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新能源充电桩领域,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以及固定装置,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壳体、触控屏、指示灯、刷卡感应器、支撑架、电源接口、卡扣板、充电线接口、充电线、充电线接头以及启停开关,触控屏设置于充电桩壳体的正面,支撑架设置于充电桩壳体的右侧面,电源接口以及充电线接口设置于充电桩壳体的底部,卡扣板设置于充电桩壳体的底部,充电线接头设置于充电线的尾端,启停开关设置于充电线接头上,触控屏、指示灯、刷卡感应器以及充电线接口均与电源接口电连接;由于使用胶合层以及卡扣装置安装充电桩,更加方便操作,且不需要破坏墙体;由于界面设置简洁,用户操作更加简单方便。用户操作更加简单方便。用户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0001]本技术属于新能源充电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结合中国的能源资源状况和国际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预计到2025年后,中国普通汽油车占乘用车的保有量将仅占50%左右,而先进柴油车、燃气汽车、生物燃料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将迅猛发展。与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相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近些年也得到较大程度的普及。
[0003]如今的新能源充电桩,安装时都与传统设备一样,通过螺栓等零件来固定,不免要对墙体或者地面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而且操作起来也需要众多工具的辅助,安装起来并不是很方便。
[0004]本技术通过改变固定装置,在很大程度上使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安装方式变得足够简单方便,更加方便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旨在解决充电桩安装不够简单方便的问题。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以及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包括充电桩壳体、触控屏、指示灯、刷卡感应器、支撑架、电源接口、卡扣板、充电线接口、充电线、充电线接头以及启停开关,所述触控屏设置于所述充电桩壳体的正面,所述指示灯设置于所述触控屏的下方,所述刷卡感应器设置于所述指示灯的下方,所述支撑架设置于所述充电桩壳体的右侧面,所述电源接口以及所述充电线接口设置于所述充电桩壳体的底部,所述卡扣板设置于所述充电桩壳体的底部,所述充电线首端设置于所述充电线接口上,所述充电线接头设置于所述充电线的尾端,所述启停开关设置于所述充电线接头上,所述触控屏、所述指示灯、所述刷卡感应器以及所述充电线接口均与所述电源接口电连接;
[0007]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胶合层、固定板以及卡槽,所述胶合层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背面,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正面。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触控屏为OLED屏。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桩壳体的材料为铝合金,所述固定板的材料为合金钢。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充电桩壳体之间通过螺钉连接。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充电线外层为绝缘合成橡胶。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胶合层为强力胶。
[0013]关于实施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由于使用胶合层以及卡扣装置安装充电桩,更加方便操作,且不需要破坏墙体;由于界面设置简洁,用户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视角视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视角视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充电桩的结构视图;
[0017]图4是本技术的固定装置的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9]参照图1
‑
图4,本技术为一种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100以及固定装置200,其特征在于:充电桩100包括充电桩壳体101、触控屏102、指示灯103、刷卡感应器104、支撑架105、电源接口106、卡扣板107、充电线接口111、充电线112、充电线接头113以及启停开关114,触控屏102设置于充电桩壳体101的正面,指示灯103设支撑架置于触控屏 102的下方,刷卡感应器104设置于指示灯103的下方,105设置于充电桩壳体101的右侧面,电源接口106以及充电线接口111设置于充电桩壳体101 的底部,卡扣板107设置于充电桩壳体101的底部,充电线112首端设置于充电线接口111上,充电线接头113设置于充电线112的尾端,启停开关114 设置于充电线接头113上,触控屏102、指示灯103、刷卡感应器104以及充电线接口111均与电源接口106电连接;
[0020]固定装置200包括胶合层201、固定板202以及卡槽203,胶合层201设置于固定板202的背面,卡槽203设置于固定板202的正面。
[0021]触控屏102为OLED屏,屏幕技术相对成熟。
[0022]充电桩壳体101的材料为铝合金,固定板202的材料为合金钢,铝合金相对轻便,合金钢提供足够的强度。
[0023]支撑架105与充电桩壳体101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可以根据需要拆装。
[0024]充电线112外层为绝缘合成橡胶,提供绝缘保护,且不易破损。
[0025]胶合层201为强力胶,提供足够的粘贴力。
[0026]使用本技术时,首先通过胶合层201将固定板202粘贴到工作位置,用力按实并确保固定后,将卡扣板107对准插入到卡槽203当中,然后通过电源接口106接通电源,即完成准备工作;用户使用时,只需要通过触控屏 102操作选择充电模式和速率并通过刷卡感应器104刷卡缴费成功后,将充电线接头113从充电桩壳体101上拔下,然后插入到自己的设备中,按下启停开关114即可开始充电。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充电桩(100)以及固定装置(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100)包括充电桩壳体(101)、触控屏(102)、指示灯(103)、刷卡感应器(104)、支撑架(105)、电源接口(106)、卡扣板(107)、充电线接口(111)、充电线(112)、充电线接头(113)以及启停开关(114),所述触控屏(102)设置于所述充电桩壳体(101)的正面,所述指示灯(103)设置于所述触控屏(102)的下方,所述刷卡感应器(104)设置于所述指示灯(103)的下方,所述支撑架(105)设置于所述充电桩壳体(101)的右侧面,所述电源接口(106)以及所述充电线接口(111)设置于所述充电桩壳体(101)的底部,所述卡扣板(107)设置于所述充电桩壳体(101)的底部,所述充电线(112)首端设置于所述充电线接口(111)上,所述充电线接头(113)设置于所述充电线(112)的尾端,所述启停开关(114)设置于所述充电线接头(113)上,所述触控屏(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霞,
申请(专利权)人:王俊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