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433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滤芯结构,包括滤芯盖、外壳、固定板、滤芯以及后壳,滤芯盖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第三壳体,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延伸壁与第一延伸壁连接的底壁,底壁上开设进水孔、出水孔及排水孔,第一延伸壁与外壳通过固定板相连接;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延伸壁,第二延伸壁固定于底壁,且插接于滤芯,连通出水孔和滤芯;第三壳体罩设于第二壳体,包括固定于底壁的第三延伸壁,第三延伸壁罩设于滤芯,且远离底壁的端部与滤芯相抵接;进水孔及排水孔位于第二延伸壁的外侧,且进水孔位于第三延伸壁的外侧,至少一部分排水孔位于第三延伸壁的内部;外壳与后盖卡扣连接,滤芯的一端悬置固定于外壳内,另一端悬置固定于后盖内;方便装拆和更换滤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滤芯结构
本技术涉及净水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滤芯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人们对饮用水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净水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净水器作为一种水处理设备,通过接入市政用水,井水,山泉水等,经过内部净化处理,输出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健康标准的饮用水,广泛应用于公共饮水、家庭厨房、输水管道等场合。现有的净水器的主要部件为滤芯结构,滤芯结构主要包括机壳及固定在机壳内的滤芯、水路结构、滤芯座等结构,通过水路结构的进水口输入市政用水,经过滤芯过滤水中的漂浮物、重金属、细菌、病毒、余氯、泥沙、铁锈、微生物等,并通过水路结构的出水口输出饮用水,而为了避免滤芯长时间使用影响出水水质,造成二次污染,滤芯随着过滤水次数的增加需要进行更换,但是目前的过滤器中由于机壳的结构及固定连接方式的限制只能从一端进行换芯,需要将水路结构的结构件全部拆除才能够取出滤芯,而且由于水路结构较为复杂,内部零件较多,需要相互组合实现密封,在更换滤芯后重新装配时需要重新设置密封配合,导致维护成本较高,产品良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装拆及滤芯更换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滤芯结构。一种滤芯结构,包括滤芯盖、外壳、固定板、滤芯以及后壳,所述滤芯盖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第三壳体,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管状第一延伸壁与所述第一延伸壁连接的底壁,所述底壁上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进水孔、出水孔及排水孔,所述第一延伸壁与所述外壳通过所述固定板相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管状第二延伸壁,所述第二延伸壁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壁,另一端沿背离所述第一延伸壁的方向延伸且插接于所述滤芯,所述第二延伸壁连通所述出水孔和所述滤芯;所述第三壳体罩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壁的第三延伸壁,所述第三延伸壁罩设于所述滤芯,且远离所述底壁的端部与所述滤芯相抵接;所述进水孔及所述排水孔位于所述第二延伸壁的外侧,且所述进水孔位于所述第三延伸壁的外侧,至少一部分所述排水孔位于所述第三延伸壁的内部;所述外壳与所述后盖卡扣连接,且所述滤芯的一端悬置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另一端悬置固定于所述后盖内。上述滤芯结构,通过将用于盛放滤芯和滤芯盖的机壳设置为外壳和后壳两部分,外壳与后盖卡扣连接,滤芯的一端悬置固定于外壳内,另一端悬置固定于后盖内,并且限定第一延伸壁与机壳通过固定板相连接,第二延伸壁背离底壁的一端插接于滤芯并连通出水孔和滤芯,第三延伸壁罩设于滤芯且远离底壁的端部与滤芯相抵接,以使得滤芯盖能够较为方便快捷地盖合并固定在滤芯上,或是在需要更换滤芯时通过从外壳上拆除后壳就能够较为方便快捷地将滤芯拆除;通过将进水孔、出水孔以及排水孔集成到底壁上,并通过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第三壳体限定进水通道、出水通道和排水通道相互隔离,使得通过一个滤芯盖就能够实现同侧进出水的水路结构,零部件较少,结构较为简单,在更换滤芯时无需对和滤芯盖水路进行操作,方便装拆和更换滤芯,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较低,产品良率较高。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包括为两端开口的腔体结构,包括外壳本体以及焊接固定在所述外壳本体一端部的环状第一固定台,所述第一固定台上设有一组卡槽,所述后盖的外表面设有一组卡块。上述滤芯结构,通过外壳本体的一端部焊接第一固定台,并在第一固定台上设置卡槽,而在后盖的外表面设有一组与卡槽相配合的卡块,以实现后壳和外壳的快速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一组卡块为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延伸壁的外表面的四个卡块,所述卡块的一端设有导向斜面,所述卡槽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导向斜面相配合的滑槽。上述滤芯结构,通过在卡块的一端设置导向斜面,并在卡槽的一端设置与导向斜面相配合的滑槽,导向斜面和滑槽相匹配,通过导向斜面和滑槽的配合导向能够较为便捷地实现后壳和外壳的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滤芯结构还包括焊接于所述外壳本体另一端部的环状第二固定台,所述第二固定台为开口沿所述外壳本体的径向朝向其内部,且向着背离外壳本体延伸的U形槽,所述固定板焊接于所述U形槽内,且通过螺丝与所述滤芯盖固定连接。上述滤芯结构,通过在外壳本体的另一端部焊接第二固定台,并限定固定板焊接于U形槽内,并且通过螺丝与滤芯盖固定连接,以实现外壳和滤芯盖的装配。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滤芯包括筒体及设置在所述筒体内的延伸接口、滤料,所述延伸接口通过支撑壁固定于所述筒体,且插接于所述滤料内,所述第二延伸壁插接于所述延伸接口。上述滤芯结构,通过将延伸接口插接在滤料内,并限定第二延伸壁插接于延伸接口,以便于经过过滤的水从延伸接口输送到第二延伸壁,最后从出水孔输出。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滤芯结构还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环和凸出于所述第一固定环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固定环套设于所述筒体,所述第一凸起嵌设在所述后壳内;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二固定环和凸出于所述第二固定环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固定环上设有台阶,所述台阶与所述第三延伸壁远离所述底壁的端部相抵接,所述第二固定环套设在所述筒体的外侧,所述第二凸起嵌设在所述外壳内。上述滤芯结构,通过设置固定在滤芯两端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并限定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上具有与机壳相嵌设的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以便于将滤芯悬置固定在外壳内。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件与后壳为一体式结构。上述滤芯结构,通过第一固定件设置成与后壳为一体式结构,以减少零部件,便于装拆。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滤芯结构还包括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第一延伸壁上设有环绕其设置的第一凹槽,第一密封圈设置在第一凹槽内,第一延伸壁和外壳通过第一密封圈密封配合,后壳的外壁上设有环绕其设置的第二凹槽,第二密封圈设置在第二凹槽内,后壳和外壳通过第二密封圈密封配合。上述滤芯结构,通过在第四延伸壁上设置第一凹槽并在第一凹槽内设置第一密封圈,在后壳的外壁上设置第二凹槽并在第二密封圈设置在第二凹槽,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滤芯盖和外壳、后壳的密封配合,避免进水通道漏水。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滤芯结构还包括第三密封圈,第二延伸壁插入延伸接口端部设有第三凹槽,第三密封圈设置在第三凹槽内,第二延伸壁和延伸接口通过第三密封圈密封配合。上述滤芯结构,通过在第二延伸壁上设置第三凹槽并在第三凹槽内设置第三密封圈,以在第二延伸壁插入到延伸接口时,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滤芯和第二延伸壁之间的密封配合,避免出水通道内的水被污染。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滤芯结构还包括第四密封圈,第二固定环靠近底壁的端部设有第四凹槽,第四密封圈位于第四凹槽内,第二固定环和第三延伸壁通过第四密封圈密封配合。上述滤芯结构,通过在第二固定环上设置第四凹槽并在第四凹槽内设置第三密封圈,以方便快捷地实现筒体和滤芯盖之间的密封配合,避免进水通道和排水通道直接连通造成串流现象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滤芯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滤芯盖、外壳、固定板、滤芯以及后壳,所述滤芯盖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第三壳体,其中:/n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管状第一延伸壁与所述第一延伸壁连接的底壁,所述底壁上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进水孔、出水孔及排水孔,所述第一延伸壁与所述外壳通过所述固定板相连接;/n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管状第二延伸壁,所述第二延伸壁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壁,另一端沿背离所述第一延伸壁的方向延伸且插接于所述滤芯,所述第二延伸壁连通所述出水孔和所述滤芯;/n所述第三壳体罩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壁的第三延伸壁,所述第三延伸壁罩设于所述滤芯,且远离所述底壁的端部与所述滤芯相抵接;/n所述进水孔及所述排水孔位于所述第二延伸壁的外侧,且所述进水孔位于所述第三延伸壁的外侧,至少一部分所述排水孔位于所述第三延伸壁的内部;/n所述外壳与所述后壳卡扣连接,且所述滤芯的一端悬置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另一端悬置固定于所述后壳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滤芯盖、外壳、固定板、滤芯以及后壳,所述滤芯盖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第三壳体,其中:
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管状第一延伸壁与所述第一延伸壁连接的底壁,所述底壁上开设有贯穿其厚度的进水孔、出水孔及排水孔,所述第一延伸壁与所述外壳通过所述固定板相连接;
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管状第二延伸壁,所述第二延伸壁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壁,另一端沿背离所述第一延伸壁的方向延伸且插接于所述滤芯,所述第二延伸壁连通所述出水孔和所述滤芯;
所述第三壳体罩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壁的第三延伸壁,所述第三延伸壁罩设于所述滤芯,且远离所述底壁的端部与所述滤芯相抵接;
所述进水孔及所述排水孔位于所述第二延伸壁的外侧,且所述进水孔位于所述第三延伸壁的外侧,至少一部分所述排水孔位于所述第三延伸壁的内部;
所述外壳与所述后壳卡扣连接,且所述滤芯的一端悬置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另一端悬置固定于所述后壳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为两端开口的腔体结构,包括外壳本体以及焊接固定在所述外壳本体一端部的环状第一固定台,所述第一固定台上设有一组卡槽,所述后壳的外表面设有一组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组卡块为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延伸壁的外表面的四个卡块,所述卡块的一端设有导向斜面,所述卡槽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导向斜面相配合的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焊接于所述外壳本体另一端部的环状第二固定台,所述第二固定台为开口沿所述外壳本体的径向朝向其内部,且向着背离外壳本体延伸的U形槽,所述固定板焊接于所述U形槽内,且通过螺丝与所述滤芯盖固定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忱陈良刚陈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立升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