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工程用自旋转式高效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338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地下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工程用自旋转式高效空气净化器,包括水平设置的净化筒,所述净化筒内固定连接有将净化筒平分的横板,所述横板上设有多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内均转动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内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垂直设置的螺纹套筒,每个螺纹套筒内均螺纹连接有两根螺纹杆,两根所述螺纹杆侧壁上的螺纹相反设置,每根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均延伸至转筒外部设置并固定连接有滤芯板,每块所述滤芯板的另一端均延伸至净化筒侧壁内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转筒,转筒能带动滤芯板转动,滤芯板的正反两面能交替靠近进气端设置,即滤芯板的正反两面都能被充分利用,在更换滤芯板时整个滤芯板都得到了充分利用,避免了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工程用自旋转式高效空气净化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工程用自旋转式高效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地下工程又称地下土木工程,包括地下房屋和地下构筑物,地下铁道、公路隧道和水下隧道等,主要指深入地下对地下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利用的工程。在地下工程的进行过程中,地下施工场地常常会产生较多的浮尘和有害气体,空气中固体颗粒物和有害物质较多,若不进行及时的处理,地下工作人员长期呼吸混有较多有害物质的空气容易对身体造成损伤,一些传统空气净化器内的滤芯板是固定设置的,在使用过程中,滤芯板靠近进风口的一端一般吸附的空气杂质往往较多,而靠近出风口一端的滤芯板的利用率往往较低,因而在进行滤芯板的跟换时滤芯板靠近出风口的一端往往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便被舍弃,容易造成浪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地下工程用自旋转式高效空气净化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大多传统空气净化器内的滤芯板难以得到有效利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充分利用滤芯板的地下工程用自旋转式高效空气净化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工程用自旋转式高效空气净化器,包括水平设置的净化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筒内固定连接有将净化筒平分的横板,所述横板上设有多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内均转动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内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垂直设置的螺纹套筒,每个螺纹套筒内均螺纹连接有两根螺纹杆,两根所述螺纹杆侧壁上的螺纹相反设置,每根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均延伸至转筒外部设置并固定连接有滤芯板,每块所述滤芯板的另一端均延伸至净化筒侧壁内设置,所述净化筒的侧壁上设有与滤芯板相匹配的上放置槽和下放置槽,所述上放置槽和下放置槽的内侧壁分别固定嵌设有磁极相同的磁铁板,每个所述螺纹套筒两端的滤芯板端口分别固定连接有磁极相反的磁性块。在上述的地下工程用自旋转式高效空气净化器中,所述净化筒的截面呈矩形设置。在上述的地下工程用自旋转式高效空气净化器中,所述净化筒进气端固定连通有漏斗状进气管。在上述的地下工程用自旋转式高效空气净化器中,所述横板的上、下侧壁与净化筒内侧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多块竖直设置的网板,多块所述网板随着与进气管距离的增加网孔的孔径逐渐减小。在上述的地下工程用自旋转式高效空气净化器中,所述横板远离进气管一端的上、下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密封板,每块所述密封板上均固定连通有出气斗,两个所述出气斗出气端靠近设置。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地下工程用自旋转式高效空气净化器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转筒,转筒能带动滤芯板转动,滤芯板的正反两面能交替靠近进气端设置,即滤芯板的正反两面都能被充分利用,在更换滤芯板时整个滤芯板都得到了充分利用,避免了浪费。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螺纹套筒,随着滤芯板上杂质的增多,滤芯板的重量逐渐增大,整个滤芯板会克服其上下端磁性块与磁铁板之间的磁力向下移动,向下移动的螺纹杆在螺纹套筒的作用下会使滤芯板在净化筒内的角度发生偏转,使整个滤芯板类似扇叶结构,则能实现多块滤芯板在净化筒内的转动。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磁铁板,两块正对设置的滤芯板的端口分别设有磁极相反的磁性块,其中一个磁性块与磁铁板异极相吸,能在滤芯板转动的过程中对滤芯板的静止位置点进行限定,保证滤芯板每次转动的角度为90°的倍数。4、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磁性块,初始状态处于上端的滤芯板与上放置槽内的磁铁板异极相吸,处于下端的滤芯板与下放置槽内的磁铁板同极相斥,转动180°后,则处于上端的滤芯板与上放置槽内的磁铁板同极相斥,处于下端的滤芯板与下放置槽内的磁铁板异极相吸,使滤芯板在静止过程中保持与净化筒垂直状态。5、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横板和两个出气端靠近设置的出气斗,当横板上下端气体均从出气斗排出时,排出的两股气流会进行撞击,则气流中一些未被除尽的固体颗粒物在撞击后会沉降在净化筒的底部,能对气体进行进一步的净化,净化效果较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地下工程用自旋转式高效空气净化器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地下工程用自旋转式高效空气净化器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净化筒、2横板、3通孔、4转筒、5螺纹套筒、6螺纹杆、7滤芯板、8上放置槽、9下放置槽、10磁铁板、11磁性块、12进气管、13网板、14密封板、15出气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地下工程用自旋转式高效空气净化器,包括水平设置的净化筒1,需要注意的是,净化筒1的截面呈矩形设置,滤芯板7也呈矩形设置,能使滤芯板7在转动和静止时均能贴合净化筒1的内侧壁,避免空气在滤芯板7与净化筒1之间的缝隙内流通。值得一提的是,净化筒1进气端固定连通有漏斗状进气管12,空气在进入净化筒1内时,由于空间的突然增大,空气流速会减慢,与滤芯板7的接触时间会增长,可提高净化效果。净化筒1内固定连接有将净化筒1平分的横板2,需要说明的是,横板2的上、下侧壁与净化筒1内侧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多块竖直设置的网板13,网板13不仅能对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起到过滤的作用,还能对横板2进行有效的加固。多块网板13随着与进气管12距离的增加网孔的孔径逐渐减小,能逐步过滤掉空气中不同大小的颗粒物,使过滤效果更好。横板2上设有多个通孔3,每个通孔3内均转动连接有转筒4,转筒4内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垂直设置的螺纹套筒5,每个螺纹套筒5内均螺纹连接有两根螺纹杆6,两根螺纹杆6侧壁上的螺纹相反设置(如图2所示),即在两根螺纹杆6同时转动时,两根螺纹杆6所对应的滤芯板7的转动方向相反,实现转筒4的转动,每根螺纹杆6的另一端均延伸至转筒4外部设置并固定连接有滤芯板7。每块滤芯板7的另一端均延伸至净化筒1侧壁内设置,净化筒1的侧壁上设有与滤芯板7相匹配的上放置槽8和下放置槽9,上放置槽8和下放置槽9的内侧壁分别固定嵌设有磁极相同的磁铁板10,每个螺纹套筒5两端的滤芯板7端口分别固定连接有磁极相反的磁性块11,初始状态时,处于上端的滤芯板7与上放置槽8内的磁铁板10异极相吸,处于下端的滤芯板7与下放置槽9内的磁铁板10同极相斥。本专利技术可通过以下操作方式阐述其功能原理:本专利技术使用时,在初始状态下,处于上端的滤芯板7与上放置槽8内的磁铁板10异极相吸,处于下端的滤芯板7与下放置槽9内的磁铁板10同极相斥,即滤芯板7是悬浮在净化筒1内的,随着空气不断从进气管12进入,滤芯板7上的杂质会逐渐增多。当滤芯板7的重量随杂质的增多而逐渐增大到一定值后,整个滤芯板7会克服其上下端磁性块11与磁铁板10之间的磁力向下移动,带动螺纹杆6向下移动,在螺纹套筒5的限位作用下,螺纹杆6会发生转动,会使滤芯板7在净化筒1内的角度发生偏转,使整个滤芯板7类似扇叶结构,则能实现多块滤芯板7在净化筒1内的转动。当原先处于上端的滤芯板7转动到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工程用自旋转式高效空气净化器,包括水平设置的净化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筒(1)内固定连接有将净化筒(1)平分的横板(2),所述横板(2)上设有多个通孔(3),每个所述通孔(3)内均转动连接有转筒(4),所述转筒(4)内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垂直设置的螺纹套筒(5),每个螺纹套筒(5)内均螺纹连接有两根螺纹杆(6),两根所述螺纹杆(6)侧壁上的螺纹相反设置,每根所述螺纹杆(6)的另一端均延伸至转筒(4)外部设置并固定连接有滤芯板(7),每块所述滤芯板(7)的另一端均延伸至净化筒(1)侧壁内设置,所述净化筒(1)的侧壁上设有与滤芯板(7)相匹配的上放置槽(8)和下放置槽(9),所述上放置槽(8)和下放置槽(9)的内侧壁分别固定嵌设有磁极相同的磁铁板(10),每个所述螺纹套筒(5)两端的滤芯板(7)端口分别固定连接有磁极相反的磁性块(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工程用自旋转式高效空气净化器,包括水平设置的净化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筒(1)内固定连接有将净化筒(1)平分的横板(2),所述横板(2)上设有多个通孔(3),每个所述通孔(3)内均转动连接有转筒(4),所述转筒(4)内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垂直设置的螺纹套筒(5),每个螺纹套筒(5)内均螺纹连接有两根螺纹杆(6),两根所述螺纹杆(6)侧壁上的螺纹相反设置,每根所述螺纹杆(6)的另一端均延伸至转筒(4)外部设置并固定连接有滤芯板(7),每块所述滤芯板(7)的另一端均延伸至净化筒(1)侧壁内设置,所述净化筒(1)的侧壁上设有与滤芯板(7)相匹配的上放置槽(8)和下放置槽(9),所述上放置槽(8)和下放置槽(9)的内侧壁分别固定嵌设有磁极相同的磁铁板(10),每个所述螺纹套筒(5)两端的滤芯板(7)端口分别固定连接有磁极相反的磁性块(1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圣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