弧形压板,弧形压板在弹性压件的压迫下,充分与导电接地端接触,在弧形压板上设置有接线柱与接地板通过导线连接,保证了调整螺套与接地板的形成导电通路。在作业过程中弧形压板会有一定的磨损,因此压簧可以自动调整适应,另外每使用一段时间,可以通过旋紧调节螺母,以压紧压簧,保证弧形压板与导电接地端充分接触。本装置采用自动辅助送料机构,在外侧通过人工或机器辅助将原材料的待焊接螺母和套管放置进送料槽中,通过将螺母卡进沉槽中,待焊接套管刚好位于两个待焊接螺母之间,之后配合水平气缸和升降气缸的作用,将送料槽送至锥形头顶尖位置,实现了快速准确送料定位,且大大减小了校准焊接的误差,提升了操作安全性。2、本专利技术,针对由待焊接套管和螺母组成的调整螺套的结构,设置了专门的定位焊接装置,设置顶紧气缸用于套管和两个螺母对接好后,伸长顶紧气缸的活塞杆,并通过两个锥形头将待焊接套管和螺母压合,锥形头刚好固定卡入螺孔处驱动电机带动静头部转动,此时调整螺套会随之发生转动,焊枪在固定位置,即可随着调整螺套的转动,对套管和螺母之间焊缝处进行焊接。3、本专利技术,考虑到为了进一步减小弧形压板与静头部导电接地端的摩擦力,将弧形段的内弧面设置为多条弧形凸起,同时接触面注入导电膏,通过静头部的转动,导电膏会被均匀涂在两个部件的接触面上,导电膏可以增大有效接触面积,润滑接触面,使得导电效果大大增强,同时减小了两个部件之间的相对摩擦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转动焊接机一个视角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转动焊接机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弹性压件的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弧形压板的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辅助送料机构的立体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滚动轴承处的结构图;图中标记:1、底座,2、静头部,2-1、导电接地端,3、动头部,4、支撑框,5、顶紧气缸,5-1、气缸控制阀,6、挡片,7、弧形罩,8、驱动电机,8-1、控制器,9、带轮,10、滑轨,11、水平气缸,12、滑动架,13、升降架,14、滑柱,15、升降气缸,16、送料槽,16-1、螺母槽,17、连接板,18、让位孔,100、弹性压件,101、弧形压板,1011、弧形段,1012、压板段,1013、连接柱,1014、紧固螺母,1015、压垫,1016、弧形凸起,1017、通孔,1018、容纳腔,1019、导向孔,102、导向杆,103、压簧,104、调节螺母;200、接地板,201、接线柱,300、滚动轴承,301、导电胶套,302、导电铜片,3021、铜片接头,3022、固定端头,400、支撑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动焊接机,包括底座(1),在底座(1)上端面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静头部(2)和动头部(3),静头部(2)和动头部(3)相对一端均形成有锥形头,其特征在于:/n所述定位组件前侧设置有辅助送料机构,所述辅助送料机构包括一组滑轨(10),所述滑轨(10)上设置有滑动架(12),升降气缸(15)固定在滑动架(12)上,在底座(1)下方设置有水平气缸(11),在底座(1)上形成有用于穿设连接板(17)的让位孔(18),所述水平气缸(11)的活塞杆与滑动架(12)通过连接板(17)连接,滑动架(12)两端对应设置有滑柱(14),升降架(13)可上下滑动设置在滑柱(14)上,升降气缸(15)的活塞杆与升降架(13)连接,在升降架(13)上设置有送料槽(16);/n所述静头部(2)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支撑框(4)上,静头部(2)通过驱动电机(8)驱动,在静头部(2)位于支撑框(4)内的一段上设置有带轮(9),驱动电机(8)通过皮带带动静头部(2)转动;在静头部(2)的尾端形成有导电端(2-1),所述导电端(2-1)上压设弹性压件(100),弹性压件(100)与接地板(200)导线连接,所述动头部(3)安装在顶紧气缸(5)的活塞杆端部,顶紧气缸(5)水平设置;/n所述弹性压件(100)包括弧形压板(101)、导向杆(102)和压簧(103),所述弧形压板(101)包括与静头部(2)尾端接触的弧形段(1011),在弧形段(1011)的两侧向外延伸形成有压板段(1012),所述弧形段(1011)的内弧面与静头部(2)的外圆面接触,导向杆(102)设置在静头部(2)的两侧的底座(1)上,导向杆(102)包括上段的螺纹端和下段的光滑段,导向杆(102)穿过压板段(1012)的导向孔(1019),在导向杆(102)的螺纹段上设置有调节螺母(104),压簧(103)穿设在调节螺母(104)和压板段(1012)之间的导向杆(10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动焊接机,包括底座(1),在底座(1)上端面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静头部(2)和动头部(3),静头部(2)和动头部(3)相对一端均形成有锥形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组件前侧设置有辅助送料机构,所述辅助送料机构包括一组滑轨(10),所述滑轨(10)上设置有滑动架(12),升降气缸(15)固定在滑动架(12)上,在底座(1)下方设置有水平气缸(11),在底座(1)上形成有用于穿设连接板(17)的让位孔(18),所述水平气缸(11)的活塞杆与滑动架(12)通过连接板(17)连接,滑动架(12)两端对应设置有滑柱(14),升降架(13)可上下滑动设置在滑柱(14)上,升降气缸(15)的活塞杆与升降架(13)连接,在升降架(13)上设置有送料槽(16);
所述静头部(2)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支撑框(4)上,静头部(2)通过驱动电机(8)驱动,在静头部(2)位于支撑框(4)内的一段上设置有带轮(9),驱动电机(8)通过皮带带动静头部(2)转动;在静头部(2)的尾端形成有导电端(2-1),所述导电端(2-1)上压设弹性压件(100),弹性压件(100)与接地板(200)导线连接,所述动头部(3)安装在顶紧气缸(5)的活塞杆端部,顶紧气缸(5)水平设置;
所述弹性压件(100)包括弧形压板(101)、导向杆(102)和压簧(103),所述弧形压板(101)包括与静头部(2)尾端接触的弧形段(1011),在弧形段(1011)的两侧向外延伸形成有压板段(1012),所述弧形段(1011)的内弧面与静头部(2)的外圆面接触,导向杆(102)设置在静头部(2)的两侧的底座(1)上,导向杆(102)包括上段的螺纹端和下段的光滑段,导向杆(102)穿过压板段(1012)的导向孔(1019),在导向杆(102)的螺纹段上设置有调节螺母(104),压簧(103)穿设在调节螺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霞,
申请(专利权)人:王俊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