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踏面清扫集控箱,涉及踏面清扫集控箱技术领域,为解决不能准确度控制气体流量大小,单位时间内气体流量过多降低踏面清扫器的清扫能力,踏面清扫不佳的问题。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外部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推拉手,所述底座的下方设置有万向轮,所述安装座的上方设置有调压阀,所述调压阀的另一侧设置有过滤仓,所述过滤仓的一侧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一侧设置有润湿箱,所述推拉手的下方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下方设置有注液管,所述底座的下方设置有灰尘收集槽,所述灰尘收集槽的一侧设置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外部设置有电磁阀,所述过滤仓的内部设置有排渣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踏面清扫集控箱
本技术涉及踏面清扫集控箱
,具体为一种踏面清扫集控箱。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交通出行液逐渐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其中动车交通因其速度快,行驶稳定受到人们的喜爱。在高铁动车设备领域,常采用踏面清扫控制阀箱用于控制踏面清扫器动作,其主要作用是当需要进行踏面清扫时,接收清扫指令,将电信号转换为压力信号,控制踏面清扫器进行踏面清扫工作。目前,踏面清扫器是通过空气驱动的,气体流量控制需要依赖于调节气源气体流量,相比于气路,气源稳定性更难控制,单位时间内气体流量过多就会导致踏面清扫器的清扫能力降低,不能对空气进行彻底清理,踏面清扫不佳,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踏面清扫集控箱来解决这人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踏面清扫集控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不能准确度控制气体流量大小,单位时间内气体流量过多降低踏面清扫器的清扫能力,踏面清扫不佳,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踏面清扫集控箱,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座,且安装座与底座贴合连接,所述安装座的外部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与底座和安装座之间通过锁紧螺母连接,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推拉手,且推拉手与箱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底座的下方设置有万向轮,万向轮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万向轮的一侧均设置有刹片,且刹片与万向轮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座的上方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且进气管的一端贯穿箱体并延伸至箱体的外部,所述风机的另一侧设置有过滤仓,所述过滤仓的一侧设置有调压阀,所述调压阀的一侧设置有润湿箱,且风机、过滤仓、调压阀和润湿箱均与安装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风机、过滤仓、调压阀和润湿箱之间均通过橡胶软管密封连接,所述推拉手的下方设置有出气管,且出气管的一端贯穿箱体并延伸至润湿箱的内部,所述出气管的下方设置有注液管,且注液管的一端贯穿箱体并延伸至润湿箱的内部,所述底座的下方设置有灰尘收集槽,且灰尘收集槽与底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灰尘收集槽的一侧设置有排液管,且排液管的一端贯穿底座和安装座并延伸至润湿箱的内部,所述排液管的外部设置有电磁阀,且电磁阀与排液管密封连接,所述过滤仓的内部设置有排渣管,且排渣管的一端贯穿安装座和底座并延伸至灰尘收集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风机与安装座之间设置有硅胶垫,且硅胶垫分别与风机和安装座相贴合。优选的,所述推拉手的外部设置有防滑垫,且防滑垫与推拉手贴合连接。优选的,四个所述万向轮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柱,且弹性支撑柱分别与万向轮和底座气焊连接。优选的,所述箱体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密封垫,且密封垫分别与箱体和底座相贴合。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外部设置有丙烯酸涂层,且丙烯酸涂层与箱体的外壁贴合连接。优选的,所述排渣管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网,且过滤网与过滤仓的内壁贴合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技术装置通过风机、过滤网和调压阀的设置,在风机的作用下借助用户出气管道可以将动车组上混合灰尘的气体进行抽取,并注入到过滤仓中,气体在经过过滤网时,过滤网会对气体进行过滤,继而将混合的灰尘过滤下来,继而增加气体的洁净度,便于乘客的呼吸;调压阀可以调节气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气体流量大小,提高气体清理能力。解决了动车组不能对气体流量大小准确控制,单位时间内踏面清扫器的清扫能力不佳,清扫效率不佳的问题。2.该技术装置通过润湿箱的设置,过滤的气体在注入到润湿箱中,润湿箱中的润湿液体会将未被过滤的微笑颗粒进行吸附并润湿气体,增加气体的润适度。解决了润湿的气体在空气中循环流动时,能够有效的降低空气干燥的问题。3.该技术装置通过弹性支撑柱的设置,弹性支撑柱在受到外力时,能够利用自身特性可以将冲击力进行缓冲,从而提高集控箱整体的抗振动性能。解决了集控箱抗振动性能不佳,在受到外界冲击力容易导致集控箱受损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箱体与底座和安装座的连接关系图;图4为本技术的过滤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箱体;3、丙烯酸涂层;4、安装座;5、过滤仓;6、风机;7、进气管;8、调压阀;9、润湿箱;10、推拉手;11、出气管;12、注液管;13、排液管;14、电磁阀;15、灰尘收集槽;16、弹性支撑柱;17、万向轮;18、刹片;19、防滑垫;20、密封垫;21、锁紧螺母;22、过滤网;23、排渣管;24、橡胶软管;25、硅胶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踏面清扫集控箱,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座4,且安装座4与底座1贴合连接,安装座4的外部设置有箱体2,箱体2与底座1和安装座4之间通过锁紧螺母21连接,箱体2的一侧设置有推拉手10,且推拉手10与箱体2通过螺钉连接,推拉手10带动集控箱进行移动,底座1的下方设置有万向轮17,万向轮17设置有四个,万向轮17便于集控箱转向移动,四个万向轮17的一侧均设置有刹片18,且刹片18与万向轮17转动连接,刹片18可以对万向轮17进行限位,继而对集控箱进行固定,安装座4的上方设置有风机6,风机6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7,且进气管7的一端贯穿箱体2并延伸至箱体2的外部,风机6可以将混合灰尘的气体进行抽取,风机6的另一侧设置有过滤仓5,过滤仓5可以对抽取的气体进行过滤,过滤仓5的一侧设置有调压阀8,调压阀8可以调节气压,调压阀8的一侧设置有润湿箱9,且风机6、过滤仓5、调压阀8和润湿箱9均与安装座4通过螺钉连接,润湿箱9可以对排出的气体润湿,风机6、过滤仓5、调压阀8和润湿箱9之间均通过橡胶软管24密封连接,推拉手10的下方设置有出气管11,且出气管11的一端贯穿箱体2并延伸至润湿箱9的内部,出气管11的下方设置有注液管12,且注液管12的一端贯穿箱体2并延伸至润湿箱9的内部,底座1的下方设置有灰尘收集槽15,且灰尘收集槽15与底座1通过螺钉连接,灰尘收集槽15的一侧设置有排液管13,且排液管13的一端贯穿底座1和安装座4并延伸至润湿箱9的内部,排液管13的外部设置有电磁阀14,且电磁阀14与排液管13密封连接,过滤仓5的内部设置有排渣管23,且排渣管23的一端贯穿安装座4和底座1并延伸至灰尘收集槽15的内部。进一步,风机6与安装座4之间设置有硅胶垫25,且硅胶垫25分别与风机6和安装座4相贴合。通过硅胶垫25可以缓冲风机6工作产生的振动,降低噪音。进一步,推拉手10的外部设置有防滑垫19,且防滑垫19与推拉手10贴合连接。通过防滑垫19可以极大的增加使用者与推拉手10之间的接触摩擦力。进一步,四个万向轮17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撑柱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踏面清扫集控箱,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座(4),且安装座(4)与底座(1)贴合连接,所述安装座(4)的外部设置有箱体(2),所述箱体(2)与底座(1)和安装座(4)之间通过锁紧螺母(21)连接,所述箱体(2)的一侧设置有推拉手(10),且推拉手(10)与箱体(2)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底座(1)的下方设置有万向轮(17),万向轮(17)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万向轮(17)的一侧均设置有刹片(18),且刹片(18)与万向轮(17)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座(4)的上方设置有调压阀(8),所述调压阀(8)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7),且进气管(7)的一端贯穿箱体(2)并延伸至箱体(2)的外部,所述调压阀(8)的另一侧设置有过滤仓(5),所述过滤仓(5)的一侧设置有风机(6),所述风机(6)的一侧设置有润湿箱(9),且风机(6)、过滤仓(5)、调压阀(8)和润湿箱(9)均与安装座(4)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风机(6)、过滤仓(5)、调压阀(8)和润湿箱(9)之间均通过橡胶软管(24)密封连接,所述推拉手(10)的下方设置有出气管(11),且出气管(11)的一端贯穿箱体(2)并延伸至润湿箱(9)的内部,所述出气管(11)的下方设置有注液管(12),且注液管(12)的一端贯穿箱体(2)并延伸至润湿箱(9)的内部,所述底座(1)的下方设置有灰尘收集槽(15),且灰尘收集槽(15)与底座(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灰尘收集槽(15)的一侧设置有排液管(13),且排液管(13)的一端贯穿底座(1)和安装座(4)并延伸至润湿箱(9)的内部,所述排液管(13)的外部设置有电磁阀(14),且电磁阀(14)与排液管(13)密封连接,所述过滤仓(5)的内部设置有排渣管(23),且排渣管(23)的一端贯穿安装座(4)和底座(1)并延伸至灰尘收集槽(15)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踏面清扫集控箱,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座(4),且安装座(4)与底座(1)贴合连接,所述安装座(4)的外部设置有箱体(2),所述箱体(2)与底座(1)和安装座(4)之间通过锁紧螺母(21)连接,所述箱体(2)的一侧设置有推拉手(10),且推拉手(10)与箱体(2)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底座(1)的下方设置有万向轮(17),万向轮(17)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万向轮(17)的一侧均设置有刹片(18),且刹片(18)与万向轮(17)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座(4)的上方设置有调压阀(8),所述调压阀(8)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7),且进气管(7)的一端贯穿箱体(2)并延伸至箱体(2)的外部,所述调压阀(8)的另一侧设置有过滤仓(5),所述过滤仓(5)的一侧设置有风机(6),所述风机(6)的一侧设置有润湿箱(9),且风机(6)、过滤仓(5)、调压阀(8)和润湿箱(9)均与安装座(4)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风机(6)、过滤仓(5)、调压阀(8)和润湿箱(9)之间均通过橡胶软管(24)密封连接,所述推拉手(10)的下方设置有出气管(11),且出气管(11)的一端贯穿箱体(2)并延伸至润湿箱(9)的内部,所述出气管(11)的下方设置有注液管(12),且注液管(12)的一端贯穿箱体(2)并延伸至润湿箱(9)的内部,所述底座(1)的下方设置有灰尘收集槽(15),且灰尘收集槽(15)与底座(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灰尘收集槽(15)的一侧设置有排液管(13),且排液管(13)的一端贯穿底座(1)和安装座(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龙,周斌,夏学才,涂明刚,姚文平,杨祖华,罗建华,徐涛,胡祥林,段小和,汤远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航天波纹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