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便携式应急卫星安全通信天伺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卫星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便携式应急卫星安全通信天伺系统。
技术介绍
便携式应急卫星安全通信天伺系统是一种可以快速地在人可以到达的地方搭建安全通信平台的一种设备,其通常用于因为突发事件而导致的常规通信设备被破坏或瘫痪的情况。授权公告号为CN102983902B的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1米2后馈型全自动便携式应急卫星通信天伺系统,包括便携箱以及安装在便携箱内的天线结构单元和天线控制单元。虽然上述1米2后馈型全自动便携式应急卫星通信天伺系统具有携带方便等诸多优点,但是依然存在以下不足:上述1米2后馈型全自动便携式应急卫星通信天伺系统不具有除雪功能,当使用上述1米2后馈型全自动便携式应急卫星通信天伺系统在进行通信的时,为了保证能够正常通信,则需要人工除雪,如此及其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便携式应急卫星安全通信天伺系统,使之具有自动除雪功能,使其可以在下雪天气也可保持正常通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自动便携式应急卫星安全通信天伺系统,包括:便携箱,所述便携箱包括箱体和箱盖;以及设置在所述便携箱内的天线结构单元,所述天线结构单元包括:反射面,其用于反射信号;馈源组件,其用于接收所述反射面反射的信号;升降单元,其用于对所述第一反射面和馈源组件上下位置进行调整;方位调节单元,其用于对所述反射面的方位进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便携式应急卫星安全通信天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便携箱,所述便携箱包括箱体和箱盖;以及/n设置在所述便携箱内的天线结构单元,所述天线结构单元包括:/n反射面,其用于反射信号;/n馈源组件,其用于接收所述反射面反射的信号;/n升降单元,其用于对所述第一反射面和馈源组件上下位置进行调整;/n方位调节单元,其用于对所述反射面的方位进行调整;/n俯仰角调节单元,其用于对所述反射面的俯仰角进行调整;/n除雪单元,其用于清除所述反射面上的积雪;/n输入终端单元,所述输入终端单元用于输入所述天伺系统的安装所在地的经度与纬度信息、待寻星的卫星编号信息、高度调节信息和除雪信息;/n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输入终端单元的信息;以及/n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通信单元接收到的相关信息控制所述升降单元、方位调节单元、俯仰调节单元和除雪单元进行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便携式应急卫星安全通信天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便携箱,所述便携箱包括箱体和箱盖;以及
设置在所述便携箱内的天线结构单元,所述天线结构单元包括:
反射面,其用于反射信号;
馈源组件,其用于接收所述反射面反射的信号;
升降单元,其用于对所述第一反射面和馈源组件上下位置进行调整;
方位调节单元,其用于对所述反射面的方位进行调整;
俯仰角调节单元,其用于对所述反射面的俯仰角进行调整;
除雪单元,其用于清除所述反射面上的积雪;
输入终端单元,所述输入终端单元用于输入所述天伺系统的安装所在地的经度与纬度信息、待寻星的卫星编号信息、高度调节信息和除雪信息;
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输入终端单元的信息;以及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通信单元接收到的相关信息控制所述升降单元、方位调节单元、俯仰调节单元和除雪单元进行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便携式应急卫星安全通信天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雪单元包括:
内齿圈,其转动设置在所述反射面的中心位置;
刮雪件,其与所述内齿圈的外周面连接并可随着所述内齿圈的转动而转动;
第一电机,其用于驱动所述内齿圈转动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便携式应急卫星安全通信天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雪单元还包括填充挡板、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一复位弹簧,所述反射面设置有通孔,所述刮雪件设置在所述通孔处,且所述刮雪件与所述通孔相适应,所述刮雪件的顶部和底部均与所述反射面的弧度相适应,所述内齿圈的外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刮雪件通过所述滑槽与所述内齿圈滑动连接,所述填充挡板与所述通孔相适应,且所述填充挡板的顶部与所述反射面的弧度相适应,所述填充挡板滑动设置在所述通孔处,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设置在所述填充挡板的底部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填充挡板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设置在所述滑槽内,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具有使所述刮雪件向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运动的趋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便携式应急卫星安全通信天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单元包括:
升降台,所述升降台滑动设置在所述箱体内;
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为自锁电机,其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部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锥齿轮;
第一丝杠,四个所述第一丝杠转动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底部并绕所述主动锥齿轮的旋转中心线均匀分布,所述第一丝杠的一端设置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与所述主动锥齿轮啮合;
第一螺母,四个所述第一螺母分别与四个所述第一丝杠螺纹连接;以及
连接杆,四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四个所述第一螺母铰接、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