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工气溶胶的监测方法及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在地下核设施以及核电站、反应堆、乏燃料后处理厂等核设施环境中人工放射性气溶胶的监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放射性人工核素气溶胶(或称人工气溶胶)的监测是核设施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在核电站、反应堆、乏燃料后处理厂等核设施的排出流和工作场所都必须对空气中的放射性气溶胶进行连续监测,以保护核环境安全和工作人员健康。由于环境中存在氡(Rn)(Th)子体气溶胶,它将干扰放射性人工气溶胶的监测。为此,国内外通常采用衰变法、比值法、假符合法和能量甄别法等来克服环境中天然Rn、Th子体的干扰。目前,国际上已有这类商用气溶胶监测仪出售。但是这类监测仪仅适用于通常室内氡水平(10~20Bq/m3)条件下的监测,对放射性人工气溶胶的探测下限可达0.1~0.2Bq/m3。当环境氡水平较高时,例如地下工程、坑道或洞库,特别是处在花岗岩地带的地下设施,其环境中的Rn、Th子体浓度可高达103~104Bq/m3,它比被监测的放射性人工气溶胶要求的探测下限(0.1~0.2Bq/m3)高出3~5个数量级,这将严重干扰放射性人工气溶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放射性人工气溶胶的监测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用抽气泵将待测气溶胶收集在取样滤纸上,由探测器实时探测滤纸上气溶胶的α、β放射性信号,并通过前置放大器放大输出;(2)将经步骤(1)得到的信号分成两路,经第一、第二放大器 放大输出,将第一放大器输出的信号,通过多道脉冲分析器输入计算机测量α能谱,并根据α能谱图设定α、β单道脉冲分析器的人工核素能量甄别上、下限域值;(3)采用能量甄别法,将步骤(2)中第一、第二放大器输出的信号分别输入α、β单道脉冲分析 器,所述α、β单道脉冲分析器选择上、下限域值内的α、β粒子输出,并通过计数单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子瀚,王新赤,鲍矛,胡玉新,曾心苗,袁之伦,周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射线应用研究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