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拓展训练攀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7342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拓展训练攀爬装置,属于攀爬装置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攀爬装置设置方式单一,使团队训练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攀爬架,设置在攀爬架上的攀爬面板,设置在攀爬面板上的凸块,攀爬面板上设置有通孔,凸块与通孔滑动相配合,以实现凸块能滑向攀爬面板一侧,凸块完全滑向一侧时,此侧的相应位置才可用于被训练者攀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拓展训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拓展训练攀爬装置
一种新型拓展训练攀爬装置,用于拓展训练,属于攀爬装置

技术介绍
户外拓展又叫体验式培训,是指以自然环境为场地的,带有探险性质或体验探险性质的体育活动项目群。训练对象有海员、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群体。训练目标包括单纯体能、生存训练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其目的是为了让团队:体验换位思考,树立相互配合、支持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积极有效地合作,树立团队合力制胜的信念;发现团队问题,培养团队领导能力、改善团队管理方法;增强工作当中的责任感及勇于迎接挑战的信心,激发创造性思维;在大自然中放松精神,释放压力,调整心态。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改进协作方法和团队管理技能。改善团队成员的沟通,增进互相理解、信任和责任意识,提高团队认知度和亲和力。增强面对困难、挑战的勇气和信心,克服心理惰性,培养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工作态度。增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树立全局观念、大局意识和互为客户的服务意识。拓展训练中,攀爬项目成为了必不可以的项目,现有的攀爬装置有在攀爬架上设置轮胎的方式、在攀爬架上设置攀爬栏杆的方式和在攀爬架上固定凸块的方式。这些攀爬装置主要用于训练一个被训练者的攀爬能力,即设置方式较为单一,无法实现团队成员的配合攀爬,即现有的攀爬活动只能用于判断某个个体的能力,无法判断团队合作能力,从而无法达到团队训练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拓展训练攀爬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攀爬装置设置方式单一,使团队训练效果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拓展训练攀爬装置,包括攀爬架,设置在攀爬架上的攀爬面板,设置在攀爬面板上的凸块,攀爬面板上设置有通孔,凸块与通孔滑动相配合,以实现凸块能滑向攀爬面板一侧,凸块完全滑向一侧时,此侧的相应位置才可用于被训练者攀爬。进一步,所述攀爬架包括两个倒V型结构,两个倒V型结构之间设置有两个攀爬面板,两个攀爬面板上的通孔相对应,各凸块设置在相对应的通孔内。进一步,所述凸块包括相对应的通孔内分别设置的第一“工”型凸块和第二“工”型凸块,以及连接第一“工”型凸块和第二“工”型凸块的连接杆。进一步,所述第一“工”型凸块和第二“工”型凸块分别包括纵向的滑动杆和限制滑动杆滑出通孔的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边缘高出滑动杆0.5cm-1.5cm。进一步,第一限位板位于连接杆一侧,相对应的通孔上设置的第二限位板上设置有相同的标号。进一步,所述攀爬架包括两个竖柱,设置在两个竖柱上的一攀爬面板,攀爬面板上的通孔内设置有凸块。进一步,所述凸块为“工”型凸块,“工”型凸块包括纵向的滑动杆和限制滑动杆滑出通孔的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边缘高出滑动杆0.5cm-1.5cm。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上设置有相同的标号。进一步,倒V型结构或竖柱上设置有攀爬栏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一、本技术通过在通孔上设置有滑动的凸块,只有当一侧的滑块滑向另一端时,才能使有凸块凸出的一侧能用于攀爬,若两端只保留一部分凸块凸出,两端都将无法用于攀爬,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在攀爬过程中,能使团队中进行攀爬的两人能相互配合来完成攀爬,能训练团队人员之间的配合能力,而且能将攀爬装置的两面合理的利用起来;二、本技术中的攀爬装置有两种,是根据不同的结构进行设置的,而相应设置在上面的凸块都为“工”型的,目的是为了在滑动的过程中,能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凸块滑向一侧时完全脱离通孔,从而造成后续的可操作性难度大,或无法再继续攀爬等;三、本技术中,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边缘高出滑动杆0.5cm-1.5cm,一是为了起到限位的作用,二是为了便于手能抓稳凸块往上攀爬;四、本技术中设置标号的目的是为了能让攀爬人员通过标号来快速明确对方需要哪个凸块来实现攀爬;五、本技术中攀爬栏杆的设置,是为了便于攀爬到顶部时,能快速、方便的从顶部下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攀爬架为两个倒V型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攀爬架为立柱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攀爬装置设置方式单一,使团队训练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拓展训练攀爬装置,包括攀爬架1,设置在攀爬架1上的攀爬面板2,设置在攀爬面板2上的凸块,攀爬面板2上设置有通孔3,凸块与通孔3滑动相配合,以实现凸块能滑向攀爬面板2一侧,凸块完全滑向一侧时,此侧的相应位置才可用于被训练者攀爬。实施过程中,可用于一个人员攀爬,也可用于两个人员相配合进行攀爬,本案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用于两个人员相配合进行攀爬,具体为:当凸块全向一侧凸出时,攀爬人员各站一侧,一人先上底部设置的凸块0A和0B上,手抓住0C,站稳后,用脚将0A或0B推向另一侧,使另一个人员开始进行攀爬,若推了0A到相对侧,左脚站在0C上后,手抓住0D或0E,右脚将0B推到相到相对侧,当手抓住0D时,则还需要将0E推到相对侧供相对侧人员进行手站固定,以此来实现两个人员相互配合攀爬。其中,凸块的设置位置,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以保证两个人员能相互配合实现攀爬。上述例子为凸块全向一侧凸出时,也可为两边各任意凸出一部分的情况。实施例2为了实现凸块完全滑向一侧时,此侧的相应位置才可用于被训练者攀爬;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攀爬架1包括两个倒V型结构4,两个倒V型结构4之间设置有两个攀爬面板2,两个攀爬面板2上的通孔3相对应,各凸块设置在相对应的通孔3内,具体如图1所示,实践中,还可在倒V型结构设置站立平台。实施例3为了在滑动的过程中,能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凸块滑向一侧时完全脱离通孔,从而造成后续的可操作性难度大,或无法再继续攀爬等;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凸块包括相对应的通孔内分别设置的第一“工”型凸块5和第二“工”型凸块6,以及连接第一“工”型凸块5和第二“工”型凸块6的连接杆7。所述第一“工”型凸块5和第二“工”型凸块6分别包括纵向的滑动杆8和限制滑动杆8滑出通孔3的第一限位板9和第二限位板10,所述第一限位板9和第二限位板10的边缘高出滑动杆0.5cm-1.5cm;一是为了起到限位的作用,二是为了便于手能抓稳凸块往上攀爬;此范围更适于手抓紧,也可防止过高,脚与滑动杆不好配合。实施例4为了能让攀爬人员通过标号来快速明确对方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拓展训练攀爬装置,包括攀爬架(1),设置在攀爬架(1)上的攀爬面板(2),设置在攀爬面板(2)上的凸块,其特征在于:攀爬面板(2)上设置有通孔(3),凸块与通孔(3)滑动相配合,以实现凸块能滑向攀爬面板(2)一侧,凸块完全滑向一侧时,此侧的相应位置才可用于被训练者攀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拓展训练攀爬装置,包括攀爬架(1),设置在攀爬架(1)上的攀爬面板(2),设置在攀爬面板(2)上的凸块,其特征在于:攀爬面板(2)上设置有通孔(3),凸块与通孔(3)滑动相配合,以实现凸块能滑向攀爬面板(2)一侧,凸块完全滑向一侧时,此侧的相应位置才可用于被训练者攀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拓展训练攀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攀爬架(1)包括两个倒V型结构(4),两个倒V型结构(4)之间设置有两个攀爬面板(2),两个攀爬面板(2)上的通孔(3)相对应,各凸块设置在相对应的通孔(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拓展训练攀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包括相对应的通孔内分别设置的第一“工”型凸块(5)和第二“工”型凸块(6),以及连接第一“工”型凸块(5)和第二“工”型凸块(6)的连接杆(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拓展训练攀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型凸块(5)和第二“工”型凸块(6)分别包括纵向的滑动杆(8)和限制滑动杆(8)滑出通孔(3)的第一限位板(9)和第二限位板(10),所述第一限位板(9)和第二限位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敬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弘文汇志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