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居家型老年人康复性家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349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居家型老年人康复性家具,包括设备主体,设备主体的底端设置有伸缩底座,伸缩底座的一端连接有座椅,设备主体为内凹结构,且内凹面端部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上安装有上肢训练机构,上肢训练机构的表面设置有盖板,设备主体的内凹中央设置有下肢训练机构,下肢训练机构的表面设置有防护垫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居家型老年人康复性家具,该装置满足家庭养老中的自理老人和介助老人的康复需求,通过对家中坐具进行康复性设计,将上下肢以及显示的功能模块区域合理划分,通过对其单独的模块进行设计,然后选择组合安装成能够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康复锻炼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居家型老年人康复性家具
本技术涉及家居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居家型老年人康复性家具。
技术介绍
国内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家具产品系列设计还是很少,国内市场多数都是老年保健品,偶然出现的看似符合老人使用的的按摩椅、升降床也只是从表象上符合老年人的功能需求,并没有把老年人作为专门研究对象,以老年人的心理需求为核心,生活方式为依据进行系统研究。现有技术主要还是针对老年人户外运动所涉及到的一些户外健身器械,针对老年人室内康复健身的产品极少,主要研究对象是居家型老年人,生理方面,是指生活在家里,活动范围介于家里与社区,生活能自理或依靠拐杖、轮椅生活的老人;心理方面,由于健康状况下降、社会角色变化、生活环境变化等原因,导致大部分老人出现情感缺失,如归属感空化、价值感变化、安全感降低、自重感落空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居家型老年人康复性家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居家型老年人康复性家具,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的底端设置有伸缩底座,所述伸缩底座的一端连接有座椅,所述设备主体为内凹结构,且内凹面端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上安装有上肢训练机构,所述上肢训练机构的表面设置有盖板,所述设备主体的内凹中央设置有下肢训练机构,所述下肢训练机构的表面设置有防护垫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肢训练机构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有脚踏槽,所述脚踏槽的两侧表面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安装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与滑轨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肢训练机构的内部顶端固定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中央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端部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两侧均设置有训练握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座椅为Z型结构,所述座椅的顶端设置有海绵垫。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设备主体的顶端设置有保护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是一种居家型老年人康复性家具,该装置满足家庭养老中的自理老人和介助老人的康复需求,通过对家中坐具进行康复性设计,将上下肢以及显示的功能模块区域合理划分,通过对其单独的模块进行设计,然后选择组合安装成能够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康复锻炼需求。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下肢训练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上肢训练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设备主体;2、伸缩底座;3、下肢训练机构;4、座椅;5、海绵垫;6、安装槽;7、上肢训练机构;8、盖板;9、保护盖;10、脚踏板;11、防护垫板;12、固定座;13、旋转轴;14、支撑杆;15、旋转杆;16、训练握把;17、脚踏槽;18、滑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居家型老年人康复性家具,包括设备主体1,设备主体1的底端设置有伸缩底座2,伸缩底座2的一端连接有座椅4,设备主体1为内凹结构,且内凹面端部设置有安装槽6,安装槽6上安装有上肢训练机构7,上肢训练机构7的表面设置有盖板8,设备主体1的内凹中央设置有下肢训练机构3,下肢训练机构3的表面设置有防护垫板11。进一步的,下肢训练机构3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有脚踏槽17,脚踏槽17的两侧表面设置有滑轨18,滑轨18上安装有脚踏板10,脚踏板10与滑轨18滑动连接,在进行下肢训练使,人体腿部与脚踏板10进行固定,根据滑轨18进行滑动,进行轨迹训练。上肢训练机构7的内部顶端固定有固定座12,固定座12的中央设置有旋转轴13,旋转轴13上连接有支撑杆14,支撑杆14的端部连接有旋转杆15,旋转杆15的两侧均设置有训练握把16,在进行上肢训练的过程中,通过设置的旋转轴13将支撑杆14旋转而出,双手握紧握把,通过旋转杆15进行旋转训练。座椅4为Z型结构,座椅4的顶端设置有海绵垫5,Z型结构座椅4外观造型是从人机角度进行分析确定的,直线和曲线的完美融合,使得产品的外观整体非常协调与统一,同样在美感上又符合现代老年人的审美需求,设置的海绵垫5提升乘坐的舒适性。设备主体1的顶端设置有保护盖9,设置的保护盖9,用于顶部防护使用。具体的,该装置通过顶部的安装槽6安装上肢训练机构7,下肢训练机构3与设备主体1凹槽处进行连接贴合,可根据需要进行上肢与下肢训练,底座为伸缩式结构,可自由进行伸缩使用,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使用,通过座椅5进行乘坐训练,Z型结构座椅4外观造型是从人机角度进行分析确定的,直线和曲线的完美融合,使得产品的外观整体非常协调与统一,同样在美感上又符合现代老年人的审美需求,设置的海绵垫5提升乘坐的舒适性,在进行上肢训练的过程中,通过设置的旋转轴13将支撑杆14旋转而出,双手握紧握把,通过旋转杆15进行旋转训练,在进行下肢训练使,人体腿部与脚踏板10进行固定,根据滑轨18进行滑动,进行轨迹训练,上下肢的模块是统一于坐具的整体之中,但是每一个模块又是可独立于坐具而存在的,并且上下肢的功能模块又可以按照老人的使用需求进行有目的选择和安装,这样既很好展现了模块化设计的多样性,同时也可以减少生产的成本,上肢功能模块是在坐具的整体中划分出来的,是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使用需求进行更换的,上肢功能模块主要是针对老年人的腕关节、肘关节以及肩关节三个部位。下图的上肢模块设计是针对肘部进行康复性锻炼的模块,其设计构思是结合传统的自行车转动结构来设计的,结合显示模块的虚拟空间场所能够很好的获得老年人的情感认同,因为这样的转动结构并不陌生,在特定的空间场所中还能满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下肢功能模块和上肢功能模块存在的形式相同,都是统一于坐具的整体中,并且同样可以按照使用者的使用需求进行更替,下肢功能模块主要针对的是老年人踝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下图中的下肢功能模块是针对老年人的膝关节和踝关节设计的,设计构思来源于以前的药捻子和缝纫机脚踏的工作原理,同样可以通过显示模块对其空间场所进行营造和复原,可以让老人置身于实地中进行康复性锻炼。该装置满足家庭养老中的自理老人和介助老人的康复需求,通过对家中坐具进行康复性设计,将上下肢以及显示的功能模块区域合理划分,通过对其单独的模块进行设计,然后选择组合安装成能够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康复锻炼需求。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居家型老年人康复性家具,包括设备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的底端设置有伸缩底座(2),所述伸缩底座(2)的一端连接有座椅(4),所述设备主体(1)为内凹结构,且内凹面端部设置有安装槽(6),所述安装槽(6)上安装有上肢训练机构(7),所述上肢训练机构(7)的表面设置有盖板(8),所述设备主体(1)的内凹中央设置有下肢训练机构(3),所述下肢训练机构(3)的表面设置有防护垫板(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居家型老年人康复性家具,包括设备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的底端设置有伸缩底座(2),所述伸缩底座(2)的一端连接有座椅(4),所述设备主体(1)为内凹结构,且内凹面端部设置有安装槽(6),所述安装槽(6)上安装有上肢训练机构(7),所述上肢训练机构(7)的表面设置有盖板(8),所述设备主体(1)的内凹中央设置有下肢训练机构(3),所述下肢训练机构(3)的表面设置有防护垫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居家型老年人康复性家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训练机构(3)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有脚踏槽(17),所述脚踏槽(17)的两侧表面设置有滑轨(18),所述滑轨(18)上安装有脚踏板(10),所述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根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